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余立功 | 《人生歸途》
更新時間:2019-09-09 來源:廣東作家網
圖書在版編目(C1P)數據
人生歸途/余立功著.一深圳:海天出版社,2019.4
ISBN978-7-5507-2480-8
1.①人…Ⅱ.①余…Ⅲ.①長篇小說一中國一當代
?Ⅳ.①I247.5
中國版本圖書館CP 數據核字(2018)第 227801號
【作者簡介】
余立功:湖北省仙桃市人,現任深圳市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主任,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深圳市作家協會會員。2016年10月由華夏出版社出版四卷本《余立功文學作品選》,分別是長篇小說《破格》《闖蕩》《糾結》《引姑》和中篇小說《雞骨架》《裝修得找陌生人》;2019年4月由海天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人生歸途》。
【故事梗概】
深圳干部陳志立退休之后,一心歸隱鄉野,回老家過平靜淡泊的退休生活。驅車千里回到農村老家豐澤垸之后,碰到的第一樁事是堂叔陳想生央他向村支書求情辦低保。探望90歲高齡的舅父——一個解放前參加工作的頗有些傳奇故事的老黨員耿春生時,猛然發現這個父子不睦了幾十年的家庭,突然冰釋前嫌和好如初了。在農村住了一段時間,陳志立與分別了幾十年的鄉親們感情逐漸恢復起來,但農村的現狀——貧窮落后、環境污染、勞力外流、留守兒童教育——令他心情有些沉重。隨大哥陳志民幫村民收割水稻時,碰巧東家是初中同學黃大吉,隨后便發生了黃大吉為孫兒考公務員央他幫忙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令他感慨萬端。
在農村親身感受和耳聞目睹了許多人和事,使他無法淡定,遂改變初衷,決定為火熱的鄉村建設發揮些余熱。正好鄉里村里希望他幫忙引起投資,而重點引進投資人是他的學生朱同民,便開始與朱同民接觸。雖然其間波折不斷,多次遭鄉親誤解和猜疑,但最終還是推動成功商人朱同秀、朱同民姐弟倆都回家鄉投資辦企業,被縣委書記形象地比喻為“安放引窩蛋”。這是小說的一條主線,整個故事以此為線索展開,既謳歌了特區干部和一批商界成功人士不忘初心、推動共同富裕、參加鄉村振興的感人事跡,也展現了江漢平原農村的生產生活、民俗風情和農民的質潔純樸、憨厚可愛,同時契合了中央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穿插其間的故事很多,比如為了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陳志立把一幫老哥們組織起來,續唱柳縣花鼓戲,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為了回饋鄉鄰,他春節前給各家各戶寫春聯送春聯,也發生了一些故事;出席了一些婚宴,協助籌辦了舅父的喪事,引發了他對改變農村面貌的深層思考,其中既有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包括基層黨建、經濟發展、群眾路線、鄉風民俗等等。
小說的另一條主線,是關于退休干部的親情與鄉情。和睦的陳家、田家大家庭的種種趣事,退休生活的迷惘與定位,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甚至抵御災難,昔日戀人的情感糾葛……使小說更加豐滿。
整篇小說中,親情與規則、理想與現實、過去與現在、都市與鄉村、守舊與創新的種種矛盾激烈沖撞,跌宕起伏,波折迭出,加上濃郁地方特色語言的靈活運用,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啟迪意義。
【《人生歸途》選讀】
他們在工地轉了一個多小時,然后去果園。
陳志立望一下不斷升高的太陽,又看一眼汗水涔涔的田雨,擔心她曬不得,提議分頭行動,讓田雨去看大哥大嫂。田雨答應一聲,準備離開,王濤讓志祥去叫一個人來送田雨。田雨笑笑說:“不了!我走過去就是?!蓖鯘χf還有兩三里地哩!
