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為愛發聲!省作協動員全省力量來“戰”疫
更新時間:2020-03-11 來源:廣東文壇
近日,省作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動員組織廣大會員作家特別是基層作家結合村居受眾特點,通過通俗易懂的形式積極開展創作宣傳。
據統計,全省會員作家積極響應,創作戰“疫”文學作品約2000篇(首),廣東作家網擇優刊發了約450篇次作品,其中,丘樹宏詩歌《祖國在,武漢不會流浪》、張況詩歌《平靜如水》《洗手》等廣泛傳播,引發網友強烈共鳴。
作品形式多樣通俗易懂
廣東各市縣都推出不同形式的文學作品,梅州市作家創作了10首“五句板”,五華縣作家協會將疫情防控知識編制成山歌的形式進行傳播。
豐順縣作協組織作家創作了寓言、楹聯、兒歌等作品。江門市新會詩詞學會組織開展創作了一批防疫抗病題材的宣傳詩(竹枝詞、順口溜、快板),江門市鶴山、蓬江區作家分別創作三句半作品和快板作品。
東莞市厚街鎮作協、韶關市翁源縣作協、梅州市蕉嶺縣作協、清遠市連山縣作協、韶關市仁化縣文學學會等基層文學組織,也積極組織了“抗擊疫情”專題文學創作。
利用網絡傳播強化宣傳效果
省作協鼓勵會員作家結合網絡時代傳播特點,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以多種形式呈現作品,發揮文學作品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作用,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防疫”主題文學作品除了通過常規的微信公眾號、微博、手機端APP等網絡方式進行傳播,作家們還積極將文學作品進行視聽化處理,通過詩朗誦、音頻節目、MV等形式增強作品傳播的效果。
楊黎光將其長篇報告文學《瘟疫,人類的影子——“非典”溯源》原有素材進行重新創作,與互聯網平臺知乎合作,推出《非典紀實:瘟疫與人類生存戰》專欄,同時與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合作,制作100集音頻節目《楊黎光說故事》,講述廣東抗擊“非典”的故事和經驗,受到社會大眾歡迎和好評。
珠海作家的作品被珠海傳媒集團廣播節目中心抗擊疫情“為愛發聲”詩朗誦節目刊發。省作協公安分會通過手機幻燈片H5場景應用制作工具,生動地展示公安戰線作家創作的作品。
《廣東文壇》報、《少男少女》雜志也將擇優陸續刊發來稿,還計劃由《作品》《南方》等雜志聯合推出“防疫”作品專輯,視來稿情況,計劃聯合花城出版社出版“防疫”主題作品集。
(來源:羊城派,作者:孫磊 ?沈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