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省小小說學會“抗疫小小說選”之十(綜合輯)
更新時間:2020-03-10 來源:廣東省小小說學會
編者按:
“以筆為援,抗擊疫情”,為響應省作協號召,2月13日,廣東省小小說學會第一輯“抗疫小小說”,通過公眾號與廣大讀者見面,立即引燃微信群,刷爆朋友圈。不但受到廣大讀者熱烈歡迎,也引起省作協領導高度重視,之后每兩天在各市選出一輯,持續推出,以饗讀者,以鼓斗志。現推出第十輯:綜合輯。
綜合輯目錄
卓爾吉一湄:報警(廣州)
楊東風:逆動(廣州)
黃志偉:探親回來(揭陽)
章為華:災難面前的愛情 (汕尾)
李學英:平安信(潮州)
鐘 ?錦:競爭 (汕尾)
羅惠香:不一樣的春節(汕尾)
報警(廣州)
□卓爾吉一湄
中介公司的張老板早上剛起床,公司小王打來電話說:“昨天我們給人家介紹的一套房子出問題了,人家現在堵在門口要中介費,還要我們賠償損失,你看咋辦?”張老板說:“怕什么,這點小事你們應付一下,我馬上找我的警察哥們,我看他長了幾個腦袋。”
張老板給110打了一個報警電話,很急切地說:“你們快來,我這里有冠狀病毒患者鬧事,非常嚴重。”110巡警一聽,全副武裝開著警車直奔張老板住的地方。張老板看見警車趕忙跑過來說:“快走,快走,我帶你們去。”警察一聽,問:“不在這兒?”張老板說:“我也是剛接到內線舉報,那地方我熟。”說完,他屁股一撅,鉆進了車里。
警車一路鳴著警笛,不大時間就到了張老板的公司。張老板下了車,說:“就在這里,我先進去,一會我一招手你們再進來,給他們來一個措手不及。”說完,張老板大搖大擺地推開公司的門,喝問:“人呢,誰鬧事?”小王說:“那人不難說話,讓我打發走了。”張老板一聽氣更足了,他對大伙說:“你們看,我是坐哥們的警車來的,我一個電話,哥們跑得比兔子還快,以后你們要聽話,否則,我這些哥們可是不客氣。”他又從抽屜里拽出一根電警棍,晃了晃,說:“這東西你們見過嗎?就是我哥們給的。”他點著一根煙,讓小王泡了幾杯茶,然后走到門口,對警察招了招手。警察進了屋,小王趕緊熱情地招呼。警察覺得有點不對勁,鐵著臉問:“患者呢?人呢?”
張老板趕緊打圓場:“是小事,誤會,純粹是誤會,是我們的內部矛盾,你看,你們真是人民的保護神,來,抽煙,抽煙。”
警察很和氣地說:“那走,咱們到車上說。”他突然又看見那根警棍,說:“把它也帶上。”張老板對大伙說:“你們先忙著,我坐車辦點私事去。”
上了車,警察的態度來了個大轉彎,他把張老板的雙手一銬,說:“想蹭車是吧,今天我讓你好好蹭一下。”
張老板因為報假警,還私藏警械,要被拘留,可是他認罪態度好,寫了檢查之后就被放了出來。
張老板可不想讓大家知道事情的真相,他把腰桿挺得直直的進了公司。大伙趕緊湊上去,說:“老板,你哥們把你怎么招呼了一下?”張老板一拍胸脯,還沒說話呢,大伙突然發現張老板手腕子上有勒過的紅印,問:“張老板,你這手是咋了?”張老板說:“沒事,我剛幫著哥們抓了個小偷,手銬勒的。小偷真是厲害,把我的電警棍也搶走了。”
大伙問:“抓小偷你咋自己也戴手銬呢?”張老板說:“你們怎么什么世面都沒見過,電視上警察抓人不是也經常把手銬銬在自己手上。”
正說著,門口開過來一輛電視臺的采訪車,兩個記者扛著攝像機進來就是一頓猛拍,張老板急了,說:“我們沒請記者,你們拍什么?”記者說:“公安局的說請我們給你好好‘宣傳’一下,在這個節骨眼上,你的行為非常適合上我們的節目《現身說法》。”
張老板一聽,頭“轟”地一下,暈過去了。
逆動(廣州)
□楊東風
老馬辦完退休手續,去女兒家照看外孫已經三個多月了。
脫掉白大褂,系上圍裙,彈起鍋碗瓢盆協奏曲,全都不在調上。老伴讓老馬帶孩子,她做飯。老馬不服輸。對著手機菜譜比葫蘆畫瓢,看著像那么回事兒,其實滋味不咋地。做到最后,還是熱干面和排骨燉雞拿手。有時候,老馬覺得自己是購物車里那只扒皮剁頭的白條雞,沒有思想,沒有靈魂,一堆肢體而已。
