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瓊州海峽兩岸文學的濤聲
——《椰城》雜志中國行——走進紅土詩社
更新時間:2020-01-06 來源:湛江作協
1.緣起
大約在11月底,海口市文聯《椰城》雜志社總策劃楊黎先生提議搞一個交流活動,詩社領導班子得知后都表示贊成。這就有了12月27日至29日“《椰城》雜志中國行——走進紅土詩社”這個令兩地文壇矚目的文學交流活動。《椰城》雜志社的楊黎、周麗虹與樂冰、彭桐、黃辛力、阿見、森森等15名海南知名詩人、作家,與來自吳川、坡頭、麻章、開發區、廉江、遂溪、雷州、徐聞等縣(市、區)及湛江市區的紅土詩社的40多位詩人作家,一起度過了難忘的三天。
兩年前,湛江市作家協會舉辦了一次“北部灣城市作家筆會”,有8個城市的作家參加,其中海口市來了樂冰、韓芍夷、莫曉鳴、曾萬紫、陳波來等5位作家。那次筆會作品收進了《藍色之城》一書出版,12月21日,剛剛隆重舉行了首發式。這新聞還上了“學習強國”平臺。
回望2019年,瓊州海峽兩岸來往頻繁:11月,海口、湛江、柳州三個城市,聯合舉辦了“2019湛江瓊北柳州(海口)旅游推介會”,約定資源共享、市場共建、利益共贏;5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了中國工程院調研組到湛江現場調研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北岸登陸點的位置,已經確定在徐聞港區南山作業區;2月1日,海口市黨政代表團蒞臨湛江市考察,雙方簽署了《海口市人民政府 湛江市人民政府參與共建西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月5日,兩地電視臺聯合舉辦春節聯歡晚會,兩地民眾在熒屏上共同歡度佳節。這一次“《椰城》雜志中國行——走進紅土詩社”,算是為2019年兩地的互動劃上了富有詩情畫意的句號。
望不盡長長的天涯路,兩地多少往事,就鐫刻在湛江調豐村千年古官道那兩道深深的牛車轍上。那是流放之路、艱辛之路、深情之路,在新時代的今天,演化成振興之路。《湛江日報》記者在一篇報道中說:“千百萬年的地殼運動,讓雷州半島和海南島漸行漸遠,形成了狹長的瓊州海峽;千百萬年后的歷史機遇,讓兩岸相向而行,開啟了兩地美美與共、和衷共濟的新征程。”
人心,在相向而行。
文學,也在相向而行。
2.行程
說是三天的活動,刨頭去尾,其實只剩下一天半時間。這點時間很可憐,不能跑得太遠,不能看得太多。
巧了,28日一早,湛江市紀委監委的精準扶貧點——吳川市穩村,舉辦了“番薯文化節”開幕式。說起“穩村番薯”,跟紅土詩社還有著密切的關系。今年初,湛江市紀委常委、穩村扶貧工作隊負責人張宗勝找到了我國著名作家洪三泰(紅土詩社總顧問),想組織一些作家來寫寫穩村番薯,寫寫扶貧工作。這就有了由湛江市文聯、湛江日報社、湛江市作家協會聯合主辦,湛江紅土詩社承辦的“番薯情?穩村行”采風活動。隨后又由紅土詩社發起舉辦了全國性的番薯主題征文比賽,并把參賽文章收集整理成書——《番薯崛起》,交給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這可能是中國第一本以番薯為主題的詩文集。
就在這個開幕式上,《番薯崛起》一書的首發式及征文比賽的頒獎儀式,也一起辦了。上千人圍在穩村露天大舞臺邊,聽喧天鑼鼓,看獅舞雄風。走出貧窮歲月的人們,在分享內心的喜悅。“《椰城》雜志中國行——走進紅土詩社”兩地60多位詩人、作家恰逢其會,興致勃勃地頒獎、領獎、合影留念。這是文學與精準扶貧項目的聯姻,是2019年紅土詩社做的最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開幕式后,大伙兒走到一望無際的番薯地邊,在烈日下品嘗“番薯窯”煨熟的番薯。人多,未必能吃得飽,卻能吃出快樂,吃出抹不去的人生記憶。這個場面宏大、野趣盎然的“番薯宴會”,一輩子能遇上一回,也算幸事。
下午約三點鐘,大伙兒到了遂溪縣嶺北鎮訪問。副縣長張閩英和鎮委書記王豐在鎮政府門口迎候,電子屏幕上打出“熱烈歡迎海口、湛江作家到嶺北進行文化交流活動”。作家們在嶺北鎮參觀了“知青園”及新農村建設情況,到調豐村拜訪古老的歲月遺跡,在千年古官道那兩條令人震撼的牛車轍上尋幽問古,并在“北部灣農產品城里果蔬基地”里流連忘返。
29日上午,大家乘坐“紅嘴鷗”游船,游覽湛江灣美景。湛江市政府自從實施“一灣兩岸”城市景觀規劃建設以來,兩岸景色煥然一新,美輪美奐。天公似乎知道詩人出游,不時飄來陣陣霧雨,令海灣兩岸景色像一幅水墨畫長卷,在眼底徐徐展開。
3.交流
下了游船,眾人走進座談會會場。
《椰城》雜志總策劃楊黎、編輯部主任周麗虹、著名詩人樂冰及海口市作協副主席彭桐,分別介紹了海口市文學創作情況、雜志的辦刊方針及發起這次活動的初衷。湛江市文聯副主席黃彩玲柔婉大方,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湛江晚報》總編輯、湛江市作家協會主席陳通,妙語連珠,把湛江市文學界的基本情況向海口朋友做了介紹。我國著名作家洪三泰前不久剛剛參加完全國詩歌座談會回來,在會上傳達了會議精神,勉勵大家要跟上新時代的步伐,創作出更多接地氣的、無愧于時代的好作品。紅土詩社名譽社長金也度從深圳趕回來,笑意盈盈,連聲說好。
崔湘青、道淳、暮雪、楊柳風朗誦了詩歌,陳志堅唱起了雷州民謠。樂冰接連吟唱了幾首古詩詞,聲音蒼涼,舉止優雅,頗有舊時名士風范。周麗虹和周榮用海南話演唱了《久久不見久久見》這首歌,聽起來就像是用雷州話唱的,引發眾多共鳴。兩地語言同屬閩南語系分支,鄉音鄉情,在這首歌里實現了無縫對接。
與海南相向而行,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湛江發展把脈定向、掌舵領航的。去年4月,中央部署建設海南自貿區(港);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發表的重要講話中,要求“湛江把握好國家支持海南自貿區發展的機遇,與海南相向而行。廣東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研究制定專門配套政策,促進湛江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湛江市委書記鄭人豪號召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湛江與海南相向而行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搶抓海南自貿區(港)建設重大機遇,強化狠抓工作落實的責任擔當,找準定位、精準對接,不斷開創湛江與海南深度融合緊密合作新局面,為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再出發作出湛江的應有貢獻。
是的,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兩岸詩人、作家開展了這次文學交流活動。
是的,相向而行,文學不會落后于人。更深層次的融合,正在醞釀中。(湛江市作協墨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