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_久久亚洲视频_成人久久_欧美国产激情_免费久久精品_精品视频在线看_日本福利在线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粵評粵好 > 批評進行時

野松|廣東珠西詩群:一個從江門出發的民間詩群

更新時間:2020-09-23 作者:野松 來源:廣東作家網

江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江門,是珠三角西部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是粵港澳大灣區與粵西連接的重要交通樞紐。江門,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江門,也是詩意茂盛的地方,曾涌現了不少詩歌社團,比如恩平的錦江詩社、鶴山的昆岳詩社、開平的潭江詩社、新會的岡州詩社和蓬江的蓬江詩社,江門市作協還先后成立了江門市詩歌創作委員會與江門詩社等。江門詩壇與中國詩壇一樣,也蓬勃發展,繁花似錦。

純真的詩歌夢想,催生了一個詩群

近幾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的詩歌創作局面不斷打開,詩潮澎湃。2018年下半年,江門市部分民間詩歌愛好者,因對詩歌的真誠熱愛,對詩歌的純真夢想,對詩歌創作藝術的執著追求,而自發組成江門詩群,首次以“江門詩群”名義,在曾被評為中國十大詩歌民刊之一的四川省《芙蓉錦江》詩刊(2018年第1期·總第18期),發表“江門詩群作品展”,并與此期作者為主,于2019年初建立江門現代抒情詩交流群。建立江門抒情詩交流群的目的,在于以純潔的詩歌交流和往外推薦江門詩人詩作為,助推江門詩歌的發展和詩人隊伍的壯大。

2019年9月,結合廣東省制定的珠西發展戰略,經詩友們商議,決定將“江門詩群”易名為“珠西詩群”。省制定的珠西發展戰略,主要是在經濟發展方面,涵蓋佛山、珠海、中山、江門等地市范圍,頗具前瞻性與可操作性,而江門則是珠西發展戰略特別是珠西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重要基地和物流中心,江門市委還提出要全力打造珠江西岸經濟新增長極。易名為“珠西詩群”,以體現文化或曰文學或曰詩歌對經濟發展的一種呼應。以“純真、純粹、純潔”為立群要旨的珠西詩群建立后,堅持和堅守詩歌寫作藝術良知,促進江門詩歌人才的培養與成長,既立足于珠西區域內的江門又走出江門,力求打造江門詩歌高質量發展品牌,更全力打造珠西詩歌新增長極。2019年9月,將江門現代抒情詩交流群正式定名為珠西詩歌交流與薦稿群,并建立珠西詩群編委群,共同主持珠西詩群日常工作。由是,基于詩的純真夢想,珠西詩群就像一名可愛的嬰兒呱呱落地。兩年來,在江門市文聯、江門市作家協會的關懷與指導下,迅速健康成長,從蹣跚學步,到直立行走,再到成為在詩歌曠野中迎著朝陽健跑的少年,已受到詩壇內外眾多目光的關注。

以各種方式舉辦詩歌交流活動

詩群形成伊始,就積極與各地詩歌群體進行交流互動,或邀請著名詩人前來指導。兩年來,已進行了10多次的詩歌交流活動。在2018年6月30日,就邀請香港《圓桌》主編秀實、《流派》主編招小波、大灣區詩匯副主席兼秘書長施維及甘肅詩人紫凌兒前來江門恩平采風,江門詩人熊正紅、海洋(朱池德)、野松、李月邊參與詩敘交流,7月1日上午到恩平歇馬舉人村參觀考察,下午到開平碉樓與村落世遺之地參觀,江門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方羨洲、詩人阿半參與陪同。

為加強向先進地方詩群學習,2018年10月20日,江門詩人熊正紅、海洋、李月邊、野松等到湛江嶺南師范學院文學院拜會以張德明教授為“群主”的湛江詩群,共同舉辦江門詩人與湛江詩群詩歌交流暨改稿會,江門四位詩人與湛江詩群的詩人們進行了認真深入的交流。張德明教授詳細介紹了湛江詩群的做法與成績,其顯著特點就是“對內進行集體改稿與對外進行集體薦稿”,從而促發了學習走湛江詩群的成功之路,建立江門詩群的想法。