趁志祥去叫人的當口,陳志立仍然不放心,問王濤:“志祥怎么會在指揮部呢?”王濤說他現在是豐澤垸農業綜合開發公司的職工,專管安全保衛。“他管得了嗎?”陳志立滿臉狐疑?!袄项^不讓你進門的事,能不能說明問題?”王濤沒直說,反問了一句。見陳志立若有所思,王濤又說:“別盡拿老眼光看人。而且朱總也不是看你的面子,志祥是競爭上崗。他現在把安全保衛工作管得挺好,那個老頭就是他從外地招來的,說是村里的人太熟了,撕不開面皮,不敢大膽放心地管。而且,這規矩也是他一條條親自定的。朱總對他定的規矩很滿意哩!”王濤聽志祥說過求陳志立引薦的事,為打消他的疑慮,便講起來滔滔不絕。
年輕人開著田地的車送走了田雨,王濤和志祥在首期五百畝果園里,給陳志立詳細介紹果樹的品種。這時,胡勇跟鄉里的張書記來了。原來,王濤走到一邊打的那個電話,是給張書記的,而正好副總指揮長胡勇今天來檢查進度,得知陳志立到了,便心急火燎地結伴趕來。在他們身邊,不知何時也聚集了一些聞訊而來的鄉親。
眼看著日頭快當頂了,胡勇望望天空,說這天也太熱了,提議去指揮部休息,順便給他作個全面匯報。陳志立笑呵呵地說他又不是個么領導,聽啥匯報??!匯報是他們在位的人聽的。胡勇笑嘻嘻地說,那就他聽匯報,陳志立在旁邊旁聽。陳志立還是不肯,指著剛剛到來的陳志民說:“大哥我是看到了,但大嫂還沒看哩??赐甏笊?,我就得回城里去了。”胡勇又說:“今天不能走,王書記說他晚上要來的?!崩^而解釋,“市里的巡視組來了,他下午要匯報,讓我務必留您老在楊鎮住一宿,晚上他要跟您老再好好叨叨?!薄安恍辛?!明天回深圳的票都買好了,今天晚上還得回去收拾收拾?!标愔玖⒅坏萌鐚嵏嬷?。
還有一點心事陳志立沒跟他們講,就是還牽掛著妹妹志菊,回縣城的時候,他得繞道去趟荒湖,到她的魚塘看看。志菊的損失太慘重了,上面原本說要給的補償也是杯水車薪,且至今沒到位。她婉拒了朱同秀等人的好意,把房子作抵押貸了筆款,再次白手起家,含辛茹苦地養起了螃蟹和小龍蝦。每次聯系,她總是咬著牙關說沒事了。妹妹堅強不屈的倔脾氣他清楚,總是不愿意給人添麻煩,包括她的親哥。既不愿欠別人的情,又擔心壓哥哥們的腳。所以,天大的困難,她都默默無聲地自己扛。但情況到底如何,他只有親眼看了才知道。
聽陳志立說只是來瞧瞧,并不打算長住,老鄉們都吃了一驚,隨即露出失望的眼神,繼而加入到挽留的行列。特別是唱花鼓戲的一班老哥們,還等著他一起排節目哩!不然,那露天劇場不是白蓋了,或者好事別人了?
王濤和張書記說已經到了該吃中飯的時間,即使不聽匯報,喝口水、吃個中飯總是應該的吧!陳志立笑著說午飯他就更不能在這里吃了。他回來了不去大哥家里吃,嫂子還不罵他忘本了呀?陳志民接過話頭說,老婆子正在準備,這會怕是也熟了。又邀胡勇和張書記一起。胡勇說老是去叨擾他也不是個事啊!何況指揮部就是安排個便飯,也沒別的。陳志立一邊跟他們握手,一邊笑呵呵地說那就各吃各的,誰也不擾誰了。胡勇哪里肯依,但也沒辦法阻止,轉頭對陳志民說,那我再去騷擾一次?陳志民笑呵呵地說,求之不得哩!于是都跟在陳志立左右,加上鄉親們簇擁著,一起朝灣子里走。
果如志祥所言,陳志立發現了幾個長期外出打工的鄉親,便問:“沒出去呀?”幾個人爭先恐后地說家里有事做,有錢掙,還出去搞么事,除非是瘋了!“不是還在搞基建嗎?”陳志立又問。“我們就在工地做小工,或者幫忙修路、河渠裁彎取直。雖說錢少點,但總歸是有錢賺,而一家人又窩窩軟軟在一起,就蠻知足了?!蹦切┤擞终f。
陳志家顯然著急,說:“那劇場下半年就蓋好了,你么時候再回來領著我們排節目呀?”陳志立解釋說陳穎快落月了,他這時候走不開。眾人雖然內心失落,但也不好再提這事,畢竟那也是人家家里的大事。幾個老哥們還是不死心,說:“那就等陳穎落月了,你抓緊回來?,F在我們田沒了,別的也做不動了,新的又不會做,就指著這個門路哩!不然,這改造項目一結束,你讓我們喝西北風啊!”聽他們這么一說,陳志立覺得還真是個事。稍稍想想,便對胡勇說:“麻煩你給王書記帶個信。他講過讓縣劇團跟北村的花鼓戲班子聯姻,實現雙贏的,看現在有什么具體想法沒有了。希望能夠抓緊推進。”又對一幫老哥們說:“你們也不要等,既不要等我和同秀回來,也不要等縣劇團找上門。你們把本事練好了,還愁到時候沒有舞臺?”聽了他這個話,眾人才喜笑顏開,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擔。
