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省小小說學會“抗疫小小說選”之四(佛山專輯)
更新時間:2020-02-19 來源:廣東省小小說學會
編者按:
“以筆為援,抗擊疫情”,為響應省作協號召,2月13日,廣東省小小說學會第一輯“抗疫小小說”,通過本公眾號與廣大讀者見面,立即引燃微信群,刷爆朋友圈。不但受到廣大讀者熱烈歡迎,也引起省作協領導高度重視,之后每兩天在各市選出一輯,持續推出,以饗讀者,以鼓斗志。今天推出第四輯:佛山專輯。
佛山專輯目錄
呂嘯天:除夕的新衣
林庭光:今夜黎明
江左秋:特殊的生日禮物
雷立新:我們都是武漢人
伍麗燕:一只口罩
李火生:抉擇
除夕的新衣
□呂嘯天
連續工作了八個小時的鐘正南從南來市人民醫院出來時,已是下午四時,大街上行人稀少,居家的人此時都在準備除夕豐盛的年夜飯了,城鄉結合部的小村有人點燃了爆竹,濃濃的年味已彌漫在城市的上空。
鐘正南揉了揉布滿血絲的雙眼,拍了拍酸痛不已的腰,一頭拐進了醫院旁邊的商場。進入臘月以來,給母親買一套新衣服的念想變得越來強烈。
鐘正南的父母是南來市機械廠的員工。他們進廠的第二年就入了黨。父親是工程師,設計的機械曾代表省里拿到德國參展。母親是工廠的總會計師,在工廠工作二十五年,創下了財務數據零差錯的紀錄。“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是父母在家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父母結婚不久,國家出臺計生政策。母親生下了鐘正南后就做了結扎手術。母親說:“我是黨員,就要帶頭響應落實遵守黨國家的政策。”
父母把愛傾注到了鐘正南的身上。每年春節,鐘正南穿上母親親手給他定制的新衣服,聞著新衣服那特有的味道,感受到那濃濃的母愛。鐘正南學習很用功,在北京讀完大學后,母親設法把他送到了歐洲去留學,兩年前醫學博士畢業的他被作為特鐘人才引進回到了南來市,成為南來市人民醫院呼吸道病的首席專家。
鐘正南到醫院上班后,做第一件事就是寫入黨申請書:“我父母都是黨員。我覺得他們說話做事比一般人不同,我要入黨,我要做跟他們一樣的人。”
入了黨之后的鐘正南做的第二件事是在醫務室門外寫了一張指引“我是中國共產黨員,我是醫院首席專家,把最重的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找他看病的人越來多。
進入臘月近一周天氣時冷時熱,患呼吸道病的病人驟然多了起來。鐘正南每天在門診部看病的時間常常超過十個小時。一到下班時間他就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往家里趕。半年前母親得了不治之癥,在醫院里醫治了幾個月沒有絲毫起色。臨近春節前,母親提出要回家。主治醫生把鐘正南拉到一邊:“老人家沒幾天時間了,回去多陪陪她。”
母親才五十出頭,一點也不老。回家的路上,鐘正南握著母親瘦骨伶仃的手,心里充滿了萬分的不舍,默默流下了一行行的淚水。
母親也緊緊握著他的手,眼淚在眼眶里打,她強忍著對鐘正南說:“南兒,你要學會堅強。不管發生什么事,你都能勇敢面對。”
這是與母親共度的最后一個春節了,這也是最后一次給母親買新衣服了。鐘正南在商場的成衣區給母親了買一套黑色的西裝套裙和一件紅色的風衣。交完錢剛剛包好,他接到了醫院黨委會辦公室的電話:“速回醫院,參加緊急會議。”
