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_久久亚洲视频_成人久久_欧美国产激情_免费久久精品_精品视频在线看_日本福利在线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粵評粵好 > 批評進行時

陳華清 | 叫我如何不愛她

——厲彥林鄉土散文的真善美

更新時間:2020-06-11 作者:陳華清來源:廣東作家網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村莊是許多人的根,是他們翻不過的一頁。他們從村莊走向城市,走向文明,走向世界。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村莊如同老祖母佝僂的身影漸漸遠去,甚至像老祖宗一樣埋進墳墓,留下的只是模糊的記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村莊”,精神的“家園”,從出生那天開始就打下深深的烙印。時序在更替,朝代在更改,山河在變色,但是幾千年來,“故鄉情結”卻穿越時空,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血脈中,化作靈魂的DNA,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李白一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千百年來打動了多少游子的心,濕透了多少思鄉的衣襟。那是因為他道出了人們潛伏的“故鄉情結”,以個體的感悟,喚醒了群體的記憶。因此,得到了綿綿不絕的共鳴。

在文學史上,跟鄉土有關的題材,像愛情題材一樣,歷來都是文學永恒的主題,留下大量膾炙人口、感人肺腑的詩文。中國當代散文史上,以鄉土為題材的散文作家數不勝數,但寫得有特色,堅持不懈地寫的作家并不多。新疆的劉亮程,山東的厲彥林是其中的佼佼者。

厲彥林離開村莊到城市謀生近三十年了,他寫鄉土散文也有二十多年了。他的“城市史”跟其“鄉土散文史”幾乎是同等長度。村莊,是他生命的起點,是他精神的皈依;村莊,是他不竭的寫作源泉,是他創作的靈魂基地。故鄉,寫了二十多年的故鄉,總也寫不夠,總也寫不厭,他表示還要繼續寫下去。

我關注厲彥林的鄉土散文是近年的事。我所熟知的《散文選刊》(中旬刊),2011年1期,以《厲彥林鄉土散文選》大篇幅選發了他的散文,今年第一期的《北京文學》又以《故鄉啊,故鄉!》編發了他的鄉土散文,引起較大的反響。也因此,我對他的鄉土散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想方設法找出他的散文來閱讀。

縱觀厲彥林的鄉土散文,感情真摯、深厚,文筆細膩、優美,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對故土的眷戀,對鄉情的熱愛。還有對故鄉淪陷的憂慮,對村莊消失的憂心,對故鄉建設的關注。在他的鄉土散文里,你看到了真,感悟到了善,觀照到了美。你看到一個有良知作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悲天憫人的憂患意識。

真善美在哲學、美學、倫理學、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是重要范疇。溫家寶總理曾針對當代中國文藝功能和文藝家實踐活動這個層面提出:“文學藝術要追求和弘揚真善美。”真善美并不是當今才出現的新命題,但在文學創作迷惘、迷失的今天,他給我們的作家指明了創作和情感的方向標,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文學作為人類的精神食糧,真善美,應當是文學的主流品質,是一個作家應當追求的境界。考量一個作家,應當考量他的作品有沒有表現了“真善美”。

文學作為認知活動,其本質在于反映生活的真實,追求藝術的真實性。法國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從創作經驗這個角度強調:“獲得全世界文明的不朽的成功秘密在于真實”,而俄國杰出的文學批評理論家別林斯基則從讀者接受的角度強調:“真正的藝術作品永遠以真實、自然、正確和切實去感染讀者”。兩位文學大師從不同的角度強調了“真”在文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可見,無論何時何種形式的文學創作,都離不開“真”這個法寶,作家要反映真實,表現真情,追求真理。

厲彥林的鄉土散文,寫真實,真實寫。內容真實可靠,情感真切感人。

他的故鄉在古老的沂蒙山區,“村莊四周是駝背山、雞鳴山、柴虎山,三座山自然構成弧形扇面”。他的村莊就端坐在三山相倚的一塊丘陵之上。這是典型的中國山村的真實寫照,山山環繞,水水相接。可見綠樹村邊合,可聞雞鳴犬吠聲。在這片不肥沃也不貧瘠的土地上,有他熟悉的河流,彎曲的小路,還有“泥土、青草、莊稼和牛馬糞味,混雜在一起”。那年那月,那個鄉村貨郎搖著的手鼓,至今還響著誘人的叮當聲;那盞如豆的煤油燈,依然在“我”靈魂深處閃耀著;那條護送“我”度過艱難學習生涯的老黃狗,還是“汪汪”在“我”老去的歲月里。厲彥林筆下的這些景、物、人,都是鄉村司空見慣的,是當時中國鄉村的一個縮影。具體可感,真實可靠。有過鄉村經歷的人,對這些再熟悉不過了。讀這樣的文字會喚醒讀者親切而久遠的回憶。

