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謝顯揚|善美流溪河
更新時間:2020-07-09 作者:謝顯揚來源:廣州文摘報
美,善之象征。善,價更高。
人生的快樂,在于為人類釀造善美果實的過程。楊朔在《荔枝蜜》中贊美從化的蜜蜂,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贊譽渺小的蜜蜂,釀造高尚的“蜂格”。
幾多回,我也做善美的夢,夢見自己幻化成蜜蜂,飛臨從化溫泉仙境,辛勤探花采蜜,以從化的“蜂格”“人格”為坐標——全身心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
蟬鳴蛙聲中的芒種時節,我追循穿莊越嶺、蜿蜒曲折流淌的南平鳳溪,尋覓茂林修竹、荔果鬧枝的從化田園桃源,品味二十四節氣變奏、四季農諺點綴的穗郊圖畫,縱情享受修身、修心、修為的嶺南文化意境。
穿越步步為景、處處怡人的3公里風溪棧道,回轉藤蔓野趣、籬笆菜花的靜修小鎮驛站,我在鵝卵石伸展的村道上流連,在青磚灰瓦綠柵的村舍旁徜徉,以水為鏡端詳親水臺的倒影,情不自禁贊嘆南平得天獨厚的山水文化、民俗風情的村落文化、休閑純靜的養生文化……猛然抬頭,柳暗花明又一村,已然跨越到從化溫泉的“天湖”氤氳天堂。
巍峨的山、青蔥的林、歲月的亭、風雨的橋、靈動的溪、激烈的澗、清冽的泉、跌宕的瀑、明凈的池……漫漫流溪河,藍藍天湖水,悠悠云水間,彌漫著天藍、山綠、水清、地凈、氣順、心靜、人善的怡人情調、美好情景。
流溪河從亙古時空流淌而來,洗練出一百多公里長、兩千多平方公里水域的汪洋世界,蕩漾出百丈飛濤,飛虹瀑,香粉瀑系列傳奇。而別有風情的香粉瀑,彌漫著如粉似霧的水花,飄灑沾舌沁香的芬芳,吞吐一個悲慘而善美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流溪河畔的青龍頭村里,一位心地善良的徐姓采藥人常義務替村人治病。有位傳承人是徐家的遺腹子,寡母將兄弟倆拉扯大。小伙子的哥哥娶嫂后,生下4個侄。有年傳染病肆虐,哥哥與3個侄染病辭世。小伙子不忍家人分離,與嫂結婚孝養老母和侄兒,搬到百丈帶避疫。豈料僅剩的侄兒又染病,妻子哭成淚人,老母悲絕身亡。小伙子含淚葬母時,忽見一位白衣仙女,由彩蝶簇擁而至:“阿哥,你心腸好,我特來搭救。你待會隨彩蝶上扯藤山找藥制香。”仙女邊說邊將裹身的白玉紗巾放到瀑布中沖洗,瀑布潭頓時香氣四溢。她叮囑小伙子用潭水調香粉制香驅病辟邪,隨后隱身而去。按仙女囑咐,小伙子治好了侄兒的病,又調制了好些香,送到千家萬戶去點燃,村里村外飄蕩如花似麝的香霧,將傳染病魔殺滅,周邊村民再也沒有人患病。
自那時起,香粉瀑一帶的天湖濕地,常年彩蝶紛飛、水花激灑、香粉漫天、生態宜人,老百姓過上了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生活……
把對視覺感覺味覺的膜拜,轉換為鄉愁故事來記掛,卻依然守著善美內核的神韻。我崇仰從化百姓創造人間奇跡的天賦。文人騷客們當然坐不住了,將百丈帶上段命名為“百丈飛濤”“飛虹瀑”,將下段劃作紀念仙女賜恩之地命名為“香粉瀑”。
印心感懷著真善美的人文故事,我又印魂感慨起流溪河的綺麗風光,迷醉在“擲彩門”“上燈”“魚蝦蟹水一族”等數十種民間工藝、民間風俗的風情里拒絕夢醒……
善美,或許是流溪河山水人文靈魂的鏡子。
原載2020年7月9日《廣州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