工地上一切正常,整個開發按規劃好的圖紙有條不紊地進行,外出謀生的鄉親也選擇留在家鄉,讓陳志立內心無比寬慰,也興奮不已。照這個發展勢頭,他相信,用不了太久,豐澤垸的面貌一定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顆“引窩蛋”的妥帖安放,一定會吸引大批的雞母爭相在柳縣下出一枚枚金蛋來。再把黨的建設、法制建設、社會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抓上去,到那時,他所擔心的環境問題、黑惡勢力問題、社會風氣和社會道德問題,以及其他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帶著興奮與激動回到大哥家里,陳志立沒聽到往昔的麻將聲,心生詫異,便踱進了文化室。一進門便眼前一亮,只見略顯粗糙的書架還算整齊地沿墻而立,里面擺放了許多或新或舊的書籍雜志。原來的麻將桌蓋上了蓋板,不見一枚麻將在上面。坐在桌旁看書的幾個人一見他進來,連忙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親熱地打招呼。
“二伯!”循著叫聲望過去,只見屋子一隅的兩張桌子旁,老三志兵的二女兒陳芳,正在照護一群寫作業的孩子。陳志立有些詫異,問陳芳怎么沒去城里上班。陳芳說綜合開發公司辦了個免費的學生托管中心,朱總委托有教學經驗的她回來管理,便辭了城里的學校。跟在他身后的大哥嘿嘿地笑,得意地問:“現在算是個真正的文化室了吧?”陳志立當即說家里還有些文學書籍,閑著也是閑著,回深圳了便都寄回來。
在大哥家里吃過飯,也沒休息,就車身回縣城。沒想到,送行的鄉親擠滿了禾場,有的還提了雞蛋和一些土特產。這讓陳志立立即回憶起了當年進城上大學的情景,他和田雨激動得眼睛有些潮濕,卻執意不肯收。鄉親們誠心誠意地說,不值錢的,給陳穎補補身子。兩個人拗不過,最終收了兩百個土雞蛋。
一上路,田雨都在感嘆北村的人太講感情了,其實也沒幫到他們個什么。陳志立說:“誰說不是呢?但這就是北村的鄉親,樸實、憨厚、講 江漢平原方言:“車身”即“轉身”的意思。感情!這也是我要回來養老的一個原因。我的根在北村哩,心還是跟北村的人連在一起哩!”陳志立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是五味雜陳,去年下半年憋屈得落荒而逃的情景,老是在眼前晃悠。那份憋屈又差點從嘴巴里蹦出來,但陳志立稍稍猶豫了一下,硬是把它咽了回去,沒講。事情過去大半年了,他心里的憋屈,除了在父母的墳頭哭訴過,再沒跟任何人講。包括老伴田雨。既然過去都沒講,現在更沒必要講了。而且,他打算埋在心里一輩子,即便是爛掉了做肥料,也絕不吐露。很快,鄉親們的盛情挽留,特別是老哥們眼巴巴期盼的神情,再次浮上腦際。那么,深圳的事情忙完了,還要不要再回北村呢?陳志立陷入了兩難抉擇的苦惱之中。
前面好像出了狀況,公路上一長溜的車先是突然放慢了速度,隨后便停住不走了。路旁有些人卻拼了命地往前奔跑。盡管著急趕路,陳志立也只得停下來,靜靜地坐在車里等。太陽火辣辣地掛在天空,像是要把大地烤焦似的。他下意識地抬了下頭,就望見太陽下,一縷云彩正變換著姿勢,悠閑地飄蕩??吹竭@朵緩慢而悠閑飄蕩的云彩,陳志立的心像被馬蜂蜇了一下,猛地一陣戰栗。于漸行漸遠的豐澤垸,他又何曾不是一朵飄浮的云呢?除了他的出生跟早年生活,除了親人間的彼此牽掛,豐澤垸跟他有半毛錢的瓜葛呀?他突然有些惶恐,望著身后豐澤垸的方向自問:“家鄉在哪里?那里是我的家鄉嗎?”從地理學的角度講,豐澤垸是他的故鄉,或者說只是一片故土。同樣是從豐澤垸走出去的,打工的老鄉可以理直氣壯地把豐澤垸叫家鄉,因為除了親情這條紐帶,那里還有他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他,卻啥都沒有,沒有立錐之地、沒有只磚片瓦。他變得沮喪起來,原來他是個沒有家鄉的人,就像眼前的這朵云彩,只能懸在空中,隨風飄蕩。