臘月二十七,老馬買了一大堆年貨。路過藥店,排隊買了一盒口罩。
側身整理一下壓歪的購物車,身上汗津津的,老馬解開上衣扣子。見鬼了,十幾分鐘的路程,今天居然走了一個多小時。抬眼脧巡,極力找到腦海中契合那條街道的印記。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門市牌匾爭奇斗艷,馬路上車河緩緩流淌,一切是那么熟悉而陌生。
老馬倍感驚奇,一條爛熟于心的路,竟走出初次的感覺。閉目回想一路的行程,沒錯呀,都是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堅定了信念,老馬彳亍前行。又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四周景物越來越陌生,老馬暗道壞了。
老馬操著生硬的普通話問路,沒人知道。出租車打不到。給女兒打電話,手機沒電了……
接到警察的電話,女兒把老馬接回家已是午后了。家人擔心老馬身體出了問題。老馬說,也不知怎么了,就感覺那條路走的對,很熟悉。
女兒若有所思,那條路通高鐵站,爸,您是不是想家了?
能不想嗎!一直在哪里生活了六十年,上大學都沒離開。到齡退休,院長讓他返聘,您老坐鎮呼吸科,我放心。老馬拒絕院長的挽留,說,把機會讓給年輕人吧。心里卻一刻也沒離開過。
老馬平復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自嘲地說,年齡大了,懷舊,葉落歸根嘛!
女兒開導他,交通這么方便,想家了,回去看看,也就幾個小時的事。至于葉落歸根,現在有新的活法,老人追隨孩子生活,去世了,買塊墓地,就近安葬。回老家,沒人祭奠,更荒涼。
老馬咋一聽難以接受,細細琢磨還真在理。父母在,還有來處,父母去,已剩歸途。人死如燈滅,到那個節日,兒女的思念有個安放之地,近了,方便。老馬覺得一股涼意涌上心頭。
突然,老馬站起來宣布,明天去醫院做個腦部CT。
問診,開單。曾經自己坐在對面椅子上接診了無數病人。真是時過境遷,老馬心中五味雜陳。
CT室在另外一棟樓上,老馬和女兒穿過一條馬路,跨過發熱門診,又走了一百多米才到。
兩個小時以后出結果。老馬低頭刷手機信息。女兒說,別看了,一會兒又該沒電了。
突感肛門緊憋,找洗手間解決。回到大廳,女兒沒在原來位置上坐著。四處搜尋無果,一看時間,過去一個半小時。老馬猜測,報告提前出來了,女兒拿著找大夫去了。
順原路返回。出大門,往南拐。突然,一個聲音在耳邊炸響,反著走。看看身邊沒人,老馬反問,你在哪里,啥意思?我在你腦子里,真笨,往北走唄。
老馬轉身往北,剛抬腳,愣住了。這是去哪里啊,沒去過那個地方。
那個聲音一直在催,老馬試探地往前走,深一腳淺一腳,心里不落底。路上倒是遇到一個發熱門診,只不過是在對面。看來問題還挺嚴重,建了兩個發熱門診。穿過發熱門診,老馬習慣性往右拐。反著走。那個聲音又響了。老馬左轉,抬腿。你這往哪領我呀,七拐八拐的,到時候給閨女打電話也說不明白啊。抱怨歸抱怨,老馬還是遵照執行。
越過馬路,看到醫院大樓牌匾,老馬知道路走對了。但心里還是別扭。
老馬回想來時的路,憑著記憶反著走。穿過三個回廊,轉過三道彎。進入門診區,往前三十步,就是給他治病的診室。老馬推門進屋,“咚”一頭撞在墻上。仔細一看根本就沒有門。對過有一間診室,輕輕推開門,看到女兒正把片子遞給大夫。這時,奇跡發生了,門內的擺設都按老馬的記憶歸了原位。再看走廊,“唰唰唰”診室都從北面漂移到南面,老馬瞬間心里亮堂起來。大夫的聲音也清晰傳來:大腦飽滿,血管充盈,未見明顯異常。至于他表現的癥狀,可能是對某件事思慮過度,造成一時迷茫……
