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吳琪 | 富于文學性的網絡小說——《愛不可及》
更新時間:2019-12-18 作者:吳琪 來源:廣東作家網
網絡小說,大多時候我們會用情節撲朔迷離、篇幅長、時間跨度大等特點形容它,可是看了伍呆呆的網絡小說《愛不可及》后,會有不同的見解,雖然該小說依然延續學界對網絡小說的認知——情節撲朔迷離、扣人心弦的特點,但是篇幅與傳統的網絡文學相比顯得頗為精致,全文僅十萬字篇幅,在網絡小說中并不多見,最大的區別當然不只是篇幅,還有作品的語言。
整篇作品為了推動情節的發展,人物活動場景、事件也在不斷地變幻,一環扣一環,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而這其中離不開語言的表現力,伍呆呆的語言張弛有度,節奏緊湊,不斷推動情節發展,因此讀這部小說自然一氣呵成,一言以貫之,《愛不可及》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網絡小說。讀來酣暢淋漓,心潮彭拜,所有的神經全部跟隨作者進入到她用靈魂溝壑的另一世界,那個世界愛恨情仇魂牽夢繞,穿越了一個又一個輪回,蕩氣回腸的愛情讓每一個閱讀的人陶醉神往卻也汗顏失色。
作者伍呆呆雖然很年輕,但文筆卻很嫻熟,尤其在人物關系網構建、情節設計上非常巧妙,扣人心弦,步步緊逼;細節刻畫生動形象,人物心理與情景完全交融,給予人很強的畫面感;情感細膩,語言干脆利索,卻不失美感,有極強的文字駕馭能力;讀完后很難從作品情感抽離,幻似自己也穿越其中,腦海中會浮現非常清晰且帶有色彩的畫面,而這一切要歸功于作品的文學性。
本文將結合文本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愛不可及》作品的文學性。
第一,環境描寫形象生動。
細膩的筆觸令讀者有極強的畫面感,將讀者帶入情境中,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古城門前的風與別處不同。
寒冷的夜里的風聲,隱隱約約地有一種金屬感,仿佛刀劍在空中相互撞擊。
這夜的風刮得慘烈,似千軍萬馬在呼嘯,裹挾著尖利的金屬聲在城門內外卷襲,從樹上卷下來的幾片葉子在空中詭異地旋轉著,像是被一只看不見的手揉搓得粉碎,碎片上下翻飛著,卻始終不落到地下。”
小說開篇就是一大段的環境描寫,遣詞造句上頗為用心,尤其在從動詞上可以看出作者的精雕細琢,一連串動詞運用,展現了情節發展的緊迫感,將全文籠罩到“詭異”的氣氛里,為后文徐幻之受傷做鋪墊。
小說中還有多處情景交融的妙筆,將自己的情感賦予到景物中,讓景物具有情緒,使全文有生命力之感。環境和人物心理的巧妙融合也是這個作品的特色:“初秋的天氣在南方還十分炎熱,好奇心在肚子里迅速發酵,才從空調房里走出來的章筱雨額頭上頓時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經年累月,喝一念花開,喝一念花落。那天泡的還是那壺茶,突然他的左手一抖,開水差點澆在了他的右手上。或許是該離開的時候了,徐幻之無數次這樣想,卻又無數次選擇了留下來。留下來,便遇到了她。”很有詩意的敘述風格,將徐幻之心里的獨白與充滿意境的表達融合,讀來微風徐徐,給予人閱讀的美感。
第二,重視細節刻畫。
無論是刻畫絲巾的動態感,還是結尾絲巾最后依然在榕樹上的首尾呼應,都能看出作者的用心,彰顯出作者很強的文字功底。
“醒來以后,窗臺上那棵小小的四季桂果然開花了。”“開花”一語雙關,暗示章筱雨和徐幻之的關系會進一步,感情也會升溫。
這樣一語雙關的技巧在呆呆的這部作品中也較常見:
“上天竟是這樣的安排!
既然注定不能與之相愛,又為何要一世一世,一次一次地相見?
徐幻之無語,金錢豹亦無語。
徐幻之便瞪視著金錢豹。
金錢豹亦瞪視著徐幻之。
你名為冒犯,又何嘗不是在冒犯別人?
既是如此,我便要再冒犯一次!”
這里徐幻之和金錢豹之間的“瞪視”“冒犯”都有一語雙關的效果,將徐幻之對章筱雨這份跨越六百年的愛所承受的煎熬淋漓盡致展現出來,為后面徐幻之不顧一切捍衛與章筱雨的愛情埋下伏筆。?
