
標題

標題
內容
謝顯揚|青春逆行赴博袍
更新時間:2020-09-28 作者:謝顯揚
悠悠北部灣,海風輕輕吹,吻過情人島,繞過避風塘,拂過企水港,穿越南海觀音的聲聲超度禪語,吹皺博袍村落的歷史人文長河。
《墨子?公孟》道:“昔者楚莊王,鮮冠組纓,絳衣博袍,以治其國,其國治。”相傳南宋景定三年,進士出身的鄧氏仁奭公任雷州司戶參軍,自閩越舉家遷居南越,于博袍開枝散葉650多年,變幻出1386人的北部灣美麗村落。
尋根悠久的歷史人文,我驚奇于博袍沉淀的鄉土文化基因。從立“三碑”:(大宗碑、田畝碑、禁賭碑)到供“三廟”(南廟、北廟、觀音堂),再到唱“二戲”(三月游神、四月社戲),博袍傳承敬畏祖先、尊儒重教、文明耕耘的傳統風尚,追崇修、齊、治、平的家國情懷。
流連綠水青山的環境,我驚嘆于博袍的自然生態文化格局。頭枕綿延青山,胸吞肥沃田野,面向北部灣的博袍村,劃弧東南西北布局農作物產區。村后的錦繡博袍嶺、村前的阡陌田園,像兩顆月牙環繞綠色村莊。村道硬底、路燈亮化、自來水網、雨污分流全覆蓋,處處釋放民居錯落有致、巷道井然整潔、綠叢草甸如茵、環境優美宜人的生態空間。
欣賞鄉野的藝術氣韻,我驚艷于博袍的文化藝術審美情趣。繞村落建構藝術專業學生實驗平臺,濃墨重彩裝扮百多畝酸棗古樹林,裝點“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美麗鄉村文化圖譜。精美的村舍長廊墻繪、經典的倫理道德故事、精彩的生態宜居圖、藍白相間的綠道柵欄,詩情畫意地立在村巷文化墻上,烘托出一幅“清明上河圖”畫卷。
體驗火熱的健康生活,我驚喜博袍激射的廣場文化魅力。打造黨群服務中心、燈光燦爛的球場、休閑健身的通道、氧離子呼吸走廊、鳥語花香悅心閣、公共衛生清潔空間,轟轟烈烈野蠻其軀體、文明其心魂,于閑庭散步、唱歌打球、跳廣場舞中演繹時尚廣場文化的健康人生傳奇。
探秘博袍的智慧農業,我驚羨于博袍的科教文化扶貧戰略。踏進博袍村口,聽聞博袍的“圣女果”已蝶變為美麗鄉村“一村一品”品牌,聯想到南海觀音落腳博袍村的典故,我便武斷認為:觀音乃超度苦難的女神,圣女果定是觀音涅槃布施給百姓的杰作。
博袍村年近九旬的書香世家傳人鄧美輕打斷我的臆想:“同為普度苦難的善心天使,統稱圣女列歸殿堂。然而,此圣女非觀音圣女,而是讓圣女果鳳凰涅槃的鄒心遙。”
心遙,一個擁有詩情意象聯想空間名字的圣女,從山野脫胎考入博士圣殿,成為專攻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研究與應用的農工商學院教授,主持智慧農業相關的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系列課題,頭頂閃爍20余件國內外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光環。她的博袍“博士工作站”綻放260畝千禧圣女果花朵,庚子年春節戰疫期間,助力博袍村銷售一期圣女果38萬元。海歸博士李秀平,與鄒心遙攜手博袍共獻科教扶貧愛心,她的博袍“博士工作站”盛開百畝香芋特色種植之花,以智慧潤澤35戶農民脫貧致富。學校設特招生基金,資助多名貧困生入學;投入230萬元,開設企水鎮“大專班”,特招23名鎮村學生,燃亮鄉村振興的人才時空。
與長年馳騁鄉村田野的心遙教授相約,甫見面,未曾料想她竟是青春美麗的圣女,圣哲錦言,驚世駭俗——
相約人生旅程,不畏急難險重路,盡付青春逆行,以智慧農業破解“三農”瓶頸,闖出現代生態農業的新路徑,揮灑豪情壯志砥礪輝煌人生。
漫步人生路,為追求崇高理想而生,生命怒放;為實現人生價值而戰,鳳凰涅槃。
載2020年第19期《南方》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