老馬毅然辭別家人,坐飛機返程。并給院長發去短信:請求返聘,除夕上崗。
說來也怪,從此,那種幻境再也沒有出現過。
探親回來(揭陽)
□黃志偉
阿蔡和家人從湖北老家探親回來,前腳剛進家門,戴著口罩的老趙后腳就按響門鈴,隔個門朝他喊:“小蔡,有個事要跟你說,請你配合一下。”
“趙主任,進小區前,我們不是已經排查登記過了嗎?怎么又來了?”阿蔡有些不耐煩起來,“此次回家,我們從進站、出站再到坐地鐵、進小區,一路上都被測了8次體溫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老趙頓了頓,板著臉,“聽說你坐的那趟車上有發熱旅客已經被隔離了。接上級通知,你們一家人得在家自行隔離兩個星期。”
“啥?不讓我們出門?”阿蔡和家人面面相覷,急得直跺腳:“家里啥儲備都沒有,這日子還咋過啊,咱們必須趁早出門買點東西放家里才行!”
話音剛落,門外又傳來老趙的聲音:“小蔡啊,你們可別不當一回事啊,目前來看你們是沒有癥狀,可鑒于你們的情況,最好居家隔離14天,也麻煩你們每天和我們報告一下自己的體溫等情況,要注意通風、洗手。”末了,老趙不放心,又補充強調道:“此次疫情關系重大,事關整個社區和樓道業主的安全哪,你們可得老老實實呆在家里啊。吃的這些呀你不用擔心,一會我們社區的工作人員會給你送來肉、蛋和新鮮蔬菜,如果你想吃什么了也可以和我們說。”
很快,同個小區樓道的業主們獲知了這個消息,阿蔡的手機便被所在小區業主微信群里的各種消息刷屏了。
“你從哪回來?怎么在隔離啊?”對門的鄰居小陳關切地問。
“我回湖北老家探親,回的那趟車上聽說有發熱旅客,現在,我在家里自行隔離。”
“對呀,重點地區得重點保護。好好休息,提高免疫力,需要什么,在群里說一聲,到時我們可以幫你們放到電梯門口……”樓下的李阿姨、張大爺紛紛說。
過了幾天,小區業主群里突然傳來許多業主買不到口罩的緊急求助信息。
阿蔡看到這里,立刻掏出手機,給社區老趙打電話,大聲說道:“趙主任,我雖然被隔離了,但我是做醫療器械貿易的,店里還剩有58000個醫用口罩,我要全部捐給小區的業主和社區附近的商戶,盡自己的一份心意!”
災難面前的愛情(汕尾)
□章為華
“明晚說好的家庭聚餐可咋辦呢!”文文邊聽著護士長在傳達武漢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情況,邊心里焦急的尋求解決方案。“這可是相親成功后,第一次面見男友的家長,第一印象千萬別讓毀約搞砸了”!
剛畢業就被分到市人民醫院當護士的文文,不知不覺已在醫院工作了9年。想當年一襲白衣,戴一頂別致燕帽,活潑可愛的小姑娘,現成了別人口中的大齡未婚女青年。
文文也不是沒想過要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份愛情。可干醫護這行,注定是要無私的奉獻,三班倒的工作時間,確實讓文文沒時間去尋找羅曼蒂克般的愛情。
慢慢地,文文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她堅信該來的愛情自然會來。可皇帝不急太監急啊!半年前,文文架不住父母的威脅,參加了由姑媽安排的相親,沒料到竟然成了。
初次見面,兩人都有種親切感,共同話題也多,更重要是小伙子很尊重文文的職業。第一次見面后,文文就對小伙子特有好感,小伙子也對文文戀戀不忘。
半年的時間,兩人你來我往,卿卿我我,不斷提升愛情的溫度,讓人見證愛情的力量。
兩天前,兩人還商量著,除夕之夜,文文值完午班,就跟小林回家吃團圓飯。
“這場該死的病疫,真是害慘人了!”文文心里不由自主咒罵著。
“現在我宣布”,護士長大聲說道“黨有號召,我有行動!院黨委根據市委的工作安排,決定成立一支我院特別支援武漢醫療隊,明晚除夕夜出發!”
