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惠州作家與評論家面對面“思想交鋒”,碰撞智慧火花
更新時間:2019-11-04 來源:南方+
為發掘本土文藝精品,推動惠州文藝創作發展,11月2日,“作家?評論家面對面”惠州作家本土題材創作研討會在惠州學院舉行。惠州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羅川山,惠州學院原副院長楊小清,惠州市文聯副主席盛瑛,以及惠州市作家、評論家、媒體記者等40余人出席。
研討會主要圍繞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和小說4種文體,分別選取2~3個作家作品作為研討對象,評論家就作品的思想性、創新性和傳播力等展開剖析和探討,幫助作家開闊文學視野,提升創作品質。
評論家劉明霞、祁大忠、周小婭分別點評了陳雪、苗理潔和萬蕊新的散文,江湖海、呂明和徐威分別點評了程向陽、王寶娟和吳子璇的詩歌,李華生和李建毅分別為白雪和鄧仕勇的報告文學作評,雪弟和肖向明則為胡玲和吳振堯的小說作評。
“在吳子璇身上,青春、愛情、自我、秘密等帶有個體隱秘性的因素最終化為了一句句情感飽滿而又意味深長的詩行。她具有如同天賜般的捕捉生活閃光點的能力,具有不同尋常的語言敏感力。許多意象在巧妙的詞語組合中生發出了新意,給我們帶來印象深刻的閱讀感受。”對于吳子璇的詩歌,徐威給予充分認可。但青年詩人都面臨“詩壇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二三年”的尷尬困境,徐威建議吳子璇對詩藝進行持續鉆研與打磨,形成長久而穩定的創作。
“從自我出發,我一直在尋找一種驚艷之美,不厭其煩地記錄成長、青春、愛情中的一切,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個人體驗,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吳子璇回應道,“已完成作品的不足的地方,也促使我筆耕不輟地寫下去。我最好的作品還沒有出現,它仍然在未來。”
羅川山在致辭中表示,惠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舉辦此次活動,用互聯網和區塊鏈的思維為惠州文藝創作開啟新的創新平臺,對推動惠州文藝創作的評論非常有價值,將帶動惠州學院、惠州市文聯、文學社團進行多層面的互動,給惠州學院的師生帶來思想教育和人生啟發。羅川山還希望惠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立足惠州,依托惠州學院和惠州市作協的人才隊伍,把“面對面”的創新活動做出特色,做出深度,做出成果。
據惠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伍世昭介紹,惠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正在策劃打造“藝術家·評論家面對面”項目,首場活動為“作家·評論家面對面”,此后將舉辦書法家、畫家、音樂家、攝影家等藝術門類與評論家面對面,每年至少舉辦兩場,希望借此把惠州的藝術家和評論家組織起來,改變文藝評論落后于文藝創作的狀態,推動惠州文藝創作發展。
盛瑛作最后的總結發言,她表示,這是惠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自今年3月成立以來舉辦的首場大活動,打造專業的平臺對作家創作進行細致點評,在惠州還是第一次。她希望惠州作家的創作不要局限于個人生活,跳出生活看生活,站在更高立意,認真思考作品的四個“度”——站在哪個角度、把握多大的容度、達到怎樣的高度、表現什么樣的溫度,彰顯社會正能量和時代精氣神,讓作品成為引領社會風氣、提升公民文明素養的精神食糧。
據介紹,本次研討會由惠州市文聯和惠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惠州市作家協會和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協辦。
【記者】糜朝霞
【攝影】曾文泳(惠州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