醫院黨委辦公議室里氣氛凝重。江城武漢發生新型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急需施援。醫院采取自愿報名和點將的方式安排5名醫生必須在2小時之后搭乘高鐵
連夜出發。
鐘正南遲疑了片刻,第一個舉起了右手:“我是一名黨員,我也是專家,我報名參加。”
“正南同志,我代表組織感謝你!”醫院黨委書記握著鐘正南的手一臉凝重地說,“你家里的情況我都知道。這個時候派你去,真的下不了決心。但是你是我院最好的專家,你去一定能救更多的人。你家里有啥困難需要我們幫忙的請提出來。”
“我只有一個請求”。鐘正南說,“請派司機把兩件衣服送到我家里。今天是除夕,請一定要在今天晚上送到。”
除夕之夜,許許多多的人坐在暖暖的家里和家人品著美食享受普天同慶的美好時光時,鐘正南坐上了開往江城的高鐵列車。一到達目的地就投入了緊張的工作著中。
五天之后的凌晨時分,鐘正南從病房出來,脫下厚厚的防護服,除掉褲里的尿不濕。他用毛巾擦了額頭上的汗水,一天只吃了一頓飯的他用開水泡了一包方便面,一邊掏出了手機,一看有10個末接電話,都是父親打來的。他渾身顫抖回撥,電話打通了,父親的回復證實了他不祥的預感:“你母親于昨夜走了。”
“母親!兒子不孝,在最后的日子沒有好好陪你過好一天。”鐘正南忍不住哭了起來。
“南兒,你不用難過。”父親在電話那頭安慰他,“你母親知道你是以專家的身份去施援疫區,她感到很欣慰。好男兒志在四方,何況你還是一名共產黨員,更要有擔當。你母親是穿著你給她買的新衣服走的,她走的很安祥。醫院已派人來協助料理你母親的后事,你不要專程回來,安心工作吧。”
良久,鐘正南擦干眼淚,拿出了日記本,在戰“疫”手記之五寫下這樣一段話: 我親愛的母親,你在天國還好嗎?兒子不能來送你最后一程,請您原諒兒子的不孝。母親,曾經每年的除夕穿上您給兒子做的新衣,兒子感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個春節,兒子沒穿上您做的新衣,卻穿上一套工廠特制的新衣------防護服,感覺到的是沉甸甸的責任。遙寄哀思,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兒子的雙眼。未來的日子,兒子還將堅守江城,直到春暖。
今夜黎明
□林庭光
寧靜的珠江即將迎來新一天黎明,他從地上爬起來,搖搖頭,疑惑道:“我怎么睡在地板上?”他頭好暈,努力著去倒了一杯熱水,慢慢喝了。感覺頭暈癥狀好多了,他緩緩站起來,走近窗前,望向外面安靜的街道。他雙眼困乏腫脹,眼皮似乎有千斤重。他摘下眼鏡,用手指揉了鼻梁兩側的睛明穴,回頭看了看辦公桌上的電腦,又一個不眠之夜。桌子上的手機又開始了震動,不知是妻子的第幾次呼叫。
他拿起手機接通電話。手機里傳來關心的語氣:“你怎么才知道接電話?現在是什么時期?每晚都不回家,讓人擔心死了。”
“對不起!真的對不起!手頭的工作沒有完,疫情持續爆發,醫院里亟需病毒抗原和抗體檢測試劑,醫藥企業人手短缺,生產車間現在等著用工。所以我不能回家。現在非常時期。”他帶著十分抱歉的口吻對妻子說。
他放下電話,稍作休息,拿起噴壺,準備工作,要趕在同事們上班前把整個辦公場所都消一次毒,這是他必做的,大家就可以在安全的環境里工作了。他戴好口罩,穿上手套,稀釋好消毒液,他開始對辦公卡座各角落逐一消毒。
特殊的時期,特殊節點,他本來回了老家過年,現在是提前終止春節假期,回到了廣州的。臨走前,老母親不放心他:“路上不安全,你要保護好自己。”病毒就像個神秘的幽靈,潛伏在各個角落,走出家門的第一步,危險就在身邊。但是疫情就是戰情,工作不允許他留在家里,他明白自己屬于逆行者。他告別了父母,回到開發區,開始工作。