厲彥林寫鄉村,并不是停留在對村莊的表面描摹上。在他眼里,那片土地,不是生硬的無情物,而是像人一樣知痛知熱,“那村莊,那炊煙,那莊稼,那黃牛,那楊柳,那晚霞”一切的一切,一景一物總關情,無不滲透著他深厚的情感。在他看來,“一個人最幸福、最感人的時刻,就是思故鄉、憶村莊”。是的,故鄉的一切已滲進他的血脈,化作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為靈魂的住所。“無論游子旅程走多遠,無論遠離故鄉時間多長,生命的根須永遠扎在生他養他的故鄉。”

慈善的鄉親,親切的鄉音,純樸的鄉情,在他心中就是一首最溫暖的歌,是一壇最濃香的酒,永遠唱不夠,永遠喝不厭。“那情,那義,那難以言明的惦念和關愛,就像一壇陳年老窖,不喝就醉了。”這情,是真情流露;這意,是意切情深。這情,也不是城市人居高臨下的驕情,也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矯情;這情,是作家的真情實感,是情深處的夢囈,是深厚的,強烈的,濃郁的,是從作家“骨縫里,從血液里、從靈魂深處、沖出來、竄出來、洶涌澎湃,勢不可擋。”讀厲彥林這樣真情的文字,再寡情的人也會動容。

真和善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真是基礎,善是核心。善,在文學藝術作品表現為對社會的高度關注,對人性光輝的謳歌,具有強烈的悲憫意識,具有深切的人文關懷,能給讀者帶來希望,帶來慰藉。列夫·托爾斯泰曾說,他是經常地、永遠地處于不安和激動之中,“因為他能夠解決與說明的一切,應該是給人們帶來幸福,使人們脫離苦難,給予人們以安慰的東西。”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作家,總是高揚人文精神的旗幟,把人文關懷作為自覺的價值追求和終極目標。

厲彥林說,他把文學創作作為關注歷史、思考社會和感悟人生的另一種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挽留村莊》《故鄉啊,故鄉!》等鄉土散文中,處處可見他對村莊,對社會之“思”。改革開放幾十年,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他的村莊跟中國成千上萬的村莊一樣在城市文明的沖擊下,漸漸萎縮、失守、淪陷。年青一代像鳥兒一樣紛紛飛出去,飛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讀書、謀發展,再也不愿意呆在村莊守著幾畝三分田。留守的是風燭殘年的老人,年幼無知的小孩,失去往日的生機勃勃。面對此情此景,他在惋惜之余,對村莊的命運,鄉村的發展,陷入深深的思索。“與其花大錢翻新歷經上百年風雨的老宅,不如及早保護富有特色的村莊。”這種思考可謂高屋建瓴,前瞻遠矚,具有強烈的文物保護意識,人文關懷。他希望“挽留部分有代表性的村莊,尤其是把村莊的形態、傳說和精神留下來”;他呼吁“有規劃和節制地建造城市,適當保持村莊的自然空間,讓城市與村莊和諧相處”;他寄望年輕一代,用學會或者體會到的城市文明、現代文明改造村莊,用學到的技術、賺到的錢,掌握的信息,建設嶄新、富裕、文明和諧的新村莊。

美是文藝批評的一個重要標準。被譽為“抒情詩人之魁”的希臘詩人品達說:“一個人最應該描寫的是那些美和善的東西。”著名藝術家趙丹臨終前說:“藝術家在任何時候,都要給人以美、以真、以幸福。”兩位大師都強調了“美”的重要性,一個從寫作的角度,一個從審美效果。無論從哪個角度,我們的文學活動,都應當把真和善融合起來,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和需要,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愉悅。

厲彥林鄉土散文的美,表現在鄉情之美,藝術之美。

故鄉之所以讓身居繁華都市、身居要職的作家念念不忘,不僅那里有秀麗的景色,有老祖母無牙的嘴漏風的故事,有娘親手做的香噴噴的飯,還有那純樸的鄉情、鄉風。《春天在我的村莊》這樣寫道:各家各戶的菜園之間沒有籬笆和圍墻。彼此的莊稼可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伸到對方的家園。“誰家來了尊貴的客人,或者是菜接濟不上了,只要說一聲,就可跑到鄰居的菜園里去采摘。誰家的菜被別人家要去的多,說明這家種菜的手藝好,人緣也好。”自己辛辛苦苦種的菜被人摘走了,在村民看來不是吃虧,不是損失,而是手藝好、被人看得起、得人心的結果,是一件很有面子、很值得驕傲的事。這是一種多么純樸的邏輯,是一種多么美好的民風!鄉情之美,如同陌上之花,緩緩地開放,靜靜地彌漫在山間田野,久久地馨香在作家心中,也向讀者鋪天蓋地撲面而來。跟畫地為牢,老死不相往來,家家戶戶筑起拒人千里之外的“隔閡”的城市相比,這種純美的民風,怎不叫人心生向往之情!

