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郝周 | 我為什么寫《牛背上的白鷺鳥》?
更新時間:2019-09-20 來源:廣東作家網
2016年8月底,我去北京參加中宣部和中國作協組織的兒童文學作家、編輯的培訓。最后一堂課是李敬澤老師講的,他在講座中論述了這樣一個觀點:中國當下的文學作品不缺乏關于磨難的作品,但缺乏寫人如何戰勝磨難、缺乏寫殘酷環境中人性閃光的作品。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暗下決心:下一部作品就要寫磨難中的人性光亮。
也是同年6月份,我想寫一部跟我母親童年有關的兒童小說,為此,我我找她聊童年往事。但是這種刻意的采訪沒有太大的收獲。母親說,小時候沒什么故事,只記得七八歲時,家里有頭充滿靈性的老黃牛,她經常放牛,和那頭老黃牛的感情也非常深厚。此外,她又無意中提到,前些日子,我爸生病住院,她在醫院陪護時,遇到了同病房的一位年近九旬的退休教師。那位老人竟然是六十年前下放到我外婆村子的一個中學老師。母親當年還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在學校附近山坡放牛的時候,還經常見到這位姓于的“右派”先生。那時,村里有些人對于先生冷嘲熱諷,我外婆一家人卻對他十分友善。想不到60年后,我母親也成了老人,他們還能有緣偶遇,并追憶往昔,真是令人唏噓。
在深入思考創作方向后,結合母親當年這些獨特的生活經歷,我想:能不能就以一個小女孩、一位“右派”叔叔和一頭老黃牛為主角,寫一個人性閃光的故事呢?
要寫好這個離我的生活已經相當遙遠的舊故事,我必須做大量的采訪工作。當年“十一”長假,我獨自返回湖北黃梅老家采訪。為了了解當時社會風貌,還原生活細節,我采訪了養牛的農民、長期買牛賣牛的牛販子、兩個年逾古稀的舅舅,以及經歷過當時年代的普通農民等各類人物。國慶七天假期,我訪談了20多個人,收集了一大本鮮活素材。除了采訪,我還大量閱讀與故事有關聯的各種題材中外名著,前后不下100本。我希望從別人的作品中得到一些創作啟示。等到胸有成竹后,我開始動筆。半年里,除了上班、睡覺和處理家庭事務,我幾乎把其他所有時間都用在琢磨這部作品上了。
對于這部作品,我傾注了很多的心血,寄予了很大期望。就像余華在《活著》的自序中所說:他寫完《活著》后,認為自己“寫出了一部高尚的作品”。我寫完《牛背上的白鷺鳥》后,我也認為自己“寫出了一部高尚的作品”。我認為我對得起“作家”這個稱號——雖然我的作品還不多。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這部作品寫成后,遭遇了一路坎坷。我前后兩次投稿給兩家出版社組織的征文活動,最后都杳無音訊。我還試著投給一個頗為有名的出版社,也被婉拒。盡管如此,我仍然堅持自己的判斷,我認為它是高尚的作品,它值得更多的讀者去閱讀。2017年12月,我把書稿投給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周英老師,她頭天收稿后,第二天上午就回復我:“這部作品我想簽約。”她還透露了一個閱讀感受:“我昨天下午讀了一半,今天早上走在上班路上,想到還能讀到另外一半,感覺很興奮。”如果一個作品能達到這個效果,我覺得我個人的判斷是對的,這讓我感到欣慰和振奮。
這部作品的出版延誤了不少時日,因此我也有充裕的時間繼續打磨。我把這本書送給10多個好朋友閱讀,請他們提意見。他們當中,有普通讀者,也有作家、編輯等專業讀者。其實認真研讀過這部作品的朋友就會發現,書中關鍵人物白鷺叔叔的身份是“右派”。我寫那個艱難的時代,目的并不是為了緬懷,恰恰相反,我是希望我們不要再回到那個時代。我寫弱小而勇敢的小女孩,寫勤勉卻承受不公的老黃牛……都是在贊美磨難中的善良事物,我的本意是為了歌頌人和動物本心的純真和美好。而且,我用中國元素來摹寫這逆境中的光亮,這是真正的獨一無二的“中國故事”,外國人是寫不出來的。
我最得意的地方是,作品巧妙穿插了西方童話的“洋故事”和中國鄉土的“土故事”,把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它能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的共鳴。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我寫作野心的體現——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走出國門,讓國外的讀者也看到。
最后,我想談談這本書的題目。我最開始想到的題目是《老栗小栗》,老栗是老黃牛的名字,小栗就是牛崽的名字。我覺得把動物的名字拿出來作為書名能吸引讀者。后來又覺得太過平淡,沒有體現文章的神韻。我又想取名為《白鷺叔叔》,但感覺同樣有類似的缺點。為了想出一個恰當、傳神的好題目,我又反復閱讀文稿。無意中,我的目光停留在這個情節上:有一個下雨天,白鷺叔叔和小女孩一起去北山放牛,山洼里雨過天晴時,他們看到牛背上站著一只白鷺鳥,白鷺鳥正在啄食牛背上的牛蠅,肚皮渾圓的老栗正在悠閑地甩著尾巴。我忽然覺得這個場景是整部作品主題的形象注解。在大自然中,無拘無束的老栗和輕盈自由的白鷺鳥和諧相處,這是它一生中少有的愜意時光。而白鷺鳥又可以隱喻為“白鷺叔叔”。白鷺叔叔和老栗的命運十分相似,他也對老栗非常憐惜……不管從哪個層面來解讀,牛背上立著一只白鷺鳥的場景是美妙的,是和諧愉悅的。我把這個最美的場景拿出來作為書名,是以反襯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真實生活狀態并不總是如此美好的感嘆。但最重要的是,我希望無論在多么粗糲的環境中,美好的事物都能在孩子心中發光,并激發孩子追求良善的美好意愿。?
備注:長篇兒童小說《牛背上的白鷺鳥》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該書走進深圳市10多所小學語文教師共同發起的“共讀一本書”研讀課堂,參與師生達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