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_久久亚洲视频_成人久久_欧美国产激情_免费久久精品_精品视频在线看_日本福利在线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報刊中心 > 新世紀文壇報

粵蒙作家“結對子”文學交流采風作品選登(二)

更新時間:2020-03-10 來源:廣東文壇

內蒙隨筆

□黃國欽

從海拉爾去額爾古納,汽車經過陳巴爾虎草原,就一直沿著大興安嶺西北坡行駛。

與想象中、印象中的深山密林不同,大興安嶺的山不高、不陡,沒有峻急的山峰和陡峭的懸崖,也沒有石山和峽谷,南北蜿蜒,一千四百多公里,都是淺山、丘陵和緩坡。

季節已經進入了深秋,公路兩邊,極目望去,看不到牛羊、馬匹,倒是路旁的白楊、樺樹,挨挨擠擠,白了樹干,黃了秋葉。一個一個草場,渺無人煙,只剩下準備越冬的草垛,一垛一垛,躺在曬著金色陽光的原野上,在藍天、黑路、遠山、近坡的映襯下,給人暖洋洋的溫暖和生氣,給人生活的意蘊和豐足。

實際上,原野的寂靜,是一種蓄力。八月中旬,打草以后,忙忙碌碌的草原,就已經松弛下來,開始了休養生息。打草,究其實就是給放牧的牛啊、羊啊牲畜們儲備過冬的草料,這是草原上的秋收,繁忙,緊湊,又盛況如前。以前,打草是用釤鐮,這是一種草原的農具,一根二米出頭的木桿,安著一把六十左右厘米的窄刃鐮刀,刃口到刃背,還不到二指半寬吧。掄釤鐮是一種技術活,也是體力活,一釤掄去,遠近三四米間,倒下就是一片,留下來的草茬,還要都是一樣的二寸來高。現在打草,是用機器了,割草機、攏草機、捆草機。用打草機也有講究。要分區輪刈,還有,你每打三百米,就要留出二十米的草籽帶,還要留下二寸以上的草茬,這都是為了保證來年草原的復甦和茂盛。

這樣的打草,就像藝術,像繪畫,也像工藝。一片一片的草場,隔三隔四,參參差差,散落在目力所及的坡地上,散落在草原和森林的邊緣。灰白,是打草留下的短茬,淺青,是草籽帶留下的紋帶,寬邊的灰白,間插著窄邊的淺青,這樣間隔著鋪展過去,就像無數的足球場,拼成一幅巨大的彩色五線譜,東一垛、西一垛隨意堆著的草垛,就像五線譜上的音符。

打草的季節,也有講究。打得早了,貯藏的時間長了,草料會干枯失水,牲口不愛吃。打得晚了,草料長老,纖維變粗、變硬,不好吃也不愿吃。八月中下旬是最好的時間哦,這時打下來草,貯存幾個月,水分依然,又開始醣化,牲口最愛吃了。

有時候,你也會把麥田,誤以為草場。收割過的麥田,也堆放著一垛一垛的圓垛,遠遠地看去,跟草垛沒有兩樣。來到跟前,你才會發現這不是草垛,用手去摸,用鼻子去嗅,你才知道,這是麥秸稈垛。草垛是柔的、軟的,有青草的清新和草香。麥秸稈不能喂牛、喂羊、喂馬,這是留著去造紙的。

到額爾古納,已經是到大興安嶺的最北緣了。這里是原始森林、森林草原和旱地小麥交替分布。額爾古納人像他們的祖先黑龍江蒙古一樣,亦農亦牧。

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就像大興安嶺的名片、大興安嶺的臉蛋。看大興安嶺的臉蛋,是每個人的癡想。我也是。在額爾古納,我爬上一處山頭。大興安嶺的山確實不能叫山。都是坡,都是平坡、緩坡、斜坡,爬到山頂,還是坡,沒有山脊,峰頂,也沒有陡坡、急坡、險坡。整座山就像一個沒有脾氣的男人,在一處村口坐著,曬太陽,聽鳥叫。從坡頂望去,色彩斑斕,紅、黃、白、綠、橙、灰、褐,什么色彩都有,層層疊去,起伏逶迤,無盡無窮。

我在坡頂站住了,不想走。身邊的白樺林,一棵棵筆直向上,不蔓不枝,不歪不扭。這是蒙古人的秉性嗎?蒙古人的身姿嗎?我強烈記得,蒙古人就是從這里整裝待發,長驅直下,走遍世界。