“我參加!”
“我報名!”
護士長剛說完,請愿參戰支援武漢的聲音,此起彼伏,連空氣也不含絲毫的猶豫。會議室一下子仿佛又回到了2003年春天的那場席卷全國的非典型肺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抗擊的場面,沒有膽怯和恐懼!
“我也報名參加!”文文激動地大聲喊道。可報完名后,她又開始矛盾了。“唉,總不能見死不救吧!去!我相信愛情的支持和信任!”
“什么?你要去武漢支援!開什么玩笑?別說去武漢,現在去你們醫院,人家都快談虎色變!不許你去,如果你敢去,我倆關系的后果自個考慮!”男友小林接到文文打來電話,知道她要參加支援武漢抗疫,很生氣也很斬釘截鐵對文文說道。
“第一次愛情就這樣不歡而散,也許是見光死。唉!”文文心想,隨他去吧。
“文文!爸媽知道你很倔,決定的事很難改變。既然決定了,我們支持你!不過要好好保護好自己!爸媽等你平安回家!”聽著電話里傳來媽媽的話,握著手機的文文,淚水盈盈淌下。
除夕之夜,一架飛機載著白衣天使們,奔赴武漢。
“哥,這幾天你咋唉聲嘆氣,大過年的?”小林的妹妹問道。
“是文文啦!為了去支援武漢,竟與我分手,你說她傻不傻!這種不聽話的媳婦,分手也罷。”
“哥啊,我看是你傻吧!文文姐心地善良。想想你前女友,夠聽話吧!最終咋了?”
“嗯……”
初二,夜很黑,小林默默地關上房門。
初三的太陽還是沒有年氣。
“喂……”
“嗯,我剛買了幾件醫用口罩捐寄給武漢紅十字會了……戶口本想捐給你好嗎?”
接完小林的電話文文,坐在醫院走廊長凳上,享受著溫暖愜意的陽光。她看見窗外偌大一株櫻花,在風中很鮮艷。
平安信(潮州)
□李學英
仔仔睜開雙眼,看了看四周,身邊只有爸爸一個人。
跳下床的仔仔把頭探進洗手間,收回頭,從臥室出發,在客廳轉了一圈,轉進廚房。仔仔邊走,腦子里邊回放著媽媽提著行囊離家前說的話:當下國家發生疫情,我既是醫生,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有義務也有職責前往一線……
重新走回到臥室的仔仔抹了抹眼睛坐到窗邊,望向窗外。爸爸也醒了。爸爸從抽屜里拿出一封信,對著仔仔晃了晃,說:“媽媽報平安來了。”仔仔沮喪的臉馬上爬上絲絲笑意。仔仔倚著窗,聽爸爸讀媽媽寄來報平安的信。末了,爸爸摸摸仔仔的頭,鼓勵道:“要不,你也給媽媽寫封信報平安?”
寫什么呢?坐到桌前的仔仔雙手托著腮幫子,眼睛瞅著爸爸遞過來的信紙。“有了!”仔仔用手拍了一下小腦袋,拿起桌上的鉛筆,在信紙上寫下:今天我在家zhuan了幾quan,數過幾bian,發現我們家的wo室有十一步,chu房有十七步多一點,客廳有二十六步,還有還有,xi手間有三步半。爸爸好奇地靠過去,伸長脖子偷偷地瞄上一眼。仔仔急忙用雙手遮住信紙,對著爸爸瞪眼睛。爸爸微笑著問:“不用我幫你?”仔仔吐出舌頭,使勁地搖頭說:“仔仔會寫字。”爸爸聳聳肩走開了。仔仔寫完信,重新再讀過一遍,方才小心翼翼地將信紙對折,疊好,鄭重其事地放進爸爸的手掌里。
隔天早上,仔仔一起床便趴到窗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外面瞧。爸爸像知道仔仔的心事似的,又從抽屜里變出一封信來,對著仔仔晃晃,微笑著說:“媽媽收到仔仔報平安的信很開心,連夜也給仔仔寄來一封信報平安。”仔仔一聽,嘴角含著笑,眼里閃著光,盯著爸爸瞧。爸爸用眼角睨了一眼仔仔,清了清嗓子,拆開信,學著媽媽的口氣,對著仔仔,時而溫柔,時而嚴厲地念開了……聽完媽媽寄來的平安信,仔仔對著信說:“仔仔聽媽媽的話,一定不出去添亂,好好地呆在家里,哪也不去。”話才說完,仔仔又忍不住望向窗外,那里有成片的樹木與綠油油的草地,還有仔仔最喜歡玩的滑梯和游樂場,它們似乎都在向仔仔熱情地招著手。看著看著,仔仔忽然哇地一聲哭了起來,邊哭邊自言自語地嚷嚷著:“我才不要跟你們玩呢,媽媽說了,我不能給別人添亂,要不然她就永遠都回不來了。”