在2019年4月19日,香港《流派》主編招小波,《圓桌》詩刊主編秀實,中國大灣區詩匯副主席兼秘書長施維和江門珠西詩群成員老繭、野松、海洋、楊雨、漠陽、潭嘯、世安詩會于江門云頂山莊,就詩歌的創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云頂詩會之后,野松、海洋、楊雨、漠陽、潭嘯等紛紛作詩一首,以潭嘯個人公眾號推出《云頂雅集》,其中有四首詩發表于《江門日報》。在2019年5月20日,邀請《作品》雜志社副社長、詩人鄭小瓊及旅澳漢詩翻譯家李枚原到開平自力村及立園采風,珠西詩群成員野松、朱池德、李月邊陪同,并與鄭小瓊就詩歌創作如何詩意地表現歷史和現實等作了深入的交流。

2019年8月14日晚,珠西詩群成員楊雨、野松、漠陽、釋然、李月邊、海洋、潭嘯等在江門田園山莊雅集,暢談詩群發展大計,交流詩歌創作心得,并發起《夜空》同題詩創作。詩人們所創作的作品,均在報紙、刊物、微信公眾平臺和網站發表。

為做好內部詩歌創作交流,詩人們除了在微信群里進行交流之外,還舉行詩歌作品改稿會。如在2019年10月26日下午,珠西詩群在江門市農林小學舉行改稿交流會,參加人員有野松、海洋、康釋然、漠陽、黃婉儀、潭嘯、李月邊,因公務或私事沒有參加的楊雨、周小權提供了詩稿。改稿會主要有兩個議程。一是由野松就珠西詩群的運作設想暨達成預期目標提出建議,對近期的工作任務作了說明;二是進行改稿與交流。因時間原因,重點賞析了楊雨、黃婉儀的作品,淺議了潭嘯、周小權、康釋然、漠陽等人的作品。改稿會情況及野松、海洋、楊雨、黃婉儀、漠陽、李月邊、康釋然、潭嘯、周小權等每人詩二首,于2019年11月1日發表在《廣東詩人》公眾平臺。

在2020年6月20日上午,珠西詩群在中國僑都江門市區一間頗具中國風格調的茶藝工作室舉行改稿會。參與改稿的作品共有13篇,出席改稿會的作者有11人,分別是夏志紅、曾世才、梁子、海洋、李月邊、楊雨、婉儀、潭嘯、野松、姚瓦、林文虎,其中夏志紅、曾世才是中山詩人,梁子是在中山工作的江門籍詩人,姚瓦則是跨界“殺”進來的作家,而漠陽、阿半、康釋然、林風四位提供了詩歌文本,因事沒有出席。此次改稿會,雖因受疫情影響而姍姍來遲,但因為遲來,反而準備得更加充分,整個過程顯得從容有趣。此次改稿會有四項議程,上午是改稿和暢談珠西詩群發展設想,下午是品鑒名詩與農業基地采風,其中的集體改稿,毫無疑問是重頭戲。這次改稿會很太精彩,也很太坦蕩——對每一首與會者的參評作品,既有作者的傾情朗讀,又有評者的坦然點評與建議,還有討論甚至爭論。

除了在內部進行詩歌創作交流之外,珠西詩群的詩人們還走出去參加各種交流活動。在2019年12月26日上午,野松、海洋、李月邊、黃曉琳應邀到廣州參加了由《作品》雜志社舉辦的“廣東詩人詩歌作品研討會”,期間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詩歌期刊主編、副主編、編輯等進行了交流。在2020年5月30日,珠西詩群的野松、李月邊、潭嘯、楊雨還專程到中國大灣區詩匯創作基地——中山市青青農場,與詩匯主席鐘建平、副主席兼秘書長施維、副主席劉合軍等進行詩歌創作交流,即席朗讀自己創作的詩歌,詩人野松還現場創作了一首詩《詩聚青青農場》。在7月5日,珠西詩群的野松、李月邊,鶴山市文聯副主席李國聯,受著名詩人、佛山市作家協會主席張況的邀請,前往佛山參加由佛山市作協文學院、佛山市禪城區作協、廣東寶慧律師事務所、東方書城主辦的“文學佛山·寶慧時光——包悅、藺存寶新書發布會”活動,與佛山的詩人們進行了真誠友好的交流,既感受了佛山文學創作的活躍氛圍,又開闊了詩歌創作視野。