興安是滿語,意思就是極寒,極寒處。這是一片多年連續凍土帶,只適合生長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皮云杉、白樺、蒙古櫟、山楊聊聊幾種。

我爬上的這處山坡,是典型的白樺——興安落葉松森林類型。往往,越是原始森林,越有驚心動魄的絞殺,越有進退割據的爭奪。自然界的物競天擇,并不是什么溫文爾雅,楚河漢界,固守一地。就像,眼前這白樺林和興安落葉松林的天演。白樺是一種闊葉樹種,總會不失時機地侵入經過采伐、或者火燒的原生的興安落葉松林地,蔚成大片的白樺樹林。但是白樺林中遺落的落葉松籽,又會慢慢地長出落葉松來,落葉松長高了、大了,擋住了白樺樹的陽光,白樺樹就會死去。

世世代代,森林,就是這樣自我更新、自我繁衍。

大興安嶺的蒙古人,是不是也是從這種日常這種競擇中,讀出了走出興安的深刻哲理呢?!

從蒙古鐵騎摧枯拉朽,橫跨歐亞,我想,應該是!


從額爾古納恩和來到蒙兀室韋,是一個午后,三點鐘吧,陽光很好。秋天的午后,景致好,視程遠,氣溫適宜,人也不疲勞。河灘上有人在騎馬,也有公雞飛到樹上。蒙兀室韋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也有人說,在額爾古納河南岸。我傾向于使用右岸。河流都是這樣,背向上游,面朝下游,左手邊,是左岸,右手邊,是右岸。

蒙兀室韋已經是大興安嶺最北邊的盡頭了。過了額爾古納河,就是俄羅斯和外興安嶺。額爾古納河是一條界河,發源于大興安嶺西側吉勒老奇山西坡,流經海拉爾、新巴爾虎左旗、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市,在額爾古納恩和哈達,與俄羅斯流來的石勒喀河匯合,稱黑龍江。

我喜歡研究河流。這條河在呼倫貝爾草原稱海拉爾河,在內蒙古中俄邊界稱額爾古納河,過了內蒙古,在黑龍江中俄邊界稱黑龍江。河流都是這樣,上游、中游、下游,每一段河流都會有不同的稱謂。

沿著額爾古納河,我在蒙兀室韋的河岸街來回地走著,審視、注目、辨識、思忖。沒有古跡,沒有碑記,沒有標示,只有記憶強烈地提醒我,這個叫蒙兀室韋的地方,是蒙古族的起源地,是鐵木真先祖的部落和放牧的地方,是成吉思汗的故鄉。

額爾古納河谷平緩、闊大,水美草豐,漁獵充盈。但是森林、山谷,總歸是狹窄、仄迫,總歸有羈絆之虞、局促之感,總歸不是馳騁之地。鄂嫩河,才是秋風落葉,橫掃世界的中心。呼倫貝爾,才是縱橫捭闔,鐵騎千里,狂飆突進的所在。鐵木真慧眼,在鄂嫩河建立了大蒙古國,卻在呼倫貝爾打了幾次大仗、狠仗,統一了蒙古各部,也形成了共同的民族。

噢,你應該注意到,我剛才提到了,額爾古納河,在內蒙古是中俄邊界的界河,過了內蒙古,是黑龍江中俄邊界的界河。應該說,內蒙古,是后來一種清朝蒙古的叫法。蒙元蒙古、明朝蒙古、清朝蒙古,蒙古各地各部都有著不同的叫法和稱呼。就像額爾古納河,古稱望建河;鄂嫩河,古稱黑水、斡難河。原蒙古人,古稱有蒙兀、室韋、達怛、韃靼、瓦剌。

在大興安嶺眺望蒙古,我們且就近眺望清朝蒙古吧。因為你知道,歷史太遙遠了,也太寬博了,而且無論是蒙元蒙古,還是明朝蒙古,那時都是沒有什么內蒙古這樣的稱謂的。

是的,蒙元蒙古是太大了,大得它的版圖已經快有世界的一半。區分各地各部蒙古只能是用蒙古汗國:欽察汗國,伊利汗國,察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這些汗國的疆界,已經到了中亞、中歐、外高加索。

歷史的異常和詭譎,也只在這一次這一刻忽然閃現。你仔細看,中國各朝各代所有被打敗的政權,都是滅亡了,滅絕了。只有蒙元蒙古,退回草原,繼續以大元稱國,以北元名世。

既然天不滅它,天尚且容它,你還有什么辦法?你還能違背天道嗎?!