他回來后,就緊急行動。但是春節前放假,外地員工無法及時回來,用工缺口成為很大問題。疫情嚴重,時間就是生命,醫療物資就是彈藥,企業急需雪中送炭。為了能夠讓區內這幾家醫藥企業盡快正常運轉,他通過加大網絡招聘力度,協調區里人力資源公司為醫藥企業和疫情防控物資單位解決用工缺口。
經過他一系列的努力,開發區內這幾家生產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的企業,已開始復工,加班加點生產試劑、藥物和防護物資。
摸清了企業 需求,他又忙著協調區內酒店餐飲行業協會,以及聯系團委等群眾團體發動志愿者,共享人力資源。連續多天的熬夜,緊張的工作,令他忘記了時間。現在,他拿起噴壺,感覺很吃力,這才想起他在測試網絡平臺系統更新的時候,突然心跳加速,昏倒在地上。他掐了掐自己,幸好沒事,他這才想起他有低血糖,不能太熬夜。
窗外,東方漸白,又一個黎明了,他趕緊再喝了一杯熱水,拿起噴壺消毒,辦公場所、電梯樓道,不放過每個角落。
6點30分,同事小鐘來了。小鐘看著進門的他問:“主任,您又一夜沒睡呀!我剛才看了看我們網上互動系統,已經完善得很穩定了,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和志愿者接洽了。”
他看著小鐘,歉意地說:“小鐘,耽誤你的假期,對不起了。” “主任,您說的什么話呀,您從東北都回來了,我就是開發區本地人,我來值班是應該的啊。只要早日消滅病毒,我們犧牲點時間算什么呀,比起戰斗在生死一線的白衣天使,我們在安全的環境內,累點不算什么。”
他松了一口氣,頓時跌坐到椅子上,眼睛發黑,感覺四周都在暈轉。似乎聽到小鐘帶著哭腔呼喊:“主任,主任,您怎么了?您怎么了。”
小鐘把他扶好,拿起手機,就要撥打120。他掙扎著睜開眼睛,擺了擺手:“估計是低血糖老毛病又犯了,緩一下就過去了。你快看看現在進行的怎么樣了?”
小鐘心疼的看著他說:“無論如何你要回去休息一下,這里我盯著。”他笑著硬是站了起來,艱難地伸了伸腰:“天馬上亮了,我怎么回得去呢?網上招聘會功能正在改進,除了實現企業和求職者實時文字信息互動,一會還要完善視頻互動交流,我必須在這里。這是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戰士!哦,有紅糖或者白糖嗎?給我泡杯糖水就行,我喝了坐在這里打個盹就會沒事,系統調試好,你一定要叫醒我。”
距離人力資源中心不遠的地方,病毒檢驗試劑企業已經開始緊張的工作。
特殊的生日禮物
□江左秋
大年初三傍晚,武漢封城第五日,天漸漸地黑了,華燈初上,一片寧靜而略顯疲憊的大武漢在陰云籠罩下更顯得肅穆而冷峻。
豪華氣派的萬豪酒店卻燈火通明。往年這里是一片紅的家庭團年飯和各企業新年團拜會最熱鬧的時刻。而今天這里人流車流來往穿梭的卻只有兩種顏色,一片素白和些許黑色。穿黑色衣服的是警察,白色衣服的是醫生和護士。
忽然,一團火紅由遠而近,從對面橫過馬路直向酒店馳來。值班民警立刻警覺起來,急忙迎了上去問,干什么的?
那團火焰戛然而止。原來是一輛滿載各種時令蔬菜的農用電動三輪車。車上一個約莫四五十歲的大漢穿著一件火紅色的棉襖,慢慢摘下一半口罩,一雙大手和臉凍得通紅,呼哧呼哧呼著熱氣說:“我是來給你們酒店送生日禮物的。”
“什么?有預約嗎?怎么是蔬菜?”
