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進入打造“文學重器”加速期
——全省長篇小說創作推進會舉行,10部重點題材扶持項目簽約
更新時間:2020-01-10 來源:廣東文壇
10月27日上午,廣東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扶持項目簽約儀式暨全省長篇小說創作推進會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作關于廣東長篇小說創作的專題講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杜新山致辭,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茅盾文學獎得主劉斯奮談《白門柳》創作情況和體會,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代表省作協與入選2019年廣東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扶持項目作家簽約,并通報了全省長篇小說創作情況。省作協主席蔣述卓主持會議。
據介紹,這是省作協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書記李希同志在廣東省文聯第八次代表大會、作協第九次代表大會、社科聯第八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精神,認真貫徹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傅華同志在“改革開放再出發”作家深扎創作活動啟動儀式上的講話精神,在全省開展“深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采取的重要舉措,旨在以此為動力,促進全省長篇小說創作,催生新時代嶺南文學代表作,推動廣東文學事業異軍突起、繁榮發展、走在前列。
李敬澤在講話中表示,長篇小說肩負著為生活提供意義圖式的重要作用,對作家認知能力、思辨性和掌握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廣東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更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的前沿地,有著無限豐饒的創作資源、無窮無盡的故事。廣東作家需要重新認識人們生活中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需要一雙自我注視的眼睛,盯著自己,盯著人,對人身上發生的一切變化懷有好奇;作家要以大視野去觀察、記錄生活,用思想的力量把看似不相關的東西建立聯系,從而探究生活、時代、生命的意義。對于廣東省作協開展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扶持、作家“深扎”創作計劃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李敬澤評價稱,廣東省作協“敢為人先”,這一系列舉措充分體現了廣東改革創新的精神。“文學創作首先是作家的個人勞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作家寫出精品力作的根本基礎。但在廣東省作協的有力組織和指導下,作家可以站在新時代的高度,更深入地認識時代和生活。期待廣東省作協的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能夠結出豐碩的果實。”
杜新山宣布了2019年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創作扶持名單,分別為:張梅《烽火連三月》、陳詩哥《一個迷路時才遇見的國家和一群清醒時做夢的夢想家》、黃金明《桃李不言》、陳雪《丁未七女湖》、盛慧《孤獨的齒輪》、徐東《詩人街》、裴蓓《鯤鵬之志》、吳依薇《二十二張匯款單》、張道華《卑鄙》、孫向學《玉兒堂》。他表示,廣東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先行區,為文學創作提供了無比豐富的素材,是文學創作的富礦。廣東有得天獨厚的題材優勢和人才優勢,抓好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創作,有條件,也有基礎。希望作家們樹立精品意識,潛心耕耘,鍥而不舍,努力追求至善至美,努力將這批作品打造成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新時代嶺南文學代表作。
劉斯奮和與會作家代表分享了《白門柳》的創作經歷和體會。他認為,文學創作首先要找準小說創作的立意,“只有更深刻地揭示隱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質,小說才能顯示出思想的高度。”其次,要善于營造戲劇矛盾張力,“用詩人的情懷和眼光來選擇素材”,從而更徹底地表現人性。同時,要不斷切換描寫場景和人物角度,不斷有新的“點子”出現,讓讀者保持新鮮感和未知感。談到人物創作,劉斯奮認為要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寫,“抓住人物的心理,就是抓住了人物,從人物心理角度去支配人物行為動機,人物就立起來了。”文學沖突或者戲劇沖突不一定是行為帶來的,心理也具有很強大的戲劇性。
張培忠在介紹情況時表示,這次會議規模之大,規格之高,陣容之鼎盛,在我省尚屬首次。可以這樣說,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我省已進入了打造“文學重器”的加速期。他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東長篇小說創作的特色與經驗有:肩負“筆墨當隨時代”的初心使命;發揮“敢遣春溫上筆端”的責任擔當;形成“嶺南猶似勝江南”的獨特風格。現階段,廣東長篇小說創作具有量大、面廣、后勁足的特點,特別是“80后”、“90后”新銳作家群整體崛起,在全國文壇引人矚目,未來的發展態勢值得期待。但也存在精品佳作較少,現實題材力作較少,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市場叫好的作品較少的問題。新時代呼喚廣東再來一場新的“小說革新”,以長篇小說創作為突破口,催生新時代嶺南文學代表作、精品力作、傳世之作。一是把握機遇,進行長篇小說高質量發展的革新;二是銳意進取,進行長篇小說創新發展的革新;三是兼收并蓄,進行長篇小說融合發展的革新。
張培忠指出,當前,廣東正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特區、灣區、示范區,高潮迭起,扶貧攻堅、鄉村振興、裝備制造,好戲連臺,改革開放的豐富實踐與瞬息萬變的精彩現實,呼喚著廣東作家,也考驗著廣東作家。非常之時必有非常之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廣東作家,特別是長篇小說作家,要以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以犯其至難、圖其至遠的雄心壯志,嘔心瀝血、濃墨重彩地書寫散發著泥土芬芳、閃耀著思想光芒的廣東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精益求精打造新時代嶺南文學代表作,推動廣東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實現廣東文學事業異軍突起、繁榮發展、走在前列。
按照省委宣傳部的部署,省作協高度重視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創作工作,自2014年在全國率先召開第一次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創作選題會議以來,圍繞如何創作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新時代嶺南文學精品力作這一目標,連續多年召開專題論證會或評審會,邀請專家學者對選題進行認真評審評議,對作家在創作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如何進一步打磨、提升作品質量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其中,2019年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創作扶持共收到申報項目189部,經過專家評審,確定10部扶持項目。
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范英妍,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蘇毅,省作協主席團成員,“深扎”作家,各地市、各分會作協主席,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作家,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省作協駐會作家,全國青創會廣東作家代表,各地市作家代表,新聞媒體記者等約150人參加了會議。 ?(文:作宣 圖:高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