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省有為文學獎第三屆“桂城杯”詩歌獎獲獎作品推介(二)
更新時間:2019-12-19 來源:廣東文壇
《兩地書》
●作者簡介
孫海濤,曾用筆名老兵,湖南新邵人,生于上世紀70年代末。在《詩刊》《中國作家》《鐘山》《星星》《山花》《福建文學》《作品》等刊發表詩歌。出版詩集《少年游》《兩地書》。
本詩集含《東莞篇》《故鄉篇》。《東莞篇》以在東莞所見、所聞、所思等為主題。《故鄉篇》以反映故鄉風物、人文尤其是當下農村現實境況為主題。多年來,作者奔波于東莞和故鄉湖南之間,并由此構建起關于兩地的對話時空。兩地,從字面上去理解,是他鄉(東莞)和故鄉(湘中新邵某鄉鎮)兩個不同的相對狹小的地域、空間。從深處或放大的意義而言,兩地代表的不僅僅是鄉村和城市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和空間,更有他鄉生活見聞的點點滴滴,以及兩地人文、生態、山崗、河流、動植物、人事……它包含廣闊天地、萬象萬物,和人類所共有的愛情、命運、事物觀察、人性探秘……
●作品點評
海濤的詩得益于他長期的散文寫作的經驗表達,詩歌語言質樸、真誠,敘事性強,多為南方漂泊生活的經驗與感受,很多詩將情節敘事與心理活動再現有機地揉在一起,真實且富有畫面感,冷靜、隱忍,不凌虛、不炫技、不無故作態,這種詩歌的生發方式將“詩意”落實到具體的對象與細節的肌理之中,生動、細致、扎實,像慢鏡頭、也像人物速寫,讀后讓人落淚。
——方舟
對海濤來說,詩歌是更靠近心靈的記錄、是命運更深刻的闡釋者。一切都發乎他的內心,發現于他的眼睛,他用自己的方式來觀察、表達、書寫,他寫下的每一個句子都是一種內在的分泌,是來自機器內部的秘密,純鐵一樣的私語。他的有些詩句與時代短兵相接,讓我們觸摸和聽懂卑微者的聲音和靈魂。
——柳冬嫵
他鄉漂泊生活的艱辛,對城市底層生活的關注,對城市現狀的觀察描摹和體認,以及對故土、親人的思念、懷戀與贊頌,等等,均在作者節制內斂和不動聲色的敘述中緩緩道來。
——何兵
●精華選讀
擦拭
我坐到羅蘭700上面
它干干凈凈的
停下了手腳
溫度
一點點消失
我坐在上面
看新人們擦洗
灰塵和油跡
機器的內部
如人的一生
隱藏著許多污點
他們小心翼翼
打開,擦拭,清洗,接合
一個零件
又一個零件
抹布上早已沾滿了白電油
這是非常危險的東西
想起去年某日
一個老鄉點火燒螞蟻
不慎引燃白電油發生爆炸……
感覺就像給死去的人凈身
在我的家鄉
死人了就是這樣干的
可是我沒有看到他完整的身體
到火化的時候也沒有去給他擦洗
他還那么年輕
一定也有不少的污點
孩子病
每次在電話里
她喊我:爸爸,爸爸
你什么時候回家
除夕的前夜
我從東莞回來,站到她面前
她,卻躲到了祖母的身后
早晨起來,她第一個要找的
是她的奶奶
——我的母親,那時正在灶房里忙活
每次我要抱她,她就走開
每次我出去串門、拜年
她又滿院子找我
兩年來,我和她在一起
沒有超過一個月
兩年來,我經歷結婚又離婚
好多次,她哭著要媽媽
一哭就偎在我母親的懷里
她喊我母親:媽媽,媽媽……
又習慣性地把手伸進我母親的胸脯
那雙干癟的乳房,是她不可多得的至寶
《鐘擺與門》
●作者簡介
阮雪芳,潮州人,《紅棉》雜志副主編。著有詩集《經霜的事物》《鐘擺與門》《在記憶的樹冠上》等。曾獲第二屆“九月詩歌獎”、首屆“韓愈文學獎”等獎項,作品發表、入選多種刊物及選本。現居深圳。
《鐘擺與門》共收錄一百多首詩,其中,短詩注重突出張力與銳度,長詩追求承載力和思想性。既有時代語境下作為異鄉人的心靈呈現,也有對原鄉的永恒追思,整體反映了作者近年來對詩歌創作的一些探索。這部詩集語言精煉,主旨簡明,對日常生活和自然萬物進行詩意的描摹,嘗試對生存介入和重新認識,風格獨特,意境開闊,融匯情感、想象、藝術審美于一體,呈現詩歌內在的精神和獨特的張力,同時,指向對時代生存的辨析和省思。
●作品點評
阮雪芳是比較低調的詩人。這意味著讀到她的作品并不容易。經人推薦,我在網絡偶然讀到她的一些作品。發現這是一個被忽略的優秀詩人。她的詩對人生發言,深沉獨立節制、語言老到,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間游刃有余。她試圖在一個一切都在涌向物的時代,“抱緊自己的靈魂”。
——于堅
阮雪芳的詩,精于刻畫典型環境里人類的生存狀態,雖以意象表達見長,卻往往以戲劇沖突出彩。她的詩洞悉物質時代人的愛欲與苦難,在看似尖銳的批判中,突顯深刻的關懷。她的敘述,時而荒誕時而端嚴,給讀者以智力的更新和挑戰,在詩與思的精彩纏繞里,形成了具有獨特隱喻效果的寫作風格,常常令人拍案叫絕。
——劉川
阮雪芳罕見地擁有兩種詩歌音色:冷峻與雄渾。她的小詩別致精煉,樸素沉靜,敘述的冷靜中蘊含著強韌的爆發力,追問與自省中自有鋒芒。筆觸雖在日常,卻梅花針般穿透了生活的硬殼,以敏銳深入的感受,道出生命中的魔與神、漆黑與光亮、沉淪與救贖。她的長詩雄渾熱烈,如巖漿奔涌,將深刻的文化洞察融入深層的原鄉歌唱之中。
——陳培浩
●精華選讀
聽琴
尋找一把琴
一雙手
尋找他們之間細微的氣流
如果找到就在近處
坐下來
黑暗與光線張開
熱烈,急速,緩慢,稀薄
強勁扭結之力
旋律的起伏——所及
表達總是小于緘默
一萬年
我們內心未被彈奏的部分
在世界無形的器件中
一次次絕望
尖銳的,迷茫的
像荒野結滿霜花
?