“哦!不好意思。說錯了,我是來給酒店的醫生送蔬菜的。”
“誰跟你聯系的?請出示訂單。”
“沒有,是我父親和我們一家的一點心意。聽說北京和上海的醫療隊住在這里,我送些新鮮的菜來。”
這時大堂經理也出來了。他一聽連說謝謝,忙掏出對講機呼出了酒店后勤采購經理。
采購經理拿著一支筆一個小本,跑來一看問道:“您貴姓?這里有多少斤蔬菜?什么價?”
“這里有24箱菜,是我們家種的,不要錢。”
“那怎么行!這一箱菜少說也有三四十斤,一千多斤呢!辛辛苦苦的,您從哪里來?貴姓啊?”采購經理連連擺手。
“不辛苦。和醫生護士比真算不了什么。我就是漢西郊區的一個普通菜農,我姓秦。這是第一次來萬豪酒店。”
“啊!七八十里呀!您是怎么找到的?”大堂經理好奇地問。
“我問路找來的。”
“您真了不起!可敬!您可以用手機導航啊!”采購經理伸出大拇指邊說邊幫他推車,“那先從側門停車場推到后院吧。真是太感謝您了。”
“我以前只是送菜到村里的批發市場,從沒用過導航,不會弄。”
“太感人了!太偉大了!給您拍張照片吧。”大堂經理忙掏出了手機。
“不用拍——不用拍——這并不多,我只有這么多了。”秦大哥靦腆地搖著頭連說。
“那您說說為什么冒著這么大的危險跑這么遠送菜。不是都封城了嗎?”
“因為今天是我老父親的七十大壽。不是——聽說我是給醫生免費送菜,所有的關卡都放行了,還給我指路。”
“那與您父親生日有什么關系呢?”
秦大哥還是靦腆地笑著,在大家的一再追問下才一邊卸菜一邊說出了原因。
原來,秦大哥原準備初三給老父親做七十大壽。計劃在附近酒店預訂幾桌,幾家親戚聚聚祝賀一下。可老父親一直不怎么贊成。他也一直關注著這場疫情。直到封城的那一天,老父親更是堅決地叫秦大哥取消壽宴說,彼岸花開,生生相惜。那么多醫生來了,我們怎能袖手旁觀。
于是一家人商量好,在老人生日這天,一家大小全部出動去菜園里摘菜。然后精心地挑選了各種鮮嫩而又漂亮的蔬菜,整理清洗得干干凈凈,裝滿了整整24箱,碼得三輪車無法再裝為止,給北京和上海的醫生護士送來。
臨出門老人一再囑咐兒子不要收一分錢,說這是最好的最特殊的生日禮物。
我們都是武漢人
□雷立新
一開始,李麗就覺得這小子很不一般。
那天深夜,下完夜班,李麗走出醫院大院,站在馬路邊等的士,攔了好幾輛,可是這些車一輛都沒有停下來,快到李麗跟前的時候反而加大馬力路沖了過去。
李麗有些無助了,要在以前,只要她出現這里,很快就有好幾輛的士出現在她面前,都是這該死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今晚本來12點交班,到臨下班的時候,突然又新增了好多危重新冠病號,人手嚴重不夠了,她們這個班只好和接班的醫生一起開始緊張的接受工作,一番折騰下來又是2個多小時,交好班已經差不多凌晨3點了,沒有料到今晚又出現這樣的情況。
李麗是一名護士,從疫情一開始,她就主動報名參加一線護理工作。這些日子,她們都是加班加點連軸轉,每天休息的時間很少,一天下來,脫下防護服,里面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汗濕了。她現在最奢望的是好好洗個熱水澡,再美美的睡一覺。看來今天又要回醫院休息室睡椅子了。
正當李麗失望地轉身往醫院方向走時,咔的一聲,一輛白色的私家車停在她身邊,就在車子停下那一瞬間,車窗快速落下來,隨即露出一個戴口罩的男子,他大聲喊:“你好,上車吧,我送你回家。”
