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自定義類別 > 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 > 發言
徐肖楠:寫新時代鄉村要寫出更久遠的生活
更新時間:2020-07-21 作者:徐肖楠來源:廣東作家網
寫新時代鄉村不一定專寫脫貧,寫脫貧是志在于此、不專于此,脫貧之前不寫嗎?脫貧之后怎么辦?廣東新時代鄉村情境是脫貧之后的比較多,文學寫作要追究的是脫貧的核心是什么、為什么發生,而不是脫貧怎么做:怎么做是變化的,是代代疊變的,為什么是長久的,是代代相沿的。
站高看遠寫新時代鄉村,一是寫宏大志向,一是寫前世今生,而不僅是看新時代鄉村一時一地得失,寫廣東新時代鄉村,不一定僅僅寫脫貧進程,可以把脫貧前后不同生活聯系起來寫,那就是整個改革開放以來的宏大歷史畫卷,這樣就更有歷史感、現實感和深度感。
寫新時代鄉村生活是寫追求美好家園的理想主義生活,寫沒有理想主義的生活的作品是孱弱無力的。與之相連的問題,就是不能為寫脫貧而寫脫貧、為寫新時代鄉村而寫新時代鄉村,不是照貓畫虎描下這樣的現實,而是寫這樣的現實為什么存在、蘊含著什么。
新時代鄉村生活就是家園生活。家園生活意識是中國獨有的,不專于此和不為寫而寫,都與中國從鄉村到城市普遍的家園意識有關。脫貧的核心是什么?是把鄉村變成美好生活家園,不能把新時代鄉村僅僅當作一個過程和結果,而是要當作家園追求的目標。我們的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有共同的時代主題,就是美好家園生活,城市生活有家園,鄉村生活也有家園,不同的是,在鄉村可以感受田園生活以及與之相連的有地域特色的人間風情。
鄉村家園離不開田園生活形式,這個時代的牧歌和挽歌情調不是絕對沒有,但以過去那種牧歌和挽歌為主要情調的文學中的田園生活不再存在。重要的是,過去田園生活和新時代鄉村要蘊含的都是詩意情調,這是我們的生活和文學真正要深入表現和發揚的,詩意生活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不論鄉村與城市怎么變化,田園生活怎么變化,生活和文學追求的都是詩意情調。
寫出新時代鄉村的這種詩意生活情調是核心的,也是最能讓文學作品長久的,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中都寫過田園情調的變化與文明進程之間的關系。但田園生活只是一種保留生活和一方面鄉村生活,并不能代替新時代鄉村全部詩意的美好生活追求。
從新時代鄉村是美好家園出發,是寫好新時代鄉村的一個長久主題。新時代鄉村生活再不寫就沒有了,所以有搶救這樣的生活和文學的問題。核心問題是:田園生活是物質與精神同步的,那樣的田園物質才有那樣的田園精神,所以古典生活能產生田園美好和田園文學,那樣的生活形式今天沒有了,那樣的文學作品也不會再有了,因此文學就要搶救和保留今天的鄉村生活,其中必定有詩意生活形式和詩意生活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