讓詩歌走進現實,詩意地表現生活

如何讓詩歌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詩意地表現生活,如何讓詩歌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是珠西詩群詩人們一直在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在2019年7月13日,由珠西詩群與鶴山市作家協會主辦粵港澳大灣區詩人賞荷采風活動在江門鶴山市古勞水鄉舉行。來自九市二區的近三十位詩人從四面八方匯聚。參加活動的人員有:中國大灣區詩匯主席、《珠海文學》主編鐘建平,香港詩歌協會會長招小波,《圓桌》詩刊主編秀實,中國大灣區詩匯副主席兼秘書長施維,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廣州市女作家協會副會長譚暢,華南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文學院碩士生導師、詩人、評論家何光順教授,《詩壇周刊》社長兼總編劉合軍,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委員兼番禺分會副主席阿桃歌,鶴山市文聯副主席李國聯,鶴山市文聯秘書長呂舜立,鶴山市作家協會主席黃錦華,珠西詩群重要成員野松、朱池德、李月邊、楊雨、潭嘯、漠陽等,以及鶴山本地詩人黃雪卿、林兆思、馮彩菲等參加了活動。此次采風活動,在眾多公眾平臺及著名網絡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這是珠西詩群讓詩歌與文化旅游的首次結合,這次活動,在社會上,在詩歌界,均有良好的反響,也讓鶴山古勞水鄉文化旅游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

為貫徹全國詩歌座談會精神,助力嶺南基層詩歌發展,在恩平市錦江溫泉景區的鼎力支持下,于2019年12月14、15日,由珠西詩群邀請湛江詩群、射門詩社、恩平錦江詩社的骨干詩人、詩評家暨刊物主編,聯合舉辦“冬天里的溫暖——嶺南詩人創作交流暨錦江溫泉采風詩會”。珠西詩群野松、海洋、李月邊、漠陽、黃婉儀、潭嘯、姹娜等,湛江詩群張德明、梁永利、程繼龍、符昆光等,射門詩社喬木、阿桃歌等,特邀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主席、《中國詩人》雜志主編唐成茂,廣州黃埔區作家協會副主席、《香雪》雜志編輯畫眉,恩平市文聯主席甄明佐等20人參加了詩會。會上,野松代表江門珠西詩群致辭并介紹了江門珠西詩群的情況;射門詩社社長、《射門》詩刊主編喬木和恩平市錦江詩社社長李海森分別介紹了兩個詩社的發展現狀,廣東嶺南師范大學教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評審專家張德明博士介紹了湛江詩群的概況,并認為湛江詩群已對中國詩歌產生了影響,他還就詩群成立的意義談了自己的看法。全國詩歌報刊網絡聯盟主席、《中國詩人》雜志主編唐成茂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詩歌發展狀況,并高度評價了此次詩會。此次詩會,專家學者們的發言極具針對性與建設性,對基層詩歌發展的建言獻策,給與會者帶來了觀念上的極大觸動,對珠西詩群的創作與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次詩會,恩平市錦江溫泉景區全程承辦。會后,湛江詩群的張德明教授、符昆光,射門詩社社長、《射門》詩刊主編喬木(黃新橋)、阿桃歌及珠西詩群參會的詩友們,都給錦江溫泉景區奉上真誠創作的詩歌,承辦者十分滿意,認為這次詩會能讓美好的詩意如溫泉的水氣般溫暖和彌漫在人們的心間。

在2019年12月22日至23日,廣東省作協主辦的《作品》雜志社與恩平市供水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美麗廣東——作品雜志社與恩平供水公司企業文化交流活動”,珠西詩群受邀協辦此次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人員有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中國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作品》雜志社社長楊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省直機關工委二級巡視員謝顯揚,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雜志副總編王十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雜志社副社長鄭小瓊,恩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馮春猷,恩平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振光,作家彭爭武、米軍喜、曾楚橋、塞壬、姚琳琳、梁紅、鄭旭彬、鄞珊、周朝軍、李京春暨恩平市文聯領導甄明佐、李海森等60人。珠西詩群野松、朱池德(海洋)、李月邊、潭嘯等受邀參加了活動。李月邊在會上作了《貼近現實的溫度與扎根大地的深度》的發言,野松對《作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美麗廣東”專刊給予了高度評價,潭嘯深情朗誦了楊克的詩歌《我在一顆石榴里看見了我的祖國》。這次活動,除在《廣東作家網》發布之外,還在《珠西詩群》等公眾平臺發布。