李麗有些半信半凝地望著他說:“你誰啊,我又不認識你。”她心里有些害怕,是不是遇上搶劫的了,她立即將背包移進懷抱。
“你放心,我是網約車司機,一看你就是這個醫院的醫生,剛才我送一個客戶看到你攔的士,我就知道你是誰了。”男子說著下車來,打開后邊車門,向李麗招手,“上車吧,我不是壞人,你放心,我是武漢本地人。”
聽口音,這男子年齡應該跟自己一般大,帶有濃厚武漢腔的普通話,像武漢人呢,應該不像壞人,這讓李麗的警惕一下子放松下來,她緩緩走向汽車,坐上后座,告訴男子住地。男子隨后幫她關上車門,快步上車,隨著咔的一聲,他熟練的啟動發動機,轉動方向盤,汽車駛入主干道了。
在車上,男子熱情的給李麗遞上一瓶礦泉水,“趕緊喝點水吧,我看新聞,你們一天里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少喝水,這不行呢。”李麗一下子被男子的主動鎮住了,這真是雪中送炭啊,剛才趕著下班,沒來得及喝水,這會兒真的渴得不行。她感激的接過來,打開蓋子咕嚕咕嚕一口氣喝完了,“還有嗎,不好意思。”李麗也不客氣,話未落音,男子又遞上一瓶,笑著說,“我這有不少,喝吧。”李麗又痛快的喝完了,一下子兩人的距離拉近了,開始用武漢話交流起來。原來男子住地離李麗家不遠呢,這次疫情,他報名參加了網約車接送醫院工作人員的服務隊,這也是冒著很大風險的,萬一不小心也會被病毒感染的。
一會兒功夫,就到家門口了,該付車費了,李麗從包里掏出50元錢,要是在平時從住地到醫院也就不到20元,今晚為了感謝這位男子,就想多給一點。男子堅決不要,“實話告訴你吧,看到好多好心人捐款捐物支援你們,我作為一個網約車司機,沒有啥,能接送你們上下班,表示一下我們的一點愛心的。錢就不要了,明天還是我來接你,你記好我的車牌號哦。”那會兒,李麗感到像是遇到了親人一般。
一連幾天,男子的車很準時停在那里,每次李麗走出醫院時,老遠就看到一輛白色的私家車停在她們醫院前面的馬路邊,風雨無阻。慢慢的,李麗內心里對男子有幾分好感了,一頭濃厚的頭發,修長的身材。她今年剛剛22歲了,還沒有男朋友呢,好幾次想叫他把口罩揭開,看看他長啥模樣,可是話到嘴邊又不好意思咽下去了,畢竟現在是特殊時期,怎么這么不負責呢。
有一天,停在馬路邊是一輛黑色的私家車,李麗有些納悶了,是不是他今天有其他事情來不了呢。車上下來一位陌生男子向李麗招手:“你是李醫生吧,請上車。”還沒等她坐定,男子告訴李麗實情了,原來他所在那棟樓全部隔離了,那里已經確診出好幾類新冠病毒肺炎,最少也得隔離14天。
李麗的心一下次咯噔起來,像是天塌下來了,突然有一種失落感圍繞著她。她心中怪不是滋味。她著急起來,真擔心他會被感染。她不停的告訴司機轉告他,在隔離期間要注意一些事項和防范細節。
談話中,男子遞上一瓶礦泉水:“險些忘了呢,趕緊喝水吧,這是我們兄弟特別叮囑的,叫我們這些能上路的司機多準備幾箱礦泉水,你們一天夠累的。”李麗感激的接過礦泉水,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她真的不知說什么好,眼淚不聽使喚地流下來。這時候,車里仿佛響起那熟悉的笑聲,“我們都是武漢人。”透過車窗,李麗看到大道兩邊一排排高聳的居民樓燈火通明。在這個深夜的武漢,李麗一下子感覺到自己一點都不孤單。