夜里,仔仔頂著燈光,拿著鉛筆在信紙上一筆一畫地寫道:媽媽,今天我看到電shi里的yi生,chuan著白大gua,wu著面zhao,有的shui在地上,有的pa在zhuo上shui jiao。媽媽,我好想好想你。仔仔把寫好的信仔細折好后,側著頭想了想,再拿起筆在信封上寫上“平安”兩個大大的鉛筆字,把信放到胸前捂了一會才交給爸爸。爸爸把仔仔的信收好后,輕輕地摩挲著仔仔的后背唱《寶寶睡覺覺》。仔仔卻從床上坐起來,吵著要等媽媽的平安信。爸爸問:“媽媽在信里是怎么說的?”仔仔正色道:“好好吃,好好睡,堅決不出去,保證身體健康……”仔仔嘟囔著媽媽,慢慢地進入夢鄉。
半夜醒來的仔仔,揉了揉眼睛看了看四周。爸爸正打著呼嚕哩。仔仔起身下床,赤著腳丫來到爸爸的抽屜前停下,轉頭看了一眼床上的爸爸,再回過頭來緩緩地拉開,里面果真躺著一封媽媽寄來的平安信。仔仔欣喜地將信捧出來,展開,里面卻是一片空白。
聽到一陣低泣聲,爸爸驚醒過來,對著仔仔不斷顫抖的后背,哽著喉嚨喚了一聲:“仔仔。”仔仔慢慢地轉過身,淚眼模糊地說:“我忘了跟媽媽說——新年平安!” ? ?
競爭(汕尾)
□鐘錦烽
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里站著六個人,大家都帶著口罩,看不出整個面部表情,但從露出的雙眼和額頭上緊緊繃著的皺紋可以看出來,氣氛非常嚴肅。門外的走廊里還有一群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側著耳朵,仔細地聽著里面的聲音,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漏掉了重要的信息。
“壬醫生,辛醫生,你們科室只有一個名額,既然你們誰也不服誰,我現在把院長,副院長都請到這里來了,你們自己說吧,誰最優秀誰去。”
“那我就先說,我是黨員,而且是有著十一年黨齡的共產黨員。”辛醫生正要開口,卻被壬醫生搶了先。
“你是黨員,我也是黨員,而且我的黨齡比你長兩年。”辛醫生也不甘落后。
“黨齡長有什么了不起,我年輕,精力旺盛,而且還沒結婚,沒有家庭拖累,可以一天不眠不休地工作。”壬醫生說完還輕輕地哼了一聲,從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非常滿意這個“優秀”條件。
“我說辛醫生,我只比你大一歲而已,小孩都四歲了,你至今沒結婚還光榮啊?”辛醫生冷嘲了句,“院長,我愛人是護士,您是知道的,我跟我愛人經常在家里討論醫學,所以我的綜合能力要比壬醫生強,最重要的是,我工作的時候絕對不會想女人。”說完,用余光掃了一下壬醫生,看得出來,他也非常滿意這個“優秀”條件。
兩個回合下來,大家誰也不讓誰,誰也不服誰,各有各的特點,也各有各的理由。院長和副院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覺得到,他們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決定。大家都沉默了下來,氣氛比剛才更嚴肅了些。
“報告院長,我要舉報壬醫生。”辛醫生突然打破了沉寂,舉報一詞讓在場的所有人心頭一震。
“我行得端坐得正,不怕你舉報。”壬醫生似乎有些激動,大聲說道。
“你要舉報壬醫生哪方面的問題,是醫德問題,還是醫風方面的問題?”院長忍不住開了口。
“壬醫生的媽媽昨天摔倒了,到第二醫院輸液,這么重大的事情竟然沒有報告給黨組織。”辛醫生轉過頭,看著壬醫生,“壬醫生,你說這屬不屬于不老實,不忠誠?我們院怎么能把重任交給你?”
