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省作家協會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活動
更新時間:2019-07-15 來源:廣東作家網
7月6日至9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在廣州等地舉行?!盎浉郯拇鬄硡^文學周”活動系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內容包括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成立簽約儀式、召開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舉辦“粵港澳作家進校園、進企業、進圖書館”、組織粵港澳三地作家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采風活動。一系列活動旨在通過發揮粵港澳語言相通、文脈相親的優勢,推動粵港澳文學界融合發展,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學氛圍,營造團結、和諧的文學生態,推出一批反映時代要求、弘揚中國精神、體現粵港澳氣派的扛鼎之作,同時也為灣區市民朋友帶來一場文學盛宴。
7月6日上午9時,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簽約儀式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紅棉廳舉行,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廣東省作協主席蔣述卓,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澳門筆會理事長湯梅笑等相關領導、作協代表、全國文學界與會嘉賓和媒體代表100多人出席儀式。蔣述卓、潘耀明、湯梅笑分別致辭,張培忠、潘耀明、湯梅笑代表粵港澳三地代表簽約;張培忠宣讀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倡議書》。
蔣述卓在致辭中說,回望歷史,互聯互通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合作的天然屬性。在廣泛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實現文化融合和創新,必將進一步增強粵港澳文學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輻射力?;浉郯拇鬄硡^的文學合作必將馥馥吐芳,前景廣闊。展望未來,共融共享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浉郯拇鬄硡^文學發展與新時代同步,必定會在不斷的探索和突破中創造富于灣區特色的文學瑰寶,擦亮灣區的文化形象,走出一條超越常規的路徑,建立一套較為先進的良性運轉的文學合作發展機制,形成適應經濟環境的健康文學氛圍,營造團結、和諧的文學生態,締造城市文學發展的“灣區方案”。
潘耀明在致辭中說,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整合也可以說是嶺南文化的一次大整合,這次文學社團代表匯聚一堂,共商大灣區的文學發展大計,制定合作機制,開展出版、譯介、培訓和定期舉辦研討會、文學交流等各個領域全方位的合作。相信隨著大灣區文學聯盟的成立,整合大灣區文學優勢,把香港的文學更好地融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并進行互補整合發展,將是大有作為。
湯梅笑在致辭中說,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不僅促進三地的經濟互利合作,還要推動人文交流,達到相通、相知,共融、共進。我們樂于看到為保障大灣區文學聯盟的暢順運作,協議提出了“鼓勵不同流派、不同風格、不同觀念之間的切磋借鑒,激勵個性化創作和原創性探索。”粵港澳文學將會在大灣區文學中表現個性,在拓寬的文學空間里出現新的景象。
張培忠宣讀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倡議書》。倡議書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共同傳承中華文脈。通過開展主題采風、互訪交流、社區活動等多種形式積極探索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學惠民的有效途徑,正本清源,守正創新,形成以中華文化為核心、嶺南文化為紐帶、開放文化為特色、融合多元文化的文化體系。二是共同講好灣區故事。充分發揮粵港澳語言相通、文脈相親的優勢,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嘔心瀝血創作出一批反映時代要求、弘揚中國精神、體現灣區之美的扛鼎之作、傳世之作,以灣區巨變彰顯中國魅力,以灣區故事折射中國故事。三是共同推動融合發展。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從全國大格局、全球大視野中謀劃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工作,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打造高水平開放合作平臺,實現共同發展。
當天還召開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邱華棟作了主旨講話。周蜜蜜、吳志良、彭學明、李朝全、陳曉明、梁鴻鷹、丁帆、王干、賀紹俊、張燕玲、歐陽友權、徐則臣、楊慶祥等粵港澳三地及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圍繞“大灣區大融合,新時代新經典”這一主題,在探索如何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文學版圖中璀璨奪目的區域板塊,締造世界級城市群文學發展的“灣區典范”,如何建設聯系廣泛、充滿活力、合作共贏、成果豐碩的文學合作聯盟,如何加強文學創作宏觀指導,提高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主題、重大題材文學創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如何梳理挖掘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傳統與資源,守正創新等問題展開探討。
7月6日晚至7日,粵港澳三地名家邱華棟、陳曉明、梁鴻鷹、彭學明、黃維樑、王干、張燕玲、賀仲明、楊慶祥分別走進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暨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南海創客驛站、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圖書館、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華智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給廣大青年學生和社會群體開講“有意思的小說:意態與新形勢”“紅樓夢的前世今生”“以文脈溝通世界”等主題內容,作家們的深入淺出、與現實緊密結合的講學得到聽眾的普遍好評。
7月7日至9日,“粵港澳三地作家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采風活動”在廣州、中山、珠海三個城市展開?;浉郯娜刈骷蚁群蟮綇V州珠江新城、大劇院、圖書館、沙灣古鎮,中山孫中山故居,港珠澳大橋,珠海城市客廳濱海觀光帶、珠海歌劇院等地親身感受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的喜人景象和社會生活。(文:作宣 ?圖:曾慶豐 陳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