為讓詩歌與企業的經營結合,讓詩歌作為一種文化元素有效促進企業的經營,讓詩意走進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在2020年9月19日,在充滿東方優秀傳統文化韻味與現代氣息的新會云山詩意高品位時尚小區,由珠西詩群與方圓地產粵西區域新會公司聯合舉辦“2020金秋著名詩人新會云山詩意釆風暨詩歌朗誦晚會”活動,活動有兩個主題,一是“尋找詩意棲居,贊頌傳統美德”,二是“助力民間詩群,推動民間詩歌發展”。活動期間,還舉行了珠西詩群創作交流基地掛牌揭幕儀式。楊克、徐敬亞、張德明、鄭小瓊、譚暢、王瑛、鐘建平、王曉波、施維、劉合軍、王海軍、梁永利、郭錦生、劉付云等著名詩人、評論家蒞臨指導和參與,江門市作家協會張啟雄主席、翦伯象副主席及珠西詩群重要成員參加了活動。在創作采風活動中,詩人們深入時尚生活小區,走進一戶又一戶的家居中,與業主們進行了交流,對充滿著東方人居智慧的中式別院、徽派建筑風格贊嘆不已,認為這種傳統形式與現代理念相結合,既體現了東方建筑和文化的精髓,弘揚了東方優秀傳統文化,又推動了現代建筑與居住文化融和發展的時尚小區,充滿著詩意的芬芳,可讓在塵世中努力拼搏、積極進取的人們詩意地棲居。朗誦晚會是當天活動的重頭戲,詩人們以“云山詩意”為題創作的詩歌,由原創作者或江門市朗誦協會的專業朗誦者們一一朗誦,使現場不斷地響起熱烈的掌聲和贊許聲。詩歌朗誦由郭錦生創作的《一場永不停止的大合唱》開始,到楊克創作的《我在一顆石榴里看見了我的祖國》結束。整個晚會節奏緊湊,既有樂器演奏,也有歌曲演唱,高潮迭起。楊克在晚會的致辭中認為,“云山詩意”這個名字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廣東珠西詩群與云山詩意精品小區能聯合舉辦這樣的活動,讓現代詩歌在這里再次生根發芽,極有意義。他說,在新時代,詩歌應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既繼承和發揚古典詩歌傳統、現當代詩歌傳統,也要創造性地轉化、創新性地發展詩歌,讓詩歌走向最廣大民眾的生活和心靈。方圓地產新會公司認為,珠西詩群創作交流基地在新會云山詩意成功掛牌,將為全市詩歌愛好者搭建起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為詩人們靜心創作和研究詩藝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和便利的條件,與此同時,也讓詩歌的種子種植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種植在云山詩意每一個業主住戶的心田里,讓詩意棲居落實到每一位置業者、安居者的身上與心上。活動結束后,相關報道即在央廣網、人民日報海外網、中詩網、都市頭條、每日頭條、騰訊、嶺南視窗、看好資訊、廣東詩人、廣東作家網、云山鳳鳴、珠西詩群、方圓新會云山詩意等十多個新媒體發布,引起了不少詩人、評論家與普通讀者的關注,在社會上也有較好的反響。

為紀念詩人海子,珠西詩群還與江門市閱音文化藝術中心共同舉辦“閱音2020海子詩歌節”,以真誠的詩歌,有聲的文字,表達詩人們對那顆已逝去31年的詩魂的懷思之情,也讓詩歌在一種藝術聲音的境界中飛揚。

此外,珠西詩群的詩人們還積極用詩歌贊美僑鄉的歷史、文化、風物、景觀等,這些詩作除了以“江門物語,吾家吾鄉”專輯在《珠西詩群》公眾平臺推出之外,還在《文化生活》搜狐號、《文藝大餐》華人號、今日頭條的《文藝之花》等平臺或網站推出,閱讀量很高,有的甚至達到3萬多人次的閱讀量。在全國奮力抗擊疫情的戰斗中,珠西詩群的詩人們沒有缺位,紛紛拿起手中的筆,以真誠之心謳歌抗疫之中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跡,贊美災難中的人間大愛,一些抗疫詩作被《中國詩歌網》《中詩網》及《江門日報》《香雪》雜志等刊發,野松因組織詩人們寫作抗疫詩作而受到了江門市文聯的表彰。

從江門起程,隊伍不斷壯大,影響不斷擴大

珠西詩群(原江門詩群)從誕生之日始,就懷有一種理想和目標,就是要讓江門的詩歌走出江門,走出廣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自在《芙蓉錦江》詩刊(2018年第1期·總第18期),發表“江門詩群作品展”,刊登有李月邊、阿半、達文、漠陽、李春仁、吳悅文、周小權、翦伯象、李白云、星草、黃曉琳、野松、熊正紅、姹娜等14位詩人每人一首詩,在2018年12月的《湛江文學》(總第314期),以廣東江門詩群詩選名義,發表翦伯象、熊正紅、野松、海洋、譚雅尹、李月邊、李白云、達文、周小權、伍岳渠等10位詩人每人一首詩之后,珠西詩群的詩人們就不斷以集體形象,在各級刊物、報紙和一些微信公眾平臺、著名網站發表作品。

