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離退休作家積極助力廣東文學“異軍突起”
更新時間:2020-03-10 來源:廣東文壇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作協離退休作家、干部緊緊圍繞“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和“六個一”系列行動,在文學、藝術、宣講、新農村建設、助學等方面積極作為,發揮獨特作用,助力廣東文學“異軍突起”戰略,取得豐碩成果。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融合發展
作家李國偉參與組織、策劃2019年全省環保現場寫作大賽、“我和我的祖國”2019年嶺南童謠節評獎、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讀伴我行,書香潤心靈”征文評選、廣州文藝研究所文學下基層等活動。作家艾云在廣州市作協和廣州大學文學院先后舉辦三次專業文學講座,主題為:加繆《希緒弗斯神話》、路遙《平凡的世界》、《歷史人物散文寫作的在場性》,參與梅州作家翰儒長篇小說《歸宿》研討會,助力本土作家創作。評論家黃樹森先后在汕頭“廣東研究生論壇”、第十屆中囯(東莞)香博會“香與人文論壇”作文化主題演講,參與策劃雷州石狗文化國際論壇,為廣東中小學生編寫嶺南文化和大灣區文化校園普及讀本(囯香文化)。作家趙小敏積極參與兒童文學推廣,被聘請為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首屆理事會理事和“廣州羊城之夏”閱讀指導專家,擔任印尼華文大報《千島日報》童心版主編,向海外華人介紹中國兒童文學作品,全年共編26期,11月參加廣東省僑辦舉辦的“世界華媒看廣東”活動,并在印尼《千島日報》發表一系列相關新聞報道,讓華人華僑了解祖國發展偉大成就,鼓舞民族精神。老干部廖再烈同志,情系家鄉發展,熱心教育事業和新農村建設,聯系企業為大埔虎山中學和大麻中學籌集教育基金,7月帶領大埔虎山中學、大麻中學60多名師生前往廣州開展夏令營活動,參觀黃埔軍校及中山大學,讓山區學生接受歷史革命教育,為家鄉岐峰村13.8公里新村道路硬底化籌集資金,鋪筑5米寬標準水泥村道,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方便村民出行,受到當地群眾一致稱贊。退休干部李樂天積極參與書法藝術教學推廣,著手籌備“廣東作家詩詞書法(畫)展”,已收集廣東籍作家詩詞上千首,推動書法藝術進社區、進校園,先后在廣州小洲村、龍潭村、光塔街、倫文敘廣場、廣州市第六中學以及云浮、江門、汕頭等地開展書法藝術教學、交流活動,并自行編寫書法教材,在單位、社區、學校、教育機構授課。
助力打造文學精品傳幫帶
詩人洪三泰的長詩《大海洋》榮獲“2019俄羅斯普希金國際詩歌藝術節”暨“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節”最高獎——“俄羅斯普希金詩歌藝術獎章”。作家王俊康創作的童謠作品《爸爸五歲我十歲》在省文明辦舉辦的“我和我的祖國”童謠征集活動中獲一等獎,在《文藝報》發表評論文章《一馬飛奔戰士情——讀張永枚的兒童文學作品》。作家艾云榮獲2019年廣州圖書館殘疾人閱讀推廣項目“優秀導師榮譽稱號”,其著作《我的痛苦配不上我》榮獲“三毛散文獎”,在《作品》雜志開通“東張 ?珠江鉤沉”專欄,先后發表專欄文章《湛湛若水》《煙嵐》《盛世道商戰》《吳研人的夜與晝》《帝國首富的綺夢與悲情》《有所思 思嶺南》,在《花城》雜志發表《1944年的麥場小屋》《躲在隱喻的洞穴中》(“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專號”),在《廣州文藝》發表《散文寫作的生命在場——我的寫作之旅》,在《長篇小說選刊》發表《張欣的秩序感》,在《中州大學學報》發表《摹狀那時的民眾——漫談范若丁和他的創作》。