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生態文明與城市文化的碰撞 ——“文學進校園”之文學精準扶貧活動韶關站
更新時間:2019-12-18 來源:廣東文壇
5月7日,廣東省作家協會“文學進校園”之文學精準扶貧活動分別來到了韶關市始興縣、南雄市兩地,邀請到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科技干部學院教授楊文豐和廣東財經大學教授、文化學者江冰,舉辦了兩場精彩的文學講座,學生反響熱烈。
?楊文豐教授講座的題目是《發現、欣賞并抒寫自然之美》,他先解釋了生態文學的概念,又提到美國的主流文學就是生態文學,比如梭羅的《瓦爾登湖》,利奧波多的《沙鄉年鑒》等,都影響深遠;他以自己的散文作為藍本,重點講述生態散文寫作的切入視角,如他在寫樹懶、娃娃魚、捉泥鰍、寫空氣、寫蝴蝶等時,是如何層層遞進,將思考不斷地深入下去;最后,他提出他的散文觀,那就是“形神和諧,啟智啟美”,要想寫出好的散文,更要多閱讀,并在生態散文的寫作中融入自然科學、哲學、美學、社會學等層面的思考。
江冰教授講座的題目是《廣東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傳播》,他從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傳播方面作了深入淺出的解讀。他提出將廣東文化分為四大塊,不僅有公認的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他更是提出了以雷州半島為核心的粵西文化,對這四種文化的特點與不同,他分別作了詳細的點評,同時他還提出了粵文化如何進入文學的問題,如何將粵文化走出嶺南地區,走出傳播劣勢,擴大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影響,講出了自己的觀點,希望有更多的像歐陽山的《三家巷》那樣的本土經典作品問世。
這兩場講座,分別從保護自然生態、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角度和城市文化發展、傳承與保護的角度進行論述,既相互映照,又帶給人不同的思考,自然生態是大自然億萬年進化的結晶,城市文化是人類幾千年文明的累積,兩者都離不開人這個核心話題。兩場講座使在場的學生和老師、文學愛好者們開闊了視野,拓展思維,獲益良多。兩位主講嘉賓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活潑的事例和通俗易懂的比喻,也不時贏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講座結束后,兩位嘉賓還與同學們進行了交流互動。
本次活動得到了始興縣政協、縣文聯、縣作協、南雄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作協的大力支持。省作家協會創研部主任謝石南、始興縣政協主席雷雨明、始興縣文聯主席聶金鑫、南雄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葉世明、南雄市文聯主席沈青松、南雄作協主席陳至明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