望著紋絲不動的車龍和瘋狂奔跑的人群,陳志立又嘆了口氣。豐澤垸雖不是他地理學上的家鄉了,但是沒有辦法,猶如眼前的云彩離不開地球、離不開地球龐大的水循環一樣,生了他養了他的這片肥田沃土,已經在他的人生烙上了深刻印記。甚至他的思維邏輯、處事方式、生活習性,都跟長年累月在這片肥田沃土上摸爬滾打的人們并無二致,都鐫刻著深深的豐澤垸標記。豐澤垸用一根隱形的細線把他緊緊地拴在她的掌心上,讓他一輩子不管走到哪里、飄向何方,都離不開對她的思念和牽掛,都掙脫不開她的羈絆。這也正如孫悟空無論怎么折騰,也始終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故土難離呀!豐澤垸可以沒有他,他卻須臾離不開豐澤垸。這么一解,陳志立就又釋然了,原來無論他置身何處,故鄉一直就在他的心田,是他心底深處的那根定海神針。
【作品評論】
傾情塑造新時代黨員干部形象
? ? ? ? ? ? ? ??????????? ?——評長篇小說《人生歸途》
●周思明
從美學的和歷史的觀點分析,余立功長篇小說《人生歸途》在塑造新時代黨員干部形象方面,彰顯了一個較為突出的亮色。沈從文先生說,小說一定要“貼到人物來寫”。作者通過對主人公退休黨員干部陳志立的形象塑造,經由他帶領回鄉建設者在家鄉熱土上再次建功立業的故事書寫,將人性的美與丑、善與惡交織糾纏,讓主人公的所思、所盼、所為躍然紙上。與作者前幾部作品一樣,他依然以敬畏之心,在創作中和書中人物融為一體,組成一個命運共同體,與之同呼吸、共命運,他們哭,他也哭,他們笑,他也笑,他們悲,他也悲,他們喜,他也喜。加之作品在結構、故事、語言等方面的經營,使得這部長篇小說具有了一定的思想價值和審美價值。
如果說故事是人物思想的外化,那么情節便是人物性格的歷史。長篇小說《人生歸途》有一個充實豐盈的故事架構。作品講述深圳干部陳志立退休之后,一心歸隱鄉野,回老家過平靜淡泊的舒適生活。但當他驅車千里回到農村老家豐澤垸之后,碰到的第一樁事是堂叔陳想生央他向村支書求情辦低保。在他探望90歲高齡的舅父——一個解放前參加工作的老黨員耿春生時,猛然發現這個父子不睦了幾十年的家庭,突然冰釋前嫌和好如初。在農村住了一段時間的陳志立,與分別幾十年的鄉親們感情逐漸恢復起來,但農村貧窮落后、環境污染、勞力外流、留守兒童教育缺失的現狀,令他心情瞬間沉重起來。之后,更有和大哥陳志民一起幫村民收割水稻發現東家是初中同學黃大吉,后者為孫兒考公務員央他幫忙等等的令他啼笑皆非之事。
小說緊緊抓住主人公陳志立的形象塑造這個關鍵要素,鋪陳開了一幅命運轉折的人生畫卷。小說以主人公改變原來回鄉享福想法、立志為鄉村建設發揮余熱為主線。目睹農村種種落后現狀,陳志立決心為家鄉做點事情。他的想法,正好與鄉里和村里的希望一拍即合。于是,他幫忙引進投資,重點引進的投資人是朱同民,其間波折不斷,多次遭鄉親誤解猜疑,最終還是推動成功人士朱同秀、朱同民姐弟倆回鄉投資辦企業。初戰告捷的成果,被縣委書記形象地比喻為“安放引窩蛋”。小說以上述故事為主線,謳歌了特區干部與商界成功人士一道,推動鄉村群眾振興經濟、共同富裕的感人事跡,展現了江漢平原農村的生產生活、民俗風情和當地農民的質樸憨厚性格,同時也潤物無聲地契合了中央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和要求。
魯迅先生在談及小說寫作時說:刪枝夷葉的人,決然得不到花果。為了使作品羽翼豐滿,增添更多閱讀魅力,作者在小說中糅進很多小故事,諸如陳志立組織一幫老哥們唱柳縣花鼓戲,春節前給各家各戶寫春聯送春聯,出席村里的婚宴,協助籌辦舅父喪事等等。小說另一條主線,是陳志立與家鄉父老鄉親的情感故事。這點,則由和睦的陳家、有趣的田家、退休生活的迷惘、帶領鄉親們抵御災難、昔日戀人情感糾葛等等,得以實現,從而使小說變得豐厚和扎實。在這部作品中,親情與規則、理想與現實、過去與現在、都市與鄉村、守舊與創新等種種矛盾相互扭結,彼此激烈沖撞,情節跌宕起伏,加之方言的運用,使得小說活色生香,可讀可感。