太祖、成祖兩朝,明朝挾新朝崛起之威,聚雷霆萬鈞之力,多次深入草原征伐蒙元勢力,卻始終未果,是什么玄機?這道歷史的懸題,迄今無解。

于是,明朝蒙古,據長城以北,以瀚海為界,分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

坦白地說,以前,我是不知道內蒙古的由來的,相信很多內蒙古人也不知道,中國很多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從眾唄,你也不知道,他也不知道,憑什么有一個人就要刨根究底打破砂鍋呢!是不是?于是很多地名,很多地名后面的歷史,很多歷史后面的因由,就這樣被遮蔽了,失傳了。

可惜吧!

這一次,我是下定決心了。

歷史,究其實并不復雜,也并不難解,你只要耐下心,坐得住,能夠披沙瀝金,耙梳整理,抓住牛鼻,你就不會入了寶山空手歸。當然了,你也要能夠理解,能夠發現,能夠判別,能夠直抵根本,透徹本質。這樣說吧,在蒙古的歷史上跋涉、穿梭、躞蹀、搜尋,有一天我靈光一現驟然醒悟,在歷史的一絲極細微極隱秘的縫隙里我神助般地覺察和窺見,內蒙古,是打出來的,也是和出來的,是一種待遇,也是一種禮遇。

說起來,內蒙古一名,源自于清朝的內札薩克蒙古。具體,就是指歸附于清朝比較早的漠南蒙古各部。

一絲悵惘和惋惜,總歸還是在我的心頭升起。蒙元退回草原,分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他們南向,既要防御明朝的剿殺;東邊,還有女真人的強勢崛起,以及咄咄逼人的西進、覬覦;內部,又有層出不窮、內訌不斷的爭權、爭利、爭汗位的征戰。四分五裂的蒙古,強敵環伺的蒙古,怎么辦?沒有了鐵木真,沒有了蒙哥,沒有了忽必烈的蒙古,路怎么走?

綽羅斯?脫歡率漠西蒙古,征戰漠南,統一了蒙古,是曇花一現。脫歡的兒子也先,繼承遺志,繼續東進,征服了女真,又在土木堡大敗明軍,俘虜了明英宗,包圍北京城,也是過眼煙云,轉瞬即逝。

達延汗的中興,也只是以攻為守,自家內的打打殺殺,修修補補,挫敗了漠西,整合了漠南,然后,重新祭出黃金家族血統,削政、集權,分漠南蒙古為左右兩翼,再賜爵封官,開枝散葉,為后來漠南蒙古各部的形成、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想想啊,大蒙古國的未來,僅僅靠這些枝微末節,夠嗎?!

有一種悲劇,就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它是一種英雄末路,亦是一種拔劍四顧心茫然。大蒙古國的末代大汗林丹,亦如此矣。我們這些后來者,我們這些局外人,我們知道他當時的意緒心境嗎?知道他當時抉擇的艱難嗎?

不管后世如何撰述,如何評價,林丹汗的幾個抉擇,還是頗具雄才大略的。他一定是焦心大蒙古國的處境,一定是擔憂蒙古部落的那種騎墻和隨風,一定是仿徨于明朝與后金的虎視眈眈。然后,才舉棋下子。

這個時候,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看看天助我也?助,還是不助。

林丹汗的棋局,就是聯絡明朝,共同抗金,為明朝協防遼東廣寧衛。這是唇齒相依,休戚與共。再寄望明朝開放邊禁,通關互市,購進草原稀缺的茶鹽用品。這是解決民生,紓解民難。明朝邊關告急,林丹汗幾次舉兵相助,這樣的策略,是對的噢。

那么,冥冥中真有一種天數?定數?任林丹汗怎么努力、用力,下坡之勢已不可逆轉。不能不佩服努爾哈赤的攻心為上,整個漠南蒙古,除了察哈爾部,在他的籠絡、分化、瓦解,紛紛倒戈,歸順后金。

明朝也一樣矣,氣數也該盡矣。皇太極追剿林丹汗,老邁的明朝嗅覺遲鈍,不曉得大蒙古國與明朝的犄角呼應,不曉得北元、大明、后金鼎足而立可以相互牽制,不曉得唇亡齒寒而援以一手。