那么多的月光曾在高梁地流淌
月光回到天上
高粱釀成了酒
那么多的櫻桃來不及成熟
就掉落
那么多的空壇子
喝下苦味,芬芳
那么多的颶風抱著寂靜
喜悅搖著悲傷
那么多的夜晚只記得
你清涼的胴體
像荒野結滿霜花
湖面站立天鵝
回答
?
夜已這么深——
我刪除屬于我的東西——
衣服,發夾,銀手鏈
我讓不屬于我的進來——
海水,雨的氣息,消蝕的感覺,刀尖
地鐵里
?
戴牛仔帽白耳塞的黃皮膚男孩
車流閃爍,燈下雨絲飄灑
建造夢想的天堂
你的左耳傾聽右邊的風
搖滾的秋色如幻
故鄉的蒼山走在今夜城中
?
穿吊帶裙半筒襪的黑眼睛女孩
地鐵飛馳,地鐵口的雛菊
自拍神器、薩克斯手
被各自的生計磨損
邁著碎步,你的臉蛋如此純美
綠母馬馱來夏天白色的火
飲下湖水,飲下湖水
每一個漂泊的靈魂
都有一顆靜美的眼淚
《陶罐》
●作者簡介
易翔,湖南岳陽人,現居廣東東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詩刊》《星星》《作家》《山花》等刊物發表詩歌若干。曾獲《星星》詩刊年度校園詩人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桂城杯”詩歌獎等獎項。出版詩集《世上的光》《陶罐》。
《陶罐》是詩人易翔的一本詩集,收錄了詩人百余首詩歌,詩集整體語言干凈,美感較強,傳達出一種對生活的感悟。詩人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和認真思考,讓他的詩富有哲理,能夠揭示意識的隱秘,體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尊重。
●作品點評
這是一位藝術感覺敏銳,對詩質有整體把握的詩人,其獨有的感受,由表及里的探尋,既有著豐富的感性,又蘊含著智性的撐持,是一位有創造潛力的詩人。
——韓作榮
易翔的語言折射出內在情感圣潔的光,他回歸世界的本源,進入原在的大自然內部,試圖重新擦亮陳舊的事物,讓其閃爍微妙的現代性光澤。他朝向過去同時也朝向未來。
——楊克
在易翔的詩里,從表面上看,是雨水、雪、大地、四季、樹木、親人、光、露珠、別與逢等等,內在的并不是這些自然的面孔,而是它們所象征所表達的心胸和意義,是一位青年詩人對世界對生命溫暖的關懷,也是他自身的浸禮和被赦免以及思想的提升。易翔的詩是沉靜的,如夜晚清寂的燈火,緩緩地燃燒著,一點一點地說明著一切。
——張洪波
●精華選讀
醒己書
對不能盡知的存在,要心懷敬畏
比如上帝,比如自然
要在電閃雷鳴的夜晚感到戰兢
對相依為命的事物,要緩慢地愛
糧食,時光,身邊老去的女人
要與她一起用彎月磨白鬢發
對于生活,不可再抱雄心
它遠比脆弱的身軀和靈魂堅定
要牽著馬匹走過黃昏,遍嘗冷暖
對于世界,切入要具體細微
它在變幻大旗,它在聚集人群
要在日落將那只遺失的羊羔喚回
魔術師
她說:“變馬。”我就變成了馬。
“變樹。”我又變成了樹。
在這個游戲中,我還變了
河流、老虎、豹子、醫生、警察
光頭強、奧特曼、超級飛俠。
她拍手歡呼:“爸爸好厲害。”
我得意起來,忘記進門前,
我還是那個在世界上苦惱的人,
現在,在她面前我成了整個世界。
只是我隱去灰暗的那一部分。
我表演的都是她看到的事物。
秘密和真理,還像遼闊的根一樣
埋在地里,等著她自己去挖掘。
這個過程中,她必定經歷黑暗,
也會像我進門前一樣感到苦悶。
那個時候,我無能為力
替她去承受,替她走那必經的路。
但等她一走進門,我還是那個
魔術師,可以給她變馬,變樹……
把這個世界變成她剛認識的樣子。
雪花訓
?
要像雪花一樣,出身很高遠
但并不嫌棄低處的塵世
一片片,從空中輕輕落下
落下就落下,心碎就碎了
沒有留下遺言,就空無一生
要像雪花一樣,在酷寒之天
就要守住自己,護住大地
和大地下的種子。讓腳步
踩過身軀時,發出吱嘎喜悅
要像雪花一樣,到春天
把一片白還給色彩,把位子
讓給破土的草,待放的花
暖陽下,捂住嘴哭,不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