讀厲彥林的鄉土散文,可以享受到華美的語言藝術“盛宴”。眾所周知,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作為文學體裁之一的散文,它跟詩歌一樣,更加依賴于精美的語言去吸引讀者,不像小說,可以通過典型人物、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去吸引讀者眼球。

聞一多先生曾提出“三美”的詩歌理論,主張詩歌要有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這理論雖是針對詩歌提出,但觀照以詩著稱的厲彥林,我們不難發現,他的鄉土散文不自覺地踐行著“三美”。語言有詩質,滿貯了詩意,描繪了一幅幅帶著泥土味、散著高梁香的鄉村圖畫。

《聆聽春天的腳步》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鄉土散文,具有繪畫般的美。語言很注意運用訴諸形象的“詞藻”,詞藻具有強烈的色彩感。如“山前屋后,報春花、玉蘭花、桃花、杏花、梨花搖曳一樹的金黃、粉紅、雪白”;“鵝媽媽帶著一群披著淡黃色絨毛外衣的小鵝在學游泳”。作家精心選用了“金黃、粉紅、雪白、淡黃”等色彩明麗的詞語,創造了形象鮮明的意境,勾勒出“春花爭艷”“春波鳴鵝”等畫面,給讀者以視覺上的色彩沖擊和山水畫般的美感。此外,“催春的布谷鳥從田野掠過”、“小燕子拖著剪刀似的尾巴,銜著春光,呢喃著返回家鄉”、“鳥兒吵醒花草憋悶一冬的夢”、“蝴蝶俊美的翅羽扇動縷縷清香”等,則通過一系列動詞,把一幅幅靜態的畫面變成了動態的畫面,春天的鳥兒、蝶兒們活靈活現,仿佛觸手可摸,舉目可視,構成了一幅幅具有律動的畫面美。

朱光潛先生說過:“聲音節奏在科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學里卻是一個最主要的成分,因為文學須表現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聲音節奏來表現。”自古以來,大凡有經驗的作家,吟詩作文,無不講究語音的搭配與協調。厲彥林的鄉土散文,善于遣詞造句,從而構成音韻美。即使是一些看似平凡的詞語,經過作者精巧的組合,也產生了奇妙的效果。且看《春天在我的村莊》:“那辛勤的蜜蜂穿行其間忙著采花釀蜜,一會工夫兩個前爪就沾滿了黃嘟嘟的花粉”,這里用疊音詞“黃嘟嘟”寫花粉的顏色。跟“黃嘟嘟”類似的還可以用“黃澄澄”“黃燦燦”“黃登登”“黃騰騰”“黃晶晶”等詞語。他為什么用“黃嘟嘟”,而不用其他的詞呢?仔細咀嚼,我們發現,這個詞不僅描繪出花粉的顏色,而且描寫出花的情態,就像一個可愛的小孩子嘟起可愛的小嘴兒,等大人來親吻。這是一種多么可愛的情態,多么有趣的畫面。另外,“嘟嘟”這個詞還富有音樂感,讓讀者仿佛聽到“嘟嘟”的聲響,悅目動聽,韻味無窮,讀起來鏗鏘入耳,增強了語言的音韻美。

至真,至善,至美,叫我如何不愛她?


陳華清,全國十佳教師作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湛江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散文選刊》等國內外近百家報刊;美文《最美的康乃馨》等被全國多個省市選作中小學語文試卷閱讀題;長篇小《跨海巡洋》《地火》等入選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全國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書目”等;《海邊的珊瑚屋》獲第四屆葉圣陶教師文學獎、首屆“廣東好童書”獎、被評論家稱為“海洋兒童小說的南方標桿”。

已出版散文集《有一種遇見在嶺南》《有一種生活叫江南》《愛在卑微處,才是看清自己時》《啄著陽光的鴿子》;長篇小說《海邊的珊瑚屋》《走出“孤島”》《地火》《跨海巡洋》;小說集《行走在城市上空的云》;兒童文學集《榕樹下的秘密》《快樂花朵咪兮兮》等十多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在线观看视频观看www | 激情五月在线 | 男女www视频在线看网站 |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性色 | 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午夜高清影院 | 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蜜桃精品视频在线 | 日本jjzz| 老子午夜伦影理论片 | 欧美无删减 |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 免费国产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 1a级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丝袜大长腿精品丝袜美女图片 | 激情亚洲婷婷 |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 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在线 | 欧美一级成人影院免费的 | 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a级毛片大全 | 欧美成人免费看片一区 |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高清 | 激情小说欧美色图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 日本午夜片成年www 日本午夜色 | 人人射人人爱 |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 |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高清大尺度一区二区不卡 | 免费色视频网站 |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be | 操操人人| 韩日三级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麻豆 | 欧美一区二区高清 |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 丁香综合网 |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 天天综合亚洲国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