“這也行?你還調查我?”
“說不上調查,昨天剛好是我愛人,也就是你嫂子,給你媽輸的液,別忘了你還是獨生子。”
“既然這樣,壬醫生,要不你留下來吧,也好照顧你母親。”院長沉思了片刻。
“院長,我也要舉報。”壬醫生哼了一聲,“辛醫生的老婆已經懷了八個多月,隨時都有生小孩的可能,這么重大的事項卻沒有上報組織。”
“辛醫生,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沒有報告啊?”院長似乎沒有想到事情竟然發展到這種地步。
“這這,我這不是想著她在醫院上班,要生小孩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到產房嘛。”辛醫生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現場氣氛變得更加嚴肅,兩個候選人都被對方舉報了,這是院長萬萬沒有想到的,一時竟也不知道該如何決定。
“院長。”門外走進一個女護士,靦腆著說,“我……我愿意替壬……壬醫生照顧好他媽媽。”
“怡護士,你……替壬醫生?”在場的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走進來的怡護士。
“這不行,你又不是他的什么人,我堅決反對。”辛醫生大聲起來。
“要是壬醫生不嫌棄,我愿意當她女朋友。”聲音很小,卻很真切。
“怡護士,你可是院花啊,千萬要想清楚啊,這就名花有主了?”辛醫生還是不放棄。
“怎么,壬醫生不愿意嗎?”怡護士沒有回答辛醫生的話,轉過頭看著壬醫生。
“愿意,愿意,都半年了,我怎么會不愿意!”剛回過神來的壬醫生激動得高呼起來。
“我會好好地照顧阿姨,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怡護士說著,眼里竟噙滿了淚水,“你一定要平安地回來,回來了我……我就嫁給你!”
“砰”地一聲,門外氣喘吁吁地跑進來一個年輕醫生,拿出一張紙遞給院長:“院長,我現在申請在疫情防控一線加入中國共產黨,請求立即投入到疫情阻擊戰最前線,接受黨和人民對我的考驗,請批準我的申請!”
不一樣的春節(汕尾)
□羅惠香
終于過春節了!
?這些天,小凱每天都興奮得數著日子睡覺。按照往年的慣例,大年初二就是去外婆家的日子。小凱一直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到了外婆家就可以和表哥一起玩了。表哥比他大五歲,已經上大學了,他就像百科全書一樣什么都懂。小凱最喜歡聽表哥講籃球明星的故事,他每次都可以聽上三天三夜,似乎永不厭煩。
大年初一的晚上,小凱在臨睡前再次向媽媽確定:“媽媽,明天我們幾點鐘去外婆家呀?”可是媽媽在書房的電腦上忙個不停,她頭也不抬地說:“明天去不了啦……”小凱一聽急眼了,追著媽媽連問了十萬個“為什么”。
媽媽依然在不停地敲擊著電腦,好一會才回應小凱:“趕緊去睡覺,現在湖北武漢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專家說了會人傳人,所以暫時大家都不能出門了,我們不但不能去外婆家,也不能去爺爺奶奶家,反正哪里都不能去,必須乖乖在家做‘宅人’……”噢買尬,湖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人傳人?居然可以從武漢蔓延到廣東來?小凱一驚,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爸爸是黨員,他對小凱講解了這次疫情發生的大致情況,叮囑小凱要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不能破壞了大自然的平衡,否則人類就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這次疫情爆發就是對人類的特大警告。
小凱突然想起他的同桌和數學老師,他們都回湖北過年了,不知道他們那邊的情況怎么樣?希望他們都好好的,能夠早日回到廣東來,他想念數學老師溫暖的笑容,也想念和同桌一起打籃球的美好時光。晚上,小凱一直在做夢,一會兒夢見醫生們穿著防護服與病毒作斗爭,一會兒夢見天空中盤旋著一大群飛鳥,發出凄厲的叫聲,一會兒夢見爸爸媽媽帶著他逃離到外星球……
