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干部職工集中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直播
更新時間:2019-12-18 來源:廣東文壇
4月30日上午,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弘揚好五四精神,激發創業干事熱情,省作協組織全體機關干部、職工在嶺南文學空間收看了央視的現場直播。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作協廣大干部職工中引發了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聽了總書記的講話,倍受鼓舞。一百年來,數不清的青年志士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中,為人民、為祖國貢獻青春,譜寫了壯麗的青春篇章。新時代的青年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實踐者和參與者,應當進一步弘揚五四精神,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為廣東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積極奉獻、擔當有為。(黃榮華)
相關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在文學界引起熱烈反響。作家、評論家和文學工作者表示,總書記的講話高度評價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明確提出新時代發揚五四精神的要求,既是鼓勵我們繼承五四精神,發揚愛國奮斗的傳統,追求真理、追求進步,更是要求我們創新、創造、創業,做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偉征程中,鑄就屬于我們的時代精神。
大家談到,五四運動培育了近現代中國人民永久奮斗的偉大傳統,更培育了新文學的五四傳統,深刻影響了中國百年文學的發展歷程,今天我們應該更加充分地研究五四精神,接續奮斗,繼續前行,創造新時代的文學高峰。
陳曉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極大地鼓舞了中國青年的愛國精神,召喚新時代的青年迎接挑戰,為中國的富強、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講話全面概括了五四精神實質,肯定了五四精神開創歷史的深遠意義,尤其是指明了五四精神在今天的現實意義。今天的中國正處于歷史發展的關鍵機遇,正像五四時期傳統中國要進入現代一樣,今天的中國也面臨著世界格局的大變動,面臨著科技對人類文明新的挑戰,面臨著新知識新思想對人類的召喚,今天中國青年以及中國人民更需要以昂揚的精神面對現實,面向未來。北京大學在五四時期走在時代的前列,北京大學的師生中涌現出一大批仁人志士,他們敢于沖破舊時代的黑暗,敢于與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堅決斗爭,為中國走向現代沖鋒陷陣。在今天,北京大學的師生們一定會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堅定信心、鼓足干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楊克(《作品》雜志社社長):
中國新文學就是伴隨五四這一場偉大的愛國社會文化運動誕生的,至今也整整100年了。文學的未來在青年,我們必須寄希望于青年作家的接續奮斗、砥礪前行。關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作家協會這一人民團體和我們文學期刊的責任,挖掘和培養青年人才,激發文學創作活力,一直是作家協會和文學期刊的工作重點。《作品》雜志本身就是關注年輕人、為青年作家提供充分平臺的文學期刊之一,我們創設新欄目,和《文藝報》、中國作家網資源共享,努力團結“90后”,為新一代作家的成長發揮了重要作用。給青年人以機會,培育有探索精神、思維敏捷、觀念新穎的一代文學新人,讓青春中國、青春文學光輝燦爛,是文學前輩們應盡的義務。
張楚(青年作家):
“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習總書記在講話中鼓勵青年要嘗試探索負重前行,做奮進者和開拓者。我覺得作為青年作家,如何在文學上繼承和揚棄、探索和創新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藝術文學普泛審美價值的存在,賦予了文學標準一定的世界共性。因為民族心理差異、習俗差異、藝術表達方式的差異這些標準的介入,國內外文學講述的重點和意義肯定有所不同。跟國外70年代作家相比較,我們這代人的寫作姿態多少有些保守。90年代的先鋒文學拓展了小說的敘事疆域,更新了小說的敘事理念,但是我們仍不自覺地遵循著某種機械的、有套路的寫作條規,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和延拓。生活在我們筆下煙火氣十足,卻缺乏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打撈,也缺乏對文本的創新意識。跟國外同齡同行在文體上的自覺追求和實踐比較,我們在小說創作上呈現出某種自足性,這使小說的同質性和模糊性日益明顯,同時,也讓我們的文學講述顯得有些拘謹呆板。我個人覺得,只有立足和深入現實的問題意識,立足于民族傳統文化的思想和表達方式,同時自省地、自覺地對文學表達方式與表達內容進行探索或創新,才有可能是文學真正立足本土、立足世界,深刻表達中國的要素。
曹燚(網絡文學作家):
“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
習總書記的講話,富含哲理,意蘊深刻,形象生動地為廣大青年指明了奮斗方向,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了自己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
青年承載民族的希望,代表國家的未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勇擔使命,熱愛黨,聽黨的話,跟著黨走。同時,身為一名網絡文學創作者,我將在今后的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創作出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應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作品;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具體的、生動的、鮮活的語言去表達,書寫有溫度的網絡文學作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華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
(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