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五位作家入選中國作協2020年度定點深入生活項目
更新時間:2020-07-06 來源:廣東文壇
近日,中國作協公布2020年度定點深入生活項目,共102項選題入選。其中,廣東省作協5項選題入選,包括陳崇正《鳳凰樓定律》、李智勇(筆名:馬拉)《托體》、吳依薇《深海來客》,由張宇航、周西籬、宋曉琪合作撰寫的《南國戰“疫”》,以及秦錦屏《每一滴水都是?!?。
據了解,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已實施十年,先后扶持約700人次作家定點深入生活,作品質量和結項率也在逐年提升,部分作品曾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年度中國好書獎等各項文學獎。
截至4月30日,共收到符合要求的申報選題450項,是項目開展11年來最多的一次。
深入一線記錄戰疫故事
為生動記錄廣大醫護人員和社會各界抗擊“新冠肺炎”戰役中涌現的感人事跡,定點深入生活項目今年還增設了“抗擊疫情”專題項目。
“廣東抗擊疫情的故事太豐富了,應該有更多的作家來書寫?!弊骷抑芪骰h告訴記者,從今年2月開始,她與作家張宇航、宋曉琪深入廣東疾控中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學院、省衛生健康委及下屬單位采訪,力求反映在廣東戰疫前線,90多萬醫務工作者堅守崗位、2000多名醫護人員逆行北上之中的重大事件、感人事跡。
目前,三位作家已創作并發表多篇紀實文學作品如《庚子年廣東戰“疫”》《后方亦是戰場》《同心戰“疫”》,反響熱烈。這些內容將與其他戰“疫”故事相融合,共同組成全景式長篇報告文學作品《南國戰“疫”》。
周西籬透露,創作已在5月初完成,但由于戰疫仍在進行,他們還將繼續開展采訪、及時補充資料,進行出版前的修改和完善。
在疫情前線戰斗的,除了醫護人員,還有千千萬萬駐守社區一線的防疫工作人員。秦錦屏的報告文學作品《每一滴水都是?!?,將關注他們在困境中守望相助的故事。
秦錦屏是深圳市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的一名專職創作員,新冠疫情暴發后,她響應政府號召,于1月29日提交志愿書,援助社區加強疫情防控工作。
2月8日,她被派至深圳福田區香蜜湖街道辦香嶺社區,成為“下沉”社區“抗疫聯防聯控戰場”的親歷者,在社區一線見證了不同年紀和資歷的社工、網格員、物管保安,清潔工、業主的戰疫故事。
“‘紅馬甲’義工,是特區精神中非常光彩的一筆?!鼻劐\屏說,社區的經歷讓她十分感動,因此想要記錄下一個個打動她的場面:兩個黨齡加在一起逾九十歲的老人,蹣跚著來到社區黨委交黨費,還要多捐一筆錢;一個老基建工程兵,深圳的“拓荒?!鼻拜?,冒雨來到社區黨委交黨費,這位老人還積極參與了社區防疫義務執勤……
最初參與戰疫工作時,秦錦屏沒有將這段經歷與創作聯系起來。4月中旬回到本單位后,回憶起戰疫的點點滴滴,她才想到可以用手中的筆描繪特區人的戰疫圖鑒,講述一個個小人物的家國情懷。
獨特視角深入“他人的生活”
“死亡,是對一個人的終生總結?!弊骷荫R拉說,“某種意義上,如何有尊嚴地死去,也代表著人類生存的意義?!边@次,馬拉將筆觸對準殯葬從業人員——作為每個個體最后的守護者,他們用心呵護著人死后的尊嚴,也體諒著死者家屬的心情。
盡管如此,許多殯葬從業人員卻在社會上遭受著隱形歧視和不公待遇,很多人不愿和他們交往,甚至婚戀也因為工作而受到影響。因此,馬拉試圖在作品《托體》中立體地表現殯葬人員的喜怒哀樂,將他們的工作、生活日常推至公眾視野,從而獲得社會的尊重和理解。
6月至9月,馬拉將深入中山市殯儀館參與一線崗位跟班,熟悉殯葬行業工作流程。他計劃在此期間加強和殯葬行業人員交流、觀察工作細節,為創作做好準備。
近年來,全球海洋污染愈發嚴重。“作為作家,應當為此做些什么。”作家吳依薇本次將挑戰長篇童話小說創作。她介紹,《深海來客》講述了陸正兄妹倆偶遇一只非同一般的海龜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生命、關于海洋環境保護的故事:兄妹倆把海龜放生回大海后,海龜一次次回來尋找他們,原來是有一事相求。最終,兄妹倆經歷重重困難,幫助海龜獲得新生。
“雷州半島是我的故鄉,它有很多美麗的海岸線和漁港。”吳依薇希望,通過兒童文學作品,可以讓更多孩子關注海洋、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自前不久在國內著名刊物發表《美人城》上、下部后,作家陳崇正本次創作的《鳳凰樓定律》,是其《美人城》系列小說的第三部。這一次,他將東莞納入他的“寫作版圖”之中——小說中,他所虛構的“東州”,即是東莞、潮州、廣州的合集。
為此,陳崇正將深入東莞市松山湖科技高新區,創作一部融合現實生活與科幻未來于一體的作品。
陳崇正希望,以“美人城”系統為洞察世相人心的一面鏡子,用極具跳躍性的一個個人物故事編織出一幅宏偉的城市圖景,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探討,給讀者帶來無限思考空間。(黃楚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