一只口罩
□伍麗燕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人措手不及,囤貨、宅家、堅守成為風景線,個人防護用品口罩在年底是稀缺貨。
李娟家里只剩一只口罩了,沒有口罩一家四口都得老老實實呆在家里。
大年三十、年初一、初二連著三天李娟都要丈夫出去買口罩。男人出門了,回來說,去了鎮上所有的藥店和商場都沒買到口罩,沒事你娘仨就別出門了,我是男子漢抵抗力強,必需品由我去買。
聽到丈夫這么說,李娟還挺感動的,雖然平時看不出男人對她有多好,但在關鍵時刻還是有擔當的。現在家里只有一個口罩,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用。李娟在大家面前宣布。
于是這只口罩就像珍寶一樣被李娟細細撫平,放在她的首飾盒里。每天都要看上幾回,口罩成了鎮家之寶,口罩在健康就在。
大年初三吃過午飯,男人說去看看父母,今年也沒在一起過除夕,總是不放心。李娟說,去你爸媽家,要經過兩條馬路,那里人雜,你還是把家里的口罩戴上。
不,不用了,我強壯得很,百毒不侵的。說完男人提了兩袋年貨下樓了。
這時李娟突然想起,年前給家公家婆兌換的新鈔還沒有帶過去,她馬上拿起新鈔,穿上鞋子準備追出去,突然她又折回來,想把唯一的口罩給公婆帶上,老人家比他們更需要口罩。她奔回房間打開首飾盒,卻發現口罩不翼而飛了。
大寶、小寶,你們誰動了口罩?
你們都沒拿?誰拿了?難道是爸爸拿了?
李娟想起臨出門時老公那閃爍的眼神,肯定是他拿走了。算了,他拿去孝順父母是應該的。他也真是,拿了也不說一聲。李娟包了條圍巾馬上跑下樓。
跑到樓下,李娟遠遠地看著老公拎著一袋水果從小區斜對面的超市出來,正想把他叫住,突然李娟發現男人朝與公婆家相反的方向去了。
李娟很納悶,他不是說去看望公婆嗎?怎么去了另外的地方,難道他還要去辦其他事?
去辦事,兩夫妻也沒必要隱瞞呀,況且他還把家里那個口罩偷拿了出來,肯定是送給一個對他很重要的人。
送誰呢?李娟在腦海里把與老公有聯系的人細細理了一遍,還是想不到是誰?難道他外面有人,也家外有家?關了幾天,就憋不住了?怪不得,晚上很久看不出他的熱情了,原來有人當替補了。疫情暴發的特殊時期他白天有幾個小時玩失蹤的,肯定假不了。結婚以來我為這個家操心操肺的,他竟背著我去愛別人,太過份了……一個口罩,讓李娟看透了男人的內心,如果遇到什么危險,他絕對不會管自己。等過了這段,就去和他離婚,這男人絕不是可以托付終身的人。
李娟越想越生氣,決定偷偷跟上去,要捉奸在床……再鬧得天下皆知,然后離婚。結婚十幾年,男人無論做啥事都藏心眼,從來沒有真心對待自己,不是沒想過離婚,但父母都勸說“他就是那樣的性格,人不壞,對孩子又貼心,對家庭負責又不家暴,人到中年不要天真地去想要他死心塌地愛你”。她也怕兩個孩子受傷害,就一直湊合著過。想不到,他竟晚節不保了。
穿街過巷,她看到男人在一排小平房前停下來,在其中一間敲了好久門,門才打開,他進去了,并帶上了門。
臭男人!沒本事,還學別人包二奶,那女人也不是什么好貨色,住小平房也跟了這樣的男人。
李娟越想越氣,恨不得拿刀沖進去,和那對狗男女拼個你死我活。
嘭!嘭!……門拍得山響,好久終于緩緩打開了,李娟不理一臉尷尬的男人,直往里面沖。
小娟,你也來了?
