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倡議書
更新時間:2019-12-25 來源:廣東文壇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志著大灣區建設進入了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為充分發揮文學工作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作用,由廣東省作家協會發起,廣東文學組織代表廣東省作家協會、香港文學組織代表香港作家聯會、澳門文學組織代表澳門筆會于2019年7月6日在廣州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其主要特點是松散型、開放式、協作性、創新性?;浉郯拇鬄硡^文學聯盟常務委員會由廣東省作家協會、香港作家聯會、澳門筆會組成,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聯席會議由廣東省作家協會、香港作家聯會、澳門筆會、澳門二龍喉詩友會、澳門別有天詩社、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市作家協會組成,澳門基金會為聯盟支持單位。經粵港澳三地文學組織反復溝通,深入探討,就加強創新發展,實現合作共贏達成了一系列共識,現提出如下倡議:
一是共同傳承中華文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既堅守本根,又與時俱進,具有強大的同化力、凝聚力、創造力。要充分發揮粵港澳地域相近、血脈相連的優勢,把繼承創新和交流互鑒統一起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著力創新思想觀念、創新文學形式、創新表現手法,提升文學作品的表現力、感染力。通過開展主題采風、互訪交流、社區活動等多種形式, 積極探索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學惠民的有效途徑,正本清源,守正創新,形成以中華文化為核心、嶺南文化為紐帶、開放文化為特色、融合多元文化的文化體系,進一步提高居民文化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共同塑造和豐富灣區人文精神內涵。
二是共同講好灣區故事。文學事業是培根鑄魂的事業,在這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作家必須擔當作為,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要充分發揮粵港澳語言相通、文脈相親的優勢,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嘔心瀝血創作出一批反映時代要求、弘揚中國精神、體現灣區之美的扛鼎之作、傳世之作,以灣區巨變彰顯中國魅力,以灣區故事折射中國故事。積極探索大灣區文學審美評價標準,努力構建基于灣區實踐的可以說明和詮釋自己的“大灣區文學批評”話語體系,加快提升“大灣區文學批評”國際話語權和大灣區文學國際美譽度。獎掖既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文化,又在吸收域外文學成果基礎上有所突破與創新、能夠代表新時代大灣區文學創作最高水平的優秀作品。
三是共同推動融合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目標,國以人興,事以才成。要充分發揮粵港澳人才聚集、精英薈萃的優勢,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積極吸收先進、科學的東西,在廣泛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實現文學的融合,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輻射力,提升灣區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創新文學工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動文學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媒體有機融合,增強發展活力,拓展文學空間。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從全國大格局、全球大視野中謀劃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工作,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打造高水平開放合作平臺,實現共同發展。
我們深信,粵港澳大灣區每時每刻都在演繹著精彩的人生故事,這是一座取之不竭的文學富礦。讓我們精誠協作、攜手共進,創造富于灣區特色的文學瑰寶,營造團結、和諧的文學生態,努力把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建設成為國際文學版圖中璀璨奪目的區域板塊,締造世界級城市群文學發展的“灣區典范”!
? ? ? ? ? ? ? ? ?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
? ? ? ? ? ? ? ? ? ? 2019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