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南方日報|“文學粵軍”厲兵秣馬再出發
——省作協新一屆主席團名單出爐
更新時間:2019-08-09 來源:南方日報
8月6日至8日,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廣東省作家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其中,省作協第九次代表大會選出新一屆省作協主席團成員,蔣述卓當選為廣東省作協第九屆兼職主席。
“文學事業是一場接力跑。廣東文學已經成為真實形象地觀照我國改革開放和南粵社會變革歷史進程的文化載體,展示新時代廣東人民奮發、奮進追尋中國夢前進軌跡的文本見證。”蔣述卓在致辭時表示。
本次省作協代表大會換屆選舉誕生專職副主席3人,分別是張培忠、范英妍、蘇毅;兼職副主席共11人,分別是(以姓氏筆畫為序):王世孝(王十月)、丘樹宏(秋樹紅)、李蘭妮、李國偉、楊黎光、張欣、陳志、陳繼明、林俊敏(阿菩)、賀仲明、謝有順。
實施“廣東文學異軍突起”戰略
8月7日下午,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受省作協第八屆主席團委托,作了題為《高舉旗幟 團結奮進 異軍突起 共創新時代廣東文學事業新輝煌》的工作報告,詳細回顧了過去5年廣東文學事業成就,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思路和要求。
“回顧廣東文學事業70年的風雨歷程、崢嶸歲月,有彌足珍貴的優良傳統和豐富經驗值得總結和傳承。”張培忠表示,實施“廣東文學異軍突起”戰略是省作協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旨在建設與廣東經濟地位相稱、與文化強省地位相稱的文學強省。
“實施‘廣東文學異軍突起’戰略,首先要打造文學創作、文學研究、文學服務3支隊伍,擦亮‘文學粵軍’名號,造就若干具有全國影響的名家大家,形成德才兼備、門類齊全、結構合理、梯次分明、規模宏大的作家群體。”張培忠說。
對于未來5年省作協的工作計劃,新任省作協兼職主席蔣述卓表示,將按照大會要求,鼓勵作家走進基層深入一線,寫出更具溫情和緊扣時代脈搏的作品。此外,加強粵港澳大灣區作家之間的交流和相關題材創作,通過互補互鑒,為推動廣東文學事業異軍突起、再創輝煌書寫新篇章。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協同發展
五年一回望,五年一聚首。省作協第九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宛如山間清泉,給文學界帶來清爽一夏:近300名全省文學界的代表濟濟一堂,眾星云集。
“此次大會上,很多好作品都被點了出來,這讓我既意外又驚喜,感受到了社會各界對廣東文藝界和文學界的關注,我心里亮堂了很多!”著名作家、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章以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改革開放以來,自己幾乎一屆不差參加文聯和省作協代表大會,一路見證了廣東文藝界和文學界的成長?!斑@些年來,廣東文學界不斷涌現出了頗具亮點的作品,但總體上還需要更大的努力,我相信,‘廣東文學異軍突起’指日可待。”
“參加此次大會收獲頗豐。尤其是大會提到作協等文藝機構要強化凝聚人心的作用,我覺得深有見地,這是我們當下文化生態中十分需要的精神認同?!鼻嗄曜骷彝跬J為,廣東的現代性經驗對于當代中國而言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作家應當據此寫出不一樣的“中國故事”。
針對網絡文學的潮流和創作訴求,網絡文學作家阿菩認為,網絡文學避免脫離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需要從兩個方面努力:一是努力發掘基于傳統文化元素的文學作品,包括粵繡、廣繡、潮繡,也包括建筑、武術、美食等,要把關于這些題材的作品挖掘出來。二是關注改革開放以來的時代命題,改革開放40年以來,很多事情都需要做好總結和回顧。
針對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協同發展的文學命題,作家王十月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為文學帶來諸多可能性,他說:“廣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關于中國這幾十年的社會變遷,廣東是一扇最有代表性的窗口,嶺南文化與港澳文化既有同根同源的屬性,也有各自的特色。描寫這三地生活的文學,是一種區域文化,有利于往世界文學進軍,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悉,本次大會共有300名作家代表參加,分別來自廣東21個地級以上市作協和公安、檢察、司法、地稅、鐵路作協分會。作家代表平均年齡51.8歲,年齡最大的代表92歲,年齡最小的代表27歲。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覃毅 黃楚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