為了讓詩群能走得更遠更闊,得到名家的指導,詩群真誠邀請了楊克、羅振亞、徐敬亞、張德明、田原、何光順、胡紅拴、唐成茂等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任詩群的顧問。在這些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的關心和支持、扶持下,珠西詩群從江門起程,影響不斷擴大,隊伍不斷壯大。至目前,詩群骨干的主要成員有來自珠江西岸的江門、中山、珠海、陽江、云浮等地市的野松、海洋、李月邊、鐘建平、鄧紅瓊、李白云、老繭、達文、星草、宋世安、漠陽、楊雨、周小權、張志偉、潭嘯、黃婉儀、康釋然、雅尹、海瑛、姹娜、黃曉琳、林風、梁子、姚瓦、林文虎、廖欣、小雪、鄺海飛、夢回珠璣、黎偉捷、何曲強等,甚至還有來自江西南昌的詩人夢兒和山東淄博的詩人墨菊的加盟。這些詩人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和各行各業,既有60后、70后的中堅分子,也有80后、90后的后起之秀,省級以上作協會員已占了大部分,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詩寫風格,而且不少成員都已在正規出版社出版過一部以上詩集,野松除了已出版了四部詩集之外,還出版過詩歌評論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鐘建平已出版了多部“香爐灣”系列詩集,星草、朱池德(海洋)、老繭、漠陽等詩人均已出版過一至兩部詩集。而最值得一提的是,60后詩人李月邊,兩位80后詩人楊雨和康悉然均有詩歌被評為中國詩歌網“每日好詩”或入圍“每日好詩”,發展潛力頗大。野松、張志偉、楊雨等,均曾在全國性的詩歌征文比賽中獲獎。

基于詩的純真夢想而誕生的珠西詩群,近兩年來,正不斷以詩歌觀念的創新來推動詩歌寫作的創新,推動詩歌寫作水平的提升。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這些詩歌創作者在以個人突圍的同時,又以集體的形式沖鋒。據不完全統計,至目前,以集體群像形式已在《中西詩歌》《作品》《新大陸》(美國)《新文學》(美國)《流派》(香港)《天津詩人》《鴨綠江·華夏詩歌》《大灣》《芙蓉錦江》《湛江文學》《汕頭作家》《珠海文學》《江門日報》《中國大灣區詩匯年選》《香雪》《大巴山詩刊》等海內外刊物及一些詩歌公眾平臺、網站如《廣東作家網》《中國南方藝術》《人人文學》《中國旅游文化網》《廣東詩人》《詩壇周刊》(華人號)《文化生活》(搜狐號)《新時代灣區文學》等推出了近千首詩歌作品。而每次詩群以集體名義或詩群成員以個人名義在刊物、報紙發表詩歌專輯,均在《珠西詩群》公眾平臺推送,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此外,近年來星草、野松、李月邊、楊雨等詩人還分別在《詩刊》《星星》《延河》《綠風》《廣州文藝》《粵海風》《詩渡》《圓桌》(香港)《廣東文壇》等刊物、報紙和《2019年中國新詩排行榜》《南方詩選》《珠江詩派》等重要選本,以及《中國詩歌網》《中詩網》《都市頭條》《云山鳳鳴》重要網站、媒體發表詩歌作品和評論文章。野松、黃婉儀、潭嘯、梁子、楊雨、夢兒、康釋然等詩人還分別在香港《流派》詩刊點將臺以個人專輯亮相。

這些詩人,除了能寫詩之外,還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能寫評論的就有好幾位,除野松早已在各種刊物、報紙、選本、網絡媒體發表了大量詩歌評論文章之外,月邊、楊雨、梁子等近來也紛紛撰寫和發表詩歌評論文章。而且,詩人們詩歌聚會或舉辦詩歌活動,都喜歡朗誦自己的詩作或名家詩作,能朗誦的就有廖欣、潭嘯、鐘建平、野松、康釋然、楊雨、夢兒、施維等。

恪守藝術良知,詩歌寫作各呈異彩

珠西詩群的詩人們堅守詩歌寫作藝術良知,不斷地在創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觸動。盡管經常相聚交流或在微信群里交流,常常碰出思想觀念與寫作技藝的火花,對相互之間的進步與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但是,各自寫作出來的詩歌文本,依然風格各異,沒有幾十位同一面或二人同面的現象。而這,也體現了珠西詩群作為一個民間詩歌群體的開放性、包容性與創新性。

