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自定義類別 > 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 > 發言
盛慧:以最大的真誠書寫新時代鄉村
更新時間:2020-07-21 作者:盛慧來源:廣東作家網
近年來,很多文學刊物都在大力倡導城市文學,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我覺得,鄉村仍然有很大的書寫空間。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很快,一個村莊,經過兩三年的改造,就能高樓林立,但人的城市化,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我已經在城市里生活了二十來年,但仍未完成城市化。我喜歡寫鄉村,只要寫到鄉村,我的情感就會變得飽滿,文字就會變得靈動、舒展,筆下的人物,也會充滿生命力。
關于新時代鄉村題材的創作,我談幾點體會:
1.當下性。我們的寫作離不開經驗,我們需要直接經驗,也需要間接經驗。我們很多人,從鄉村來到城市,對鄉村的記憶,是過去式的,而鄉村的變化是巨大的,新時代鄉村題材,不能僅僅依賴我們對鄉村的記憶,而是要有一個再發現的過程。此外,在中國城市化背景之下,鄉村并非孤立地存在,我們最好能寫出鄉村與城市的千絲萬縷的聯系。
2.復雜性。一說到鄉村,往往很容易聯系到田園牧歌,事實上,這是我們對鄉村的認識不夠深入的原因,這樣的書寫是膚淺的,也是不真實的。我們的文學作品要產生力量,必須關注復雜性。我們必須始終關注鄉村的人,不斷地思考人物,最好能創造出一些新的人物,人物的深度,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作品的思想深度。我們要將自己投身進去,關注人的復雜性、尤其是人性中幽暗而微妙的部分,此外,還要關注人物關系的復雜性,從這里發掘出各種各樣的沖突,要多寫內在沖突,少寫外部沖突。
3.藝術性。主旋律作品更強調藝術性,否則,作品的生命力就會大打折扣。
在創作中,一定要有精品意識,在人物、語言、細節等方面進行認真打磨。我們要努力追求一種陌生化的寫作,著力提升作品的辨識度。一定要選好角度,找到合適的語調。翻開文學期刊,我們會讀到很多同質化的作品,找到全新的視角,是避免同質化的一個重要手段。?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事件是展現人物的容器,我們不要一味追求情節的曲折離奇,而要強調情節的多義性、隱喻性。
我們的視野要盡量開闊,一個是縱向的視野,放在歷史的語境中看鄉村的變化,另一個是橫向的視野,放在世界范圍里審視這種變化,既要從一個村莊看到世界,也要從世界來看一個村莊。
我們要給作品更多的時間,盡最大的真誠去打磨它,盡最大努力去完善它,讓作品變得圓熟。我們或許不能創造經典,但一定要有創造經典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