原來屋里住著張嬸,這個張嬸李娟認得,是男人老家的鄰居,聽男人說,當年他考上大學,家里窮得揭不開鍋,沒錢送他去讀書,是張嬸賣了家里準備下崽的老母豬,借錢給男人去上大學。張嬸命苦,丈夫去世早,唯一的女兒又遠嫁。
年前張嬸哮喘病發作,男人把她接來城里治病,特殊時期村里都封路了,擔心李娟有意見就在外租了房子給張嬸暫住,想等著疫情過了,就送張嬸回村里。
聽著男人語無論次地解釋,李娟的心潮了,眼睛濕了,她默默拿起男人放在床邊的口罩,給張嬸戴上。
接張嬸到咱們家住,還不快收拾東西。
男人像個孩子般歡快。
?
抉擇
□李火生
除夕,吃團圓飯的時候,兒媳對我說,爸,武漢“新冠肺炎”病毒爆發,我們醫院近日要組隊馳援武漢,我想報名參加,您意見咋樣?
我還沒開口,老伴就搶在前頭對兒媳說,汝清,你想參加一線救援,我不攔你,可你得想想: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你體弱多病的親生父母咋辦;你丈夫在單位也是一線臨床醫生,經常要面對節后返城的湖北籍民工,同樣面對著“新冠肺炎”的威脅;你的兩個兒女,大的只有5歲,小的才2歲,天天好像膠水一般粘著你,你放得下嗎?
5歲的孫女聽了她奶奶的話,馬上哭著說,媽咪不要去武漢,我不想沒有媽咪。老伴過來摟住孫女說,寶貝乖,你媽咪不會離開寶貝的,快別哭了。
沉思良久,我望著兒媳期待的雙眼說,孩子,消滅瘟疫,匹夫有責,醫護人員更是責無旁貸,我支持你。可是目前各地醫院組隊前往救援的醫護人員大多都是黨員,你還不是黨員,恐怕不能如愿吧?
爸,我已給黨支部遞交了火線入黨申請書,希望能夠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火線接受黨的考驗,爭取在火線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不辱使命的黨員。
孩子,我是個有43年黨齡的老黨員,為有你這樣的好兒媳感到驕傲。你快點打電話給院長報名吧,家里的一切有我和你媽在,你就放心去吧,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哪。
媽咪,我開“救護車”(玩具救護車))送你去。在一旁玩耍的2歲的小孫子,左手拿著“救護車”,右手提著“醫療”箱子,脖子上掛著聽診器,興高采烈地跑過來對他媽咪說,我要和你一起去武漢。小家伙的天真爛漫惹得大家都笑了。
年初一早上,汪院長到急診科對汝清說,你積極報名馳援武漢醫療隊,我非常感激。可是這次組隊馳援武漢,非同尋常,很可能有生命危險,出去之后,能否健康返回,難以預料。我希望你再好好考慮一下,萬一你有個閃失,我咋向你的家人交代?
院長,請您批準我參加醫療隊吧。我是一名白衣戰士,應該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為國效力。我的父母,身邊還有大哥和弟弟照顧;一對年幼的兒女身邊,有爺爺奶奶悉心照料,用不著擔心。至于面臨生命威脅,那是白衣戰士時刻面臨的考驗,既然穿上了醫護的白衣,就得負起這份責任。鐘南山老前輩84歲高齡,還日以繼夜地戰斗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前線,無所畏懼。我年輕力壯,且在急診科工作多年,在瘟疫肆虐,國難當頭之際,正是施展一技之長,為祖國效力的時候,我應該到抗擊“新冠肺炎”的火線去,為解武漢燃眉之急助一臂之力。請院黨委給我一個考驗的機會吧。
就在汝清忙著準備馳援武漢的時候,弟弟發來微信說,父親住院了,希望姐姐能請假回家看看。汝清對弟弟說,現在是殲滅“新冠肺炎”病毒的關鍵時刻,我不能離開崗位,等殲滅了病毒,再回家好好陪陪父親。
次日清早,汝清在小區門前摟著一對兒女,在他們的小臉蛋上溫柔地親了幾下,然后站起來,熱淚盈眶地揮手和公婆告別,隨即轉身登上丈夫候在一旁的小車,朝著醫院集合地點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