作為詩群召集人之一的李月邊,在讀中等師范時就已經開始詩歌寫作了。在1995年前,李月邊就有散文、詩歌、短小說和繪畫作品散見于《廣東教育》和美國《舊金山時報》等報刊雜志或參賽獲獎。此后,他供職于紙質新聞媒體單位20年,曾有新聞作品獲中國地市報新聞獎一等獎、廣東省新聞漫畫獎等近30多個獎項。2016年冬,他重新思考詩歌,重新拾起詩筆,詩歌創作一發不可收。除有作品發表于《作品》《廣州文藝》《星星詩刊》等數十家刊物之外,還有作品被評為中國詩歌網第46期、57期、71期"中國好詩",入圍第154、173、180期"每日好詩"。由于他曾較長時間從事新聞媒體工作,有較多的社會閱歷,加上長期從事中國畫創作,其寫作出的詩歌就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較強的思想力往往能借助其豐富的想象得以形象的表現。如他的被評為中國詩歌網第57期“中國好詩”的《大雪,掌中血液沸騰》,就通過對大雪天氣這種環境下人的生存狀態與心靈狀態的虛構或描摹,既表現了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與疼痛,也表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對心中人的迷戀,和對未來理想的追求,其豐富的想象化為許多形象生動的意象,讓整首詩詩意豐盈,畫面感很強,尤其是詩的最后一節,意蘊深厚,讓詩意在人為制造的矛盾中升華,極富表現力:“在今夜我觀察自己的掌紋/偷窺明天的秘密,悲喜交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天地四季,開始與終結/誰是誰的唯一存在?在北方/雪獨一無二蓬勃,而她在南方/看著我掌中的血液沸騰”。

海洋是江門僑鄉的一位詩歌寫作時間較長的詩人,也算得上是江門詩壇上的一名老詩骨了。他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詩歌,出版過《鮮血素養的愛情》。同時,他也是一位頗有生活閱歷的詩人,盡管曾經在海外漂泊過(因此曾用“泊士”為筆名),但歷盡滄桑、飽嘗艱辛的他總以老頑童的面目出現,樂觀活潑,最難得的是依然葆有一顆赤子之心,常行善積德,樂于助人。他是一位詩歌創作的快手,在群中有鬼才急才之譽,善于營造意象,但所創作的詩歌總蘊含著他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智慧式的洞察,以及對歷史的深刻思考。他輕松活潑詼諧的個性,表現于詩,卻常是一種沉重。同時,他也是一位不斷追求創新,喜歡不斷超越自己的詩者,他最近創作的一首詩《梁啟超銅像》:“仰望的目光,將你扶進/我的腑腹庭園/讓我反芻你的遺風余思//陽光煅燒過的歷史/烙上/不懼風雨洗刷的容顏/再度裝潢當初的執念/讓維新變法的額頭持續光亮//銅質的防銹底座,固定了/你眺望的方向//我在你疲憊的眼袋里/翻閱戊戌年的雷鳴電閃”,詩風就有很大的改變,一改他原來喜歡使用的比喻手法,自然而不見刻意雕琢的痕跡,讓詩的質感更佳。

作為詩群里有較大發展潛力的80后年輕詩人楊雨,近年來不斷銳意進取,廣博眾納,再加上原來較為厚實的文學基礎,其詩思敏捷,詩歌寫作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2019年就獲得了由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與詩刊社聯合主辦的“謳歌改革開放 暢想2050——‘青年之聲’青少年詩歌創作征集”活動的優秀獎。他的詩歌比較注重修辭,有一種唯美,而近來已經注意將現實生活更多地融進到詩歌寫作中去,讓詩意散發出生活的氣息。曾被中國詩歌網評為“每日好詩”的《木椅上的早晨》,是一首觸景生情、充滿疼痛感的優秀之作。詩人在早晨行走的途中所見到的一個景象:一位中年或老年婦人坐在河邊公園的木椅上,舉著手向兩邊不停擺動,想通過運動,來維持血液的流通,不至硬化。從這個情境中,我們可以猜測到這是一位患病的普通中年或老年婦人。這位患病的婦人十分孤獨,沒有人陪伴,精神上有點頹喪萎靡:“她躬著腰,頭向下垂著/從背后看到她的布衫和頭發”。這種境況,一定是觸痛了詩人的神經或心靈,讓他想起了我們每個人必經的境況:“被鎖定的部位太多,只好坐著”——這是人間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盡管是以一種隱喻的形式出現。由于病痛,或由于現實中碰到的艱難困境,人只好與命運達成妥協、和解、平衡。而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也是人在無奈中與自然、與自我的彼此融入。盡管“天已經涼了”,但是,人,只要一息尚存,就不應絕望,而應對生存充滿希望:“前面的河正在迎接晨光/波光粼粼,綠水流得暢順”。時光荏苒,那對面的河——實即是抒情客體的心靈,依然以一種頑強的意志,去迎接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晨光,在波光粼粼的影照下,保持一種生存、生活的愉悅。當然,詩人把景致引向她面前的河水,引向流動的事物,是想引向永在的時間,引向更大的空間,是為了從更遠處、更深處看到人所處的時間場域、歷史場域,尤其是個體在這大背景中的生存境況,說明我們作為個體是很渺小的,但每一個人的生命又是珍貴的。至詩的最后,已經由抒情客體轉換回抒情主體的感受了:“樹在風里晃動著,顯得安靜”。這最后的一句,顯然是詩人想到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人間悲情,想到我們的父母一輩,想到更多的老年人,在一定的年紀,在病痛與衰老襲來時,他們正處在“樹在風里晃動著”這樣的生存與現實狀態。這是一種社會真實現象的詩性反映。詩以“顯得安靜”結尾,是“動”與“靜”的對比,是要以這樣的“靜”來慰藉詩人自己或眾生的心靈,達成悲憫。同時,從終極處而言,一切都會“顯得安靜”的。這是一首反映現實、表現悲憫,能給讀者帶來強烈震撼感的好詩。