放眼當下長篇小說創作格局,竊以為有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宏大敘事能力的喪失。大量小說熱衷于小敘事、微敘事,聚焦杯水風波、雞零狗碎、小情小調,缺少表現時代變革氣勢磅礴的史詩之作。作家缺乏介入生活、介入時代的熱情和使命感,也缺乏一種總體性把握歷史和現實的能力。二是思想表達能力的孱弱。大量的小說只熱衷于講一個傳奇故事,表達一些流行觀念,缺乏獨立思考和深刻批判,無力直接描寫思想的交鋒。三是細致描寫能力的退化。作家喪失了對自然界變化的敏感性和精細觀察能力,現在的小說中很少看到細致入微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尤其缺少對后工業文明時代具有怡情作用的自然美的描寫。細讀深圳作家余立功新近出版的長篇小說《人生歸途》,我的感覺是,作者選取題材的眼光是準確的,文本中也蘊含著作者對歷史生活的思考,小說中的描述節奏、格調、韻律都較用心。
長篇小說是文學體裁中的重鎮,最考驗寫作者的創作實力。好的長篇小說具有重要的社會影響,會讓讀者流連忘返、終生難忘。如果轉化為影視作品,還會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這讓一個時期以來的很多作家及網絡寫手們為之心動乃至癡狂,大有“不寫長篇非好漢”之慨!
以寫人物傳記名世的作家葉永烈認為,在動手創作長篇小說之初,必須做好兩方面的準備:一是構思成熟,已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地步;二是生活熟悉,人物熟悉。作者要有能力編織有頭有尾、情節跌宕的故事;塑造性格鮮明的人物;以充滿細節的文學筆調描寫環境;小說盡量生活化。作家不僅是會講故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會編故事,如何開端,怎么發展,何時進入高潮,結局如何構思等等,都是要頗費匠心的。創作長篇小說如同女人編織毛線衣,編者心中一定要有腹稿,起好頭之后,一針一針照腹稿編下去,編出漂亮的花紋、式樣,直至最后收針,織出的毛線衣如同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此外,還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力求寫一個“活”一個。平心而論,在長篇小說創作領域,余立功應該算是一名具有一定經驗的作者了。這部《人生歸途》相比他前幾部,水準又有提高。其中,最讓我欣賞的有兩點,一是內容非常扎實,很少水分,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干貨”;另外一點,就是作品的現實主義精神。第一點我們有目共睹,不再展開論述;第二點打算再多講幾句。
我曾經撰文指出:長篇小說的現實主義精神,是以其所凸顯的現實感為根本標志的?;诿缹W距離的考究,往往是以現實題材為主要寫作資源?,F實題材包括多種形態,并不一定就是宏大敘事,有很多現實題材恰恰是普通人的生活,關鍵是把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希冀夢想以審美的方式書寫出來。長篇小說要想得到社會的關注、讀者的認可,作者一定要抓到時代的痛處,撓到社會的癢處,觸摸到老百姓的心靈深處。就這點來說,我覺得作者余立功做到了。他不像當下一些作者,以獵奇志怪為能事,苦心孤詣地搞一些穿越、玄幻、盜墓之類的鬼把戲,而是老老實實向現實生活要素材、找靈感、尋機遇。是現實生活,促使作者投入長篇小說的發現、思考、孕育、發酵、建構過程。他以退休干部參與故鄉家園重建為題材,用文字反映鄉土中國裂變,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打下又一場長篇小說戰役。這種腳踏實地的現實主義精神堅守,令人欽敬。當然,在長篇小說語言、技巧上,作品仍有提升的空間。祝愿作者在今后的創作中繼續努力,砥礪前行,克服不足,再結碩果!
(作者為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作家協會文學評論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