第二天早上,小凱被小區的廣播吵醒了:“……要勤運動,勤洗手,勤通風,勤消毒……”他一看床頭的手表,都已經九點了!天氣有點冷,小凱穿好保暖外套,看到媽媽還在書房敲著電腦,她似乎是從昨晚一直忙到現在的樣子。媽媽說,她作為單位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需要每天收集各種數據向上級實時匯報,及時完成排查和監測工作。
“爸爸呢?”小凱以為爸爸會躺在沙發上看球賽,可是客廳很安靜,難道爸爸還沒有起床?小凱跑到爸爸媽媽的臥室,可是臥室里一個人影都沒有。
“你爸爸一大早就去鎮上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了,得明天才能回來。你趕緊吃早餐,面條在鍋里溫著呢。”媽媽說。小凱潦草地吃完早餐,趕緊用媽媽的手機登錄QQ,他的湖北同桌剛好在線,他告訴小凱,他的家鄉已經封城了,不知何時才能回廣東上學……匆匆倆了幾句,同桌就下線了,因為他的爸爸媽媽同樣需要利用電腦和手機在家里辦公。
小凱也無心上網,他先是做了一會寒假作業,然后看了一會球賽,沒有爸爸在身邊討論賽況,就像吃方便面沒有放調料,真是沒有什么味道。不能出門,也沒辦法打籃球了,百無聊賴的小凱只能跑到陽臺東張西望,可是,陽臺下面的廣場上人影寥寥,冷冷清清,只有那一排排紅燈籠在春風中飄蕩,一點都沒有過春節的氛圍;遠處的門衛室,戴著口罩的保安大叔拿著體溫槍,對著一個人的額頭比劃了一下才將其放行。這畫面多像電影《無間道》的鏡頭啊。可小凱卻笑不出來,他感覺到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莫名的惶恐。
小凱聽爸爸說,因為口罩緊缺,所以每家只能安排一個人負責外出采購食物,小凱家的“采購主任”責無旁貸地就落到爸爸身上了。爸爸每天都戴著口罩上班,回來的時候順便拎回來足夠吃幾天的食物。有一次,爸爸去上班,兩天都沒有空回家。看著冰箱里的食物一天比一天少,媽媽擔憂地說,爸爸再不回來,咱們就只能吃稀飯就咸菜了。小凱心底里涌起一絲憂傷,他想起了“坐吃山空”這個詞語。
媽媽每天都忙著匯報數據,不分晨昏;爸爸每天出門上班,時不時還玩“失蹤”,小凱對這種佩奇一樣的生活感到既無奈又恐慌,這樣的日子要到什么時候呢?小凱以前一直抱怨假期太短,如今假期出乎意料地延長了,他突然又懷念起上學時的日子,他終于體會到:可以隨時出門的日子才是真正的自由啊。
可是媽媽告訴他,開學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確定,現在得按照學校的要求在網上學習了。小凱只好用媽媽的手機,按照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在家長微信群上的要求做作業,做好了就拍照發給老師看。老師們和以前一樣嚴格,有時候還要錄背誦課文的視頻發給老師檢查。碰到媽媽要同時用手機和電腦的時候,小凱就沒辦法及時發送作業完成情況,只能急得團團轉,他多么希望自己擁有一部手機啊。可是媽媽早就告訴他了,得考上大學才能擁有自己的手機。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失蹤”了兩天的爸爸終于回來了。脫下口罩的爸爸胡子拉渣的,就像街頭的藝術家一樣散發著滄桑的氣質。吃完飯,爸爸告訴小凱,這些天他每天都在村口駐守值班,嚴禁陌生人進村。其中有一群社會小年輕不遵守規定,硬要闖進村里去釣魚,幸好值班的工作人員個個身強力壯,通過“軟硬兼施”做思想工作,最后,那群小年輕只好乖乖原路返回。小凱聽得義憤填膺,他希望未來的世界上,執行公務的人員都能配備一部“智能大腦遙控器”,只要對著那些不聽勸阻的人“嘀”一下,那些人就會乖乖聽話,這樣防疫人員就輕松多了。
晚上,小凱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電視,電視上播放著湖北等各地最新疫情,他看到全國各地共兩百多支醫療隊兩萬余名醫療隊員相繼到達武漢,看到國內外源源不斷的物資寄向武漢,看到兩鬢染霜的鐘南山爺爺日夜奮戰在疫區前線……
小凱突然不那么害怕了。在這個不一樣的春節,他感受到了一種強大的中國力量,這種力量足可以讓全國人民沖破冰河,驅走寒冬,迎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