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文學館將于2022年竣工
——“三館合一”項目落戶廣州白鵝潭打造嶺南文化新地標
更新時間:2020-03-06 來源:廣東文壇
1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在廣州舉行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項目建設奠基活動。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機關黨委書記范英妍,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蘇毅及廣東文學館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活動。
根據規劃,“三館合一”項目選址定在廣州市荔灣區白鵝潭,建設期3年,計劃2022年底竣工,將建設成一個彰顯廣東特色、具有國際水平的重大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作為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全省的精品工程、地標工程、百年文化工程。
其中,廣東文學館擬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學大本營,功能定位為集收藏、展覽、研究、教育、閱讀、交流、創意活動于一體的文學殿堂,以嶺南文學、華僑華人文學、港澳臺文學、華文文學等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文學成果形成強大的感召力、影響力、輻射力,打造成為廣東省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文學創作研究基地、文學培訓教育基地、文學國民閱讀基地、文學融合創意基地,并發揮廣東地域優勢,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增強對外影響力。分別納入《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和《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重大標志性文化工程建設”和“重大文化事業”項目。
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集聚資源、減少重復建設,2018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同一選址、同一建筑)合并建設,打造成為傳播嶺南文化和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三館合一”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3.8萬平方米,其中廣東文學館建設規模15530平方米,包含陳列展覽區4700平方米、公共教育與研究區5490平方米、公共服務區1400平方米、藏品及藏品技術區2270平方米、業務管理用房1670平方米。
通過“三館合一”模式建設,有利于三個場館對外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活動,最大限度發揮三館的集約功能并形成互補效應。建成后各類展覽、活動均免費對外開放,每年可提供參觀人數達250萬以上,將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集展覽、休閑、教育于一體的大型文化中心,構建文化高地、打造旅游標桿。 (文:張欽 ?圖:陳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