第三,意象豐富。
《愛不可及》有大量的意象貫穿全文,既是線索,又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物品,在這部作品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夢、榕樹、梳妝臺、玉佩反復出現于作品中,都有深刻的思想意蘊,既推動情節發展將故事一步步沉浮于水面,又為故事的貫穿發展充當了線索,體現了情節安排的邏輯性,讓讀者被一個個故事牽引。下面分別結合具體文本淺析這些豐富意象在具體情境下的意蘊和作用。
【玉佩】 “照片里,徐幻之胸口處半露出一枚溫潤的玉佩,色深如墨,露在外面一角的花紋,隱約是一朵盛開的蘭花。章筱雨一怔。十八歲那年她才得知自己的父母并非親生,得知親生父母在她不到一歲時便雙雙去世。十八歲那天養母交給她一塊墨玉,養母說的話她還記得:‘雨兒,你母親說,見了有另一塊相同玉佩的人,離他遠一點。’‘為什么?他是什么人?’也是年少的章筱雨不解。你母親沒說,只說,若不然,你將終生不幸福。”養母也不知真相,直到她和養父相繼去世,她的話對于章筱雨仍是一個謎。終生的幸福竟然和一塊石頭相關?”
——“玉佩”在全文不斷地呼應、層層相連,巧妙結合,對后面情節發展有刻意的鋪墊,章筱雨的身世及她與徐幻之穿越千年的愛戀,即故事的高潮都源于這個玉佩,所以玉佩是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因。
【夢】“她夢見古城門口那只金錢豹伏在她面前,不言語,沒有動靜,只在高處靜靜地盯著她,胸有成竹地,像盯著它的獵物。”
——“夢”在通篇串聯了故事脈絡,也映射了故事的發展,起到很強的鋪墊作用。章筱雨并不知道自己和金錢豹的關系,而一個看似毫無關系的東西在夢里出現還胸有成竹的盯著她,無形中是在暗示讀者她和金錢豹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為進一步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梳妝臺】
“‘徐先生,請你再講講梳妝臺的故事,上次說得不詳細。’她要求,他便依舊不忍拒絕。點點頭,喝口茶,便開始了述說。不記得是哪年。不記得是多久以前。那年的某一天。”
——作者用“梳妝臺”插敘了前世的故事,連接前世今生,將跨越幾千年的愛戀故事呈現,引出了兩人復雜的關系。
【榕樹】“每一棵榕樹上都有數不清的垂下的氣根。”
——榕樹也是本文的意象,反復出現,意蘊豐富,暗示人物命運和情節發展,為塑造人物鮮活的性格和故事的高潮埋下一個個伏筆。
綜上所述,《愛不可及》是具有文學性的網絡小說。不僅如此,這部作品也同時是具有思想性的網絡小說,作者將自己對文字嫻熟的駕馭能力充分運用到文本創作中,使文字在其筆下具有靈性和生命力,在品讀文字、領略情感的同時,也感受到人物生存的無奈,也看到了面對金錢、利益及各種誘惑下人性的丑態,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給人以深刻的思考,既直戳人性最赤裸的一面,也反映了現實都市人生活的真實心理寫照,道出了社會浮躁喧囂背后的現實境況。“心里安靜才是真的安靜。村里那些老房子現在住滿了人,他們嘴里喊著要安靜但其實并不安靜。宅子里本來很安靜,你們來了,就不會安靜了。”“現世便是如此。多少人在繁華浮世中沉溺,拼盡一身氣力去追求名利,到頭來,卻又叫嚷著要‘修行’,要去尋求安靜處‘返璞歸真’”。借徐瞎子一個不是特別重要但又對推動情節發展至關重要的次要人物的嘴巴道出了這個人世間最簡單的現實世態。
小說的結尾余音裊裊,雖然故事的結局給予人無限的悲涼和惋惜:
“恍惚中,六百年前的白衣少年霍幻之向她走來,伸出手,一雙狹長的鳳眼微微瞇縫著,嘴角帶著溫柔的笑。
懸崖下,波濤翻滾,她握住他的手,便握住了永恒。
懸崖上,寒風蕭蕭,杜鵑悲啼: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跨越六百年的愛情故事怎會隨一跳躍就真的消逝,這段愛情故事隨著作者詩意的筆觸繼續在上演著,他們的靈魂會在此生來世繼續譜寫著永恒的愛戀,“不如歸去”恰恰暗示了現世對這份愛戀給予的各種煎熬與折磨,讓這段跨越來世的愛總無法得到幸福的結果,作者呆呆用余音的方式給予讀者無限的思考,將讀者帶入到前世今生的輪回中:懸崖下,他們雖然生命離世,但是卻獲得永恒的愛情;懸崖上,“杜鵑”也為此悲啼,陣陣凄涼。結尾頗有詩意的處理顯示了作者呆呆扎實的文學功底,如此有詩意的敘事風格,為網絡小說注入了一股清流,這股清流不僅在作者心田流淌,也定會流向讀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