林丹汗兵敗,病死青海草灘,年42歲。其子額哲奉傳國玉璽出降,大蒙古國滅矣。

大蒙古國滅,明朝喪失了北方的屏障、北方的牽制。大清皇太極則沒了后顧之憂。


札薩克是蒙古語,分封地領主的意思,也是執政官的意思。這是清朝對蒙古貴族封賜的官職。一個民族,要別族來封官,終歸有點那個。假如大膽地拷問歷史,會是什么結果??但歷史最好不要去細思、細說,細思細說是會犯忌。

思緒竄來竄去危險,還是回到蒙古,回到內札薩克。隔著四百年歷史的煙云,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大清管理蒙古,一條,就是忌憚、戒備、不放心。他們肢解蒙古,分而治之。

唉!一個內札薩克蒙古,就是這么來的。

接下來,還有外札薩克蒙古、內屬蒙古……

我小心翼翼地叩開內札薩克蒙古的門扉,探下頭,想看看它久歷風塵、歲月滄桑的模樣,那歷久彌新的模樣啊。

那時,內札薩克蒙古有哲里木盟、卓索圖盟、昭烏達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自由遷徙、自由游牧、逐水草而居的民族,從此不能自由自在了,他們被納入了一種叫做“旗”的行政體制。現在,他們不能隨心所欲了,想跑就跑,想走就走,今天陰山腳下,明天鄂嫩河畔。他們被駐牧在這種叫做“旗”的地界里,不得越界放牧,不許跨界抱團,出“旗”、返“旗”,都必須報告的了。?

“旗”這種行政形式,就這樣出現在蒙古草原上。蒙古牧民適應性也強。或許,他們豁達的、大度的認同,不就是駐牧么?不就是在祖先的草原上駐牧么?!他們還隱忍的、嚴謹的、悲壯的為自己的“旗”命名:科爾沁右翼中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后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前旗、科爾沁左翼后旗……我品咂著、回味著,這個民族, 并沒有忘記祖先、并沒有忘記血緣、并沒有忘記榮光……他們的祖先,是從北向南,打下江山,他們也是牢記,自北向南,面對世界。

這沒有什么奇怪的,他們的血液里,奔騰的始終是南下南下,如此,他們的左右、前后,勢必,就都是向南向南。

呼倫貝爾是內屬蒙古,它就沒有那么多慷慨悲歌,也沒有暗流涌動。內屬蒙古沒有札薩克,沒有王公、貝勒,沒有領地、子民,也沒有世襲、自治,不承擔國家賦稅、差役這些,它就像漢地的州、縣一樣,山川河流、林地礦產、百姓人家、一切的一切,大清都自己統治。

我找來地圖,看看這些大清死死拽著、不敢放手的內屬蒙古,都是在一些要害,一些命脈,一些地緣的結合之部。呼倫貝爾、察哈爾、伊犁、歸化城土默特、阿爾泰、西藏達木……數了數,攏共五十五旗。

內屬,我的理解,就是關鍵、就是緊要,就是不可松懈。老實說,康熙就沒有乾隆這般小心駛船,這般步步為營。像歸化城土默特,康熙著手就分封成兩個內札薩克蒙古旗,乾隆不是,乾隆上來,馬上就把歸化城土默特收歸內屬蒙古。歸化城土默特,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啊。

所以,有時候你也會看到,內札薩克蒙古,六盟二十五部五十一旗,那是特早期的了,是老虎打盹的時候。

有時候,對著歷史、對著地圖,你也會茫然,不知所措。那些書里、典籍里記載的,那些講述者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口述的,你根本找不到了,找不到陳跡、痕記。像流星一樣,再也看不到了。

年輕人,你現在知道內札薩克蒙古六盟在哪里嗎?敢肯定你也是茫然,不知所措。

消失了,大都消失了。

現在,只有通遼、赤峰、鄂爾多斯這些,卓索圖,干脆分到了遼西、冀東北、蒙東南。

這樣的拆分、更改,有什么用呢?!

有人不解。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不在那個位置,怎么知道那個位置的想法!

