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東莞作家吳詩嫻長篇小說《向上生長的城》出版
更新時間:2020-05-12 作者:沈漢炎 廖杏子來源:東莞日報社
近日,東莞作家吳詩嫻逾30萬字長篇小說《向上生長的城》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小說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進行文藝創作改編,以轉業軍人郭懷明一家的人生境遇為敘事背景,由此對楊仙坡十戶供銷系統人家的起落沉浮蕩開敘寫,真實還原了作家原籍地江西贛縣供銷社系統在改革開放中的歷史變遷。
這部長篇為東莞唯一一部入選廣東省作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學叢書”作品。
講述供銷系統變遷
供銷社是計劃經濟下搭建在城鄉之間的物資供應橋梁,職工們風里來雨里去,走村串巷,為了基層供銷社的生存與發展,他們奉獻了青春年華。然而,上個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仿佛一夜之間讓縣城的供銷社被“瓦解”。
“改革開放如春雷,既開啟了一個新時代,也驚醒了人們一成不變的生活。夢醒時分,所有人的命運逐漸不同,其中供銷社的改變最大、也最集中。”吳詩嫻解釋了其選題的初衷。
“小說主人公轉業軍人郭懷明,講義氣、忠于黨,脾氣爆,愛逗趣,就是以我父親為原型。我原來生活的那些供銷社的鄰居們,在小說里也能找到一些影子,我們到現在彼此還有聯系,有些故事深植腦海。”吳詩嫻說,小說有真人真實創作改編而成,小說里的章州的原型則是其原籍江西贛縣,毗鄰廣東,在改革開放中深受影響。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章州人一時間各有各的際遇和命運,而年輕的一代則不約而同地選擇到東莞、寶安、廣州等地打工,他們的體驗要比其他地方來得更猛烈、更富有沖擊力。”吳詩嫻說,在這個過程中,原來的小縣城在萎縮,而建設中的新城如人心永遠奔涌著向前、向上。這是一個緊臨廣東小縣城的城市縮影,也是改革開放大時代的真實寫照。
集體記憶溫暖感人
對于東莞唯一一部入選廣東省作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學叢書”的作品,花城出版社總編輯程士慶點評:“這是一座在埋葬中成就夢想的活力之城。城里的陽光沐浴著每一個姿態各異的行走者,他們共同的符號是渴望向上生長的楊仙坡人。”
作品也得到東莞文學評論界的好評。知名評論家、東莞市文聯文藝創作部主任胡磊表示,該小說將家庭個體置于時代與社會變革的潮流裹挾之下,進行整體性觀照與打量,背景時間跨度大,故事背后隱含的信息量多,文本中有大型耳熟能詳的歷史場面事件的回顧與書寫,有特定年代集體性的體驗與記憶,通過小人物的系列敘事,把時代的變遷、生活的忙亂、人性的映照和多重雜糅的人物關系等鋪陳得別開生面、蕩氣回腸、溫暖感人。
“作者的敘事語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對長篇小說宏大敘事的把控拿捏駕輕就熟,對局部細節刻畫描寫具有生活質感和現場實感,是一部值得肯定的上乘之作。”胡磊說。
作家簡介
吳詩嫻,東莞市作協副主席,文學創作二級,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協會會員、廣東省文學院第四屆簽約作家、東莞文學院簽約作家,曾獲廣東省首屆青年文學獎、東莞首屆文學藝術獎。已出版長篇小說《一個女人的江湖》《南邊的南邊是海》《越愛越孤單》《夜奔,在南方》《愛人,有多久沒見你》等。長篇小說《向上生長的城》,列入廣東省作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學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