原籍新會,現在珠海創業和生活的詩人鐘建平(筆名凡夫),近期又正在出版《香爐灣絮語·濕地》中英文雙語詩集。近些年來鐘建平所創作的詩作都是現代格律體詩,特別是《香爐灣絮語·濕地》詩集里的詩作,比前幾部詩集更見整飭,每首6節,每節2行,每行11個字,每行都有內在的音節與韻律。這是新時代中國詩壇最具特色也是最少見的詩歌創作——一種鐘建平式的格律體新詩寫作,也可將之命名為“凡夫體”的詩歌寫作。這是鐘建平為克服自由詩容易流于松散的弱點,而執著于這種格律體的詩歌寫作。誠然,新詩也是最崇尚自由的,但是,這種自由是指詩人的獨立和自由精神在自己創作的詩歌中得到應有或充分的表現,而不僅僅限于詩歌表現形式上的自由。縱覽鐘建平近年不定期所創作的詩歌,他所要表達的心靈聲音,都能化作自由的旋律,在現代格律詩的琴鍵上躍起與回蕩。這是只有高手,才能達到如此的詩歌藝術境界——讓自由的詩歌靈魂在自制的格律形式,即自帶腳鐐手鐐的束縛中,自如自在地跳躍和舞蹈。最讓我震撼的是他總能在固定的形式中展露和扇動想象力的翅膀,讓生動形象的詩意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如這一節詩:“神祗口中念念有詞如咒語/颶風從念珠縫隙呼嘯而出”,所帶出的詩意颶風,就極具沖擊力。?

在中山開辦青青農場的施維是一位新時期的自然詩人或曰田園詩人。她所寫作的自然之詩,其“自然”有兩層涵義:一是她是一名農場主,是一位田園詩人,耕作于田園收獲于田園,她寫作的詩歌有不少靈感來自于大自然,來自于田園,不少詩作是心靈與自然的相契相合;二是她詩歌寫作技法上的自然,擅于“從心出發”,充分體現她詩歌藝術寫作的自然和自覺。施維善于在現實生活、自然生活中挖掘詩意,讓詩性心靈與自然與田園生活作有效且深入的呼應。施維在詩歌寫作中對自然物事的抒寫常由物由事而至心至境,能有效地拓展詩歌對自然的感受力,如她在《海客瀛洲》一詩中所抒發的情感:“風景在變,深情依舊/我披雪戴雨一路挺進南山南”,如她的《壟邊》一詩所唱出的心靈聲音:“粗糙的桑椹枝柔軟地擺動著腰肢/用活血的激情深藏存在的意義/誓將酸甜孕育出地老天荒的傳說”,讓生命之真、心靈之真與自然之真詩性地融合。