慢慢的,思來想去,我竟然有點喜歡這種變動、移置。這就像在與歷史、與記憶玩捉迷藏。這是成人的游戲。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什么東西被藏起來,然后有人不稀奇,掉頭就走,不去理睬。有人卻鉆進去了,這里翻翻,那里瞧瞧,有滋有味地找起來。這也像讓成年人重拾童真,返回童年。童年你不是玩過積木嗎?拼起來,看夠了,玩夠了,然后,推倒,重來。

曾經,我多次去過山海關,也去過黃崖關,居庸關,以至嘉峪關。燕山、陰山、賀蘭山,也通通去過。當年這些地方,就是所謂的邊關。當然,我去的時候都是春花秋月,天高氣爽,沒有前人的那種落魄、孤寂、苦寒。札薩克卻不同,這些蒙古的封建領主,還有王公、貝勒、貝子、臺吉,要值年班。

清廷規定,每年的12月15日以后,25日之前,輪值到的札薩克,還有王公貴族,都要到北京會合,元旦舉行盛典、朝覲、上貢。邊關,就是給這些札薩克們通行的。

年近節到,離家背井,在大雪紛飛、冬草枯黃的草原上長途跋涉,札薩克們心有不甘,視為畏途。而且,路不是你自己可以隨便挑,自己可以隨便走,給你指定。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張家口、殺虎口,自東至西,五口驛道。后來,增加了一個山海關。

這些進京朝覲的札薩克,必定別扭,他們或許會感到,沿途會有一雙雙沉郁的眼睛在盯視著他們。你看,阿魯科爾沁、扎魯特、喀爾喀左翼、喀喇沁、土默特、奈曼、敖漢、翁牛特的札薩克、王公們,只能走喜峰口,巴林、克什克騰、浩齊特、烏珠穆沁、阿巴噶左翼、阿巴哈納爾左翼的札薩克們,走獨石口,蘇尼特、四子部落、喀爾喀右翼、茂明安四部、阿巴噶右翼、阿巴哈納爾右翼的札薩克們,走張家口,歸化城土默特、烏喇特、鄂爾多斯三部札薩克,走殺虎口,后來,科爾沁、扎賚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的札薩克們,走山海關。

山海關不說。喜峰口在唐山北部,遷西縣與寬城縣接壤,古北口,在京東密云,獨石口,位于河北張家口赤城縣北,張家口,亦叫東口,殺虎口,山西朔州右玉縣,晉蒙兩境交界處。

張家口是東口,殺虎口,又叫西口。從殺虎口北上,進入內蒙地界,就是歸綏、九原,歸綏是現在的呼和浩特,九原就是現在的包頭。走西口,說的就是陜北、甘南、山西三省的窮人、男人,走投無路了,無可奈何了,出西口,到歸綏、九原墾荒、種地、討生活。走西口記憶最深是一首歌,一首晴天霹靂一樣的歌。龔琳娜唱的,電視劇《血色浪漫》的插曲,這是陜北的《走西口》。山西也有《走西口》,委婉,纏綿,嬌羞,依依不舍。陜北的《走西口》撕心裂肺,高處行腔,如泣如訴,激越蒼涼。


哥哥了,你走西口,

小妹妹,

我實難留。

雙手拉住了情郎哥哥的手呀,

送出了就大門嗨口。

送出了就大門哎嗨口!

至死也不丟下你的手,

兩眼的淚珠兒,

一道一道一道一道突突突突突的,

往下哎嗨流!


正月,你娶了奴,

二月里的你,

就走呀么走西口。

難舍難離難分個手呀,

哥哥你扭頭哎嗨走。

哥哥你扭頭就哎嗨走!

止不住的淚呀么淚水流,

兩眼就望見你,

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跺跺跺跺跺的

往遠哎嗨走!


陜北和山西的《走西口》,詞有異,調不同。我也聽過王二妮的陜北《走西口》,與龔琳娜的處理完全不可比。龔琳娜飽滿,爆發,遼遠,入戲,自始至終響徹云天,抓人魂魄。

這樣的《走西口》,才配得上陜甘晉蒙的高天流云!

這樣的《走西口》,這樣響遏行云、不絕如縷、追著人走的高腔顫音,才配得起永遠棲息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看免费 | 久草黄色| 欧洲porono特另另类 | 手机看片国产欧美日韩高清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 a级国产乱理片在线观看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玖玖玖免费观看视频 | 精品哟哟国产在线观看 | 性三级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福利视频 | 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 激情毛片视频在线播放 | 美女视频网站黄色 |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 免费jzzjzz在线播放视频 | 国产第一页久久亚洲欧美国产 | 国产黄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 蜜臀影视 | 夜夜操夜夜操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在线观穿线视频 | 欧美在线观看网站 |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99在线视频精品费观看视 | 巨熟乳波霸a∨田中瞳 |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 久久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 青青影院| 免费看日批 | 青青青影院 | 免费视频xxx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 欧洲1区二区三区二页 | 激情五月婷婷基地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水野朝阳 | 免费日本高清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