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謝顯揚 | 追夢錦江
更新時間:2020-03-06 作者:謝顯揚來源:中國水利報
點點滴滴,泉水叮咚,溪澗匯流,百川歸海,流淌出生命搖籃的亮麗風景線……
我常常在珠江支流的東江、北江上下求索,探尋生命的玄秘奇謎,獨對貫通長江、承載南越文明史厚重分量的珠江支流西江甚少跋涉。
迷戀探索生命奇跡的我,追隨電視里的《生命》紀錄片,觀賞大馬哈魚歷經千難萬險溯河產卵所演繹的鳳凰涅槃壯舉,親臨波瀾壯闊的南海邊,溯流探究西江支流的生命奧秘。
我從珠江扇形出??诘难麻T,經新會、鶴山、臺山、開平、恩平……溯流西江支流的潭江探秘錦江流域,來到有水源明珠之稱的錦江水庫。但見一望無際的碧水與蔚藍的天空融成一片,浩浩蕩蕩,波瀾壯闊。庫區的七彩青山、斑斕樹林,天空飄浮的云朵、列隊翱翔的候鳥,一起倒映在明鏡般的水中,仿佛一幅出自名家手筆的山水畫,顛與倒、虛與實,遙相守望,深情對視。一陣山風吹動迷霧倏忽掠過水面,搖碎了折射水面的陽光,蕩漾起粼粼波光,意韻悠長,風情萬種,令迷戀、興嘆水光山色的我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這方山水景色的幽靜與大江名湖的熱鬧相對照,給你帶來怎樣的視覺感覺沖擊呢?”恩平供水的向導讓我談觀感。
“太陽月亮共輝,綠水青山疊映,魚蝦鴛鴦戲水,青蛙草蟲和鳴,桃花喜鵲鬧枝,蜜蜂蝴蝶艷舞,錦江流域流淌出生態搖籃的亮麗風景線……”我繪聲繪色描摹庫區的詩情畫意。
然而,話剛脫口,我便后悔了。當年我的祖先攜著中原人的血脈基因,流浪到有著濃厚山水人文風情的北江珠璣巷,再輾轉流浪到流淌長江水脈南越文脈的西江時,所見水光山色何嘗不是這般景致呢!當年青春年少的我,順北江到蕩漾著萬綠湖“翡翠”漣漪的東江求學追夢時,所見的錦繡山水也是如此景色呀!
“這里,游客罕至,不見炊煙;禁伐絕礦,封山育林,這才使得錦江水源保持了這般原始清澈碧綠?!毕驅c破一個看似腦筋急轉彎卻意味深長的奇妙謎底。?
一方水土滋養一方人文風情。品著當地的山泉水,向導又引我流連錦江流域的原始森林、山澗溪流、氤氳溫泉,至終漫游到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歇馬舉人村”。這方智慧濃度頗高的風水村落,已有700年的歷史,孕育了數百名舉人以及進士名人。這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古韻古風與時代時尚相映成趣,科舉功名的顯赫與全國文明村的牌匾相榮互耀,風水地理的神秘與村落布局的獨特相因相生,古祠堂與勵志園、教子臺、五公園、開筆堂、功名碑、八大旗桿諸景點相交輝映。
一方人文風情脫胎于一方山水涵泳。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舉人村,孕育涵養于錦江、哺育得益于錦江。村里世世代代這般流傳,男女老少人人如是堅信。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由西江支流的錦江山水人文風情,追溯珠江、長江、黃河文明,幾多思想家將水的形態、特性、功能與人的性格、意志、道德修養互為聯想形塑。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唐太宗李世民將孔子的“載舟覆舟”哲理升華為君民關系,常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句警世箴言來告誡眾人。
至柔至剛、至靜至動的生命搖籃之水,無論發源何處,流淌剛、柔、堅、容、和、善、獻的品格。它們從真善美風范上因勢賦形,將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基因形塑銘刻于文明圣河。
水是世間萬物生命的搖籃,水是地球生態文明的搖籃。
尊重水的品格,滌蕩塵世靈魂,敬畏自然生命,不因人的欲望傷害萬物生靈,人類才能在循環生態中永恒繁衍、生生不息。
載2020年2月20日《中國水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