作為僑鄉一名大學教授、校園詩人,剪伯象的詩歌是頗有特色的。他曾出版過詩集《堅守十一種維度》,他的詩歌廣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他深諳世態人性,善解人意,能與世和諧相處,故他的詩也能總體現一種和諧之美,在和諧之中表現他作為智者的清醒。他的一些詩作,如組詩《詩性靜物》,能由物及人,以物寓人,由小我到大我,由個我到眾我,體現了他的多維度詩歌寫作個性,寫得諧趣盎然,寫出了他的性情,也寫出了他對生活的思考。而同為大學教師的梁子,是一位法學博士后,他的詩歌有著較強的思辨色彩,如他的一首短詩《哀悼一位詩人的逝亡》:“同一時刻/多少人走向永恒/多少孩童走向開端/黑夜與白天/宇宙中流淌成河//一棵古樹/和我/立于寂寞道旁/無明亦無晦”,雖寥寥數語,卻已冷靜地說出了生與死之哲理,道盡了世俗世相,訴盡了哀傷疼痛。已出版過兩部詩集的詩人星草,是一位從北方陜西來到南方僑鄉江門生活的女詩人。她成長于北方的心靈,經過南方濕潤溫暖的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浸潤、融化,而更易產生詩的靈感。她的詩多從生活中取象,以象生意,抒寫她對生活、對人生、對命運的感悟,在純凈中有一種沉重的份量。海瑛則是一名在海島出生長大,在海島生活,在海島寫詩的女詩人。大海的潮汐、波濤,海島上的日常所見,都生化成她內心柔性與柔和的詩意。在看似簡單的抒寫中,卻有著她對生活、對生存的人生態度。張志偉與周小權都是從外地來到開平工作的70后詩人。張志偉曾有詩作在第二屆全國青年文學作品征文大賽、“華夏杯”全國新詩大獎賽、詩歌月刊社第三屆探索詩大賽、2019“我和我的祖國”全國詩歌大賽等賽事中獲獎,善以抒情的文字來表現心中的意緒,而文靜低調的周小權則在寫詩的同時,堅持主編《詩文人茶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了全國各地不少著名詩人的力作,頗有影響。

在珠西詩群中,有好些個80后90后的年青詩人。作為80后的省內知名打工詩人漠陽,曾出版過詩集《凈土》,他的詩心純潔純凈,他所創作的詩之意境亦十分純潔純凈。他在忙碌的小店經營工作之外,除了堅持詩歌寫作,還與一些作曲家合作創作歌曲。而在機關工作的黃婉儀,則是一位悟性很高的80后女詩人,雖創作數量不多,但常有讓人眼睛一亮的詩作。作為江門市朗誦協會會長的廖欣,他創作詩歌除了比較注重詩歌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美之外,還注重讓深刻的思想內涵通過凝煉的語言表現出來,如他近期所寫的短詩《時光》,那種疼痛感就通過簡潔的語言表現了出來,頗有沖擊力:“一把每天準時剃度的刀/帶走滿腳泥巴的童年/帶走用失眠糊起來的初戀/帶走一茬茬苦澀的夢/也帶走了父親//搶著去收割零碎的果實/把自己努力成黑黝的嘆號/一錘錘敲碎命運的磚墻/光,照不進茂密陰影/時間的標本都在那里//眼睛被日子調校了方向/誰和誰虛構了故事/我被推上塔尖/無助地眺望”。還有兩位80后的年輕詩人潭嘯和康釋然,都是為人師表,從事天下最陽光的事業。這兩位頗具發展潛力的年青詩人的詩作同樣充滿個性,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詩之靈感均來自于日常生活,詩思深邃,頗有“哲”的味道。此外,還有譚雅尹、吳夏韻、黃曉琳等90后女詩人,他們的詩歌寫作起點更高,曾在一些詩歌征文或比賽中獲獎,前途遠大。

登高望遠,今后不后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登高望遠,今后不后。盡管珠西詩群形成時間不長,已開展了一些有益的詩歌創作交流活動和社會文化活動,也在一些刊物、報紙和網絡(包括微信公眾平臺與網站)以集體或個人名義發表了不少詩作,初露形聲,但是,該詩群仍處于起步階段。凝視起步時的蹣跚腳印,傾聽擲地尚存的聲音,珠西詩群同仁們將繼續堅守“純真、純粹、純潔”的詩歌理念,堅定永續謙卑和積極進取之心,擁抱時代,不負韶華,同心攜手,行穩致遠。相信不久的將來,從江門出發的珠西詩群,以其敞開、仰望和攀登的姿勢,必能走出一片更加開闊的天地。

2020年9月22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99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观 | 欧美末成年videos在线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臀蜜桃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18 |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欧美13一14周岁a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日韩高清一区 | 看日本黄色片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高清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色 | 亚洲a区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a | 国产成人91青青草原精品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aa视频 | 国产精品欧美韩国日本久久 | 伦理片92午夜伦理片 | 欧美成人性高清观看 |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久久人人青草97香蕉 | 亚洲热视频 | 久久福利影视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第 | 99麻豆视频 | 69堂精品 | 日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永久 | 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 国产成 人 综合 亚洲绿色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高清 | 日本污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美女黄色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