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惠州舉行女性文學作品賞讀和創研會
更新時間:2019-04-18 來源:廣東文壇
“在文學創作方面,女性有其獨特的優勢,情感更豐富、表達更細膩……”“一些女性作者往往關注自己內心較多,關注社會較少,作品要貼近生活、緊跟時代……”3月5日,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惠州市作家協會、惠州市小說學會舉行“鐵凝等女性文學作品賞讀會暨惠州作家女性文學創研座談會”,近20名作家代表出席活動。會上,作家們各抒己見,暢談文學創作。
與會作家對鐵凝、遲子建、王安憶三位女作家的文學作品表示敬意,“鐵凝的作品具備鮮明的女性視角,用女人味極濃的敘事口吻,來挖掘女性生命的本相。”鐵凝的《玫瑰門》里是一片女性心理的世界。鐵凝大膽地走了進去,深入到女性生命最隱秘的角落,寫出了女人的方方面面,從性別的角度展示人性的復雜及其脈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惠州市小說學會會長吳振堯暢談了自己對王安憶的“三戀”(《荒山之戀》《小城之戀》《錦繡谷之戀》)小說的閱讀感受。吳振堯說,“三戀”在女性文學中第一次揭示了生命的內在沖突,對女人的痛苦、女人的悲劇給予極大的關懷。“三戀”的深意還在于:女性自審意識是與女性生命意識一起復蘇的。
惠州市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后運對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作了分析,他認為這是一部女性作家所描述的少數民族史詩。周后運結合自己創作的中短篇小說集《東江情話》中進城務工青年徐玉婕的女性形象,作品如何體現當代中國在社會、文化轉型期所產生的一些精神現象和心靈矛盾,展示了新一代女性青年在事業和情感上產生的困惑。
廣東省評論家協會會員、惠州市散文與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建毅對鐵凝、王安憶和遲子建的文學作品從時代特點、創作語言和創作風格方面作了分享,還對惠州部分女作家的文學作品進行了分析點評。
會上,惠州女作家周小婭、苗理潔、林藝燕、林麗華等結合自己的創作經歷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感受和對女性文學創作的看法。她們認為,女性文學創作應摒棄陳舊觀念和套路,追求新時代的價值理念,貼近生活,照亮人性。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市作協主席陳雪對市小說學會舉辦此種沙龍式的文學鑒賞和創作研討給予了充分肯定。他簡要回顧了中國女性文學的發展歷程。“與西方相比,中國女性文學總體上更富‘母性’,更珍惜家庭倫理關系。”陳雪還介紹了惠州本土女作家的創作情況,并希望在場的女作家們緊跟時代步伐,創作出更多精品。“文學是有生命力的。我們惠州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偉大征程中,特別要加強對新時代女性文學形象的創作和塑造,讓更多的女同胞感受這個時代積極向上的氛圍。” (宮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