詩人楊克榮獲“2018年中國誦讀文學貢獻獎”,詩歌被列入中宣部工程朗誦項目,“學習強國”、粵港澳大灣區小學生詩歌節、《十月》雜志、《青島文學》、上海圖書館等組織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中紛紛朗誦楊克詩歌作品,楊克在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作品》雜志社、《網絡文學評論》積極履職,擔任中國作協、省五個一工程獎、廣東有為文學獎等多個重要文學獎評委,在《詩刊》《上海文學》《粵海風》《揚子江詩刊》《詩潮》《長江文藝》等刊物發表多篇作品,詩歌作品被收入國內外多個年度詩歌選集,作品《我在一顆石榴里看見了我的祖國》被翻譯成阿拉伯語在埃及出版,參加俄羅斯萊蒙托夫詩歌節和利茲大學、劍橋大學的文學交流活動。作家沈仁康創作詩歌評論集《古詩今讀》(十幾萬字),擬于廣州出版社出版。作家廖琪與孫向學合作創作長篇小說《南海人家》(35萬字),預計2020年10月前完成。作家袁小敏出版散文集《灰燼與記憶》(15萬字),由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詩人葉蕓在《僑星》雜志發表詩歌《母親是一把傘》。作家黃大德發表美術研究論著《淺探李鐵夫被邊緣化之路》(《美術學報》2019年第一期)、《打響開場鑼鼓——九十年前田漢的廣州之旅》(《廣東藝術》2019年第一期)、《黃賓虹與李鐵夫》(《榮寶齋》2019年第八期),并受邀擔任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沉浸式劇場作品《達微》的學術指導。作家黃樹森編輯出版省重點扶持項目《黃樹森集》(粵派評論叢書 ?名人文叢),主編出版《百年肖殷紀念文集》(五十萬字),為省重點扶持項目《〈白門柳〉的歷史原型與文學想象》(劉衛國著)撰寫序言。
助力文學新人傳幫帶
省作協老干部作家積極參與文學進校園宣講活動和關心下一代工作。作家王俊康參與越秀區“萬人讀書活動”和廣東“新時期好少年”新書分享活動,在廣東電視臺接受訪談,宣傳少先隊成立70周年,鼓勵紅領巾爭當新時代小先鋒。作家廖琪深入肇慶、河源等地校園,為中小學生開展文學講座《我是作家嗎》。作家李國偉積極組織文學進校園活動,分別在廣州市寶玉直街小學、河源市河源中學、東莞市松山湖中學等地為中小學生舉辦文學專題講座十多場,主編出版延安精神校園讀本《弘揚延安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詩人楊克為山東、山西、河北、河南四省基層作協主席作“四力”講座,為省內外十多所大學中學小學作詩歌講座,在省市各地為語文老師作專題詩歌培訓講座。作家趙小敏在南國書香節為廣州小紅棉志愿者、增城新塘二小和白云區培英小學的師生朗誦原創組詩《我的夢想》,在南沙少年兒童圖書館、白云圖書館、黃埔圖書館、增城新塘二小為中小學生開展文學講座。
助力文學惠民活動
老干部朱惠群、羅玉蓮積極參加廣州舞協藝術團“我和我的祖國——和信財富“舞蹈比賽、“我和我的祖國”園林音樂會等公益演出,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分別在廣州大歌劇場、佛岡縣文化館劇場、黃埔港灣影劇院、越秀公園北秀舞臺、珠江賓館表演,朱惠群參演的舞蹈節目《旗幟飛揚》在2019年廣州市第十六屆美在金秋老年人風采大賽中榮獲銀獎。美編張林嬰國畫作品《青花靜荷》《圓月吉燈》《小伙伴》分別入選第三屆澳大利亞全國美展禪文化作品專題展、2019年澳大利亞藝術家邀請展、藝大情懷第10屆作品展,在澳洲多地巡回展覽,推廣中國傳統文化。(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