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有一種小小說叫惠州” ——惠州市小小說大課堂第33課,會員近期佳作賞讀會舉行
更新時間:2019-04-16 來源:惠州小小說學會 申平
4月14日上午,“惠州市小小說學會近期佳作賞讀會”在老車田食府舉行。原惠州市人大副主任陳幼榮,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肖向明、副院長顏敏,惠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伍世昭,《惠州城市文化論壇》主編、評論家鄧三君、惠州學院博士徐威等專家學者與惠州市小小說學會會長申平,常務副會長肖建國等近期發表作品的小小說作家面對面,對學會近期在各期刊媒體上發表轉載的代表作品進行了賞讀,會議由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市小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雪弟主持。
一、大課堂掀起惠州小小說創作發表熱潮
惠州市小小說學會會長申平介紹說,自2007年6月成立以來,惠州市小小說學會可謂活動多多、碩果累累、人才輩出。尤其是2016年開辦小小說大課堂以來,堅持每月一講,以老帶新,教學相長,惠州小小說創作進入收獲的季節,2019年以來,好消息不斷,國家級選刊《小說選刊》連續三期轉載了惠州市小小說作家的6篇作品,《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也不斷轉載會員作品,《小小說月刊》《紅豆》雜志等先后為我市小小說作家發表了作品小輯,此外,會員作品還頻頻見諸《小說月刊》《金山》雜志及《羊城晚報》《寶安日報》等報刊。舉辦此次賞讀會,就是對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的豐收成果進行一次檢閱,也為我市接下來的“中國小小說之鄉”揭牌營造輿論,做好鋪墊。
二、從惠州現象到惠州范本,有一種小小說叫惠州
此次作品賞讀會收集了2019年第一季度惠州作家發表的小小說作品60多篇,作家群既涵蓋了申平、肖建國、海華、胡玲等惠州名家,也有李艷、西米、林惠聰、陳海紅、鄭自松、黎桂良、龔小花等嶄露頭角的新秀。鄧三君認為,這些作品題材豐富、手法各異,可以說是異彩紛呈,蔚為大觀。一些新人的作品,給人帶來驚喜。肖向明從“還說申平的動物小小說”、“再談海華的鄉鎮小小說”,以及“肖建國小小說三題之題外話”等方面著手,對惠州小小說創作進行了全景式的俯瞰和點面結合的評論。顏敏則以“在詩與戲劇之間”為切入口,闡述了惠州小小說里流淌的詩意和內在的敘事張力,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共鳴與濃厚興趣。與此同時,伍世昭在充分肯定惠州小小說創作成績的同時,也提出了當前惠州小小說創作上“類型化”的問題,圍繞如何提升作品立意,突破個人及整體創作瓶頸,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原惠州市人大副主任陳幼榮表示,作為惠州市小小說學會的顧問,對于學會取得的斐然成就,感到非常高興。他寄語作家們,要利用好大課堂,進行深入討論,在選題、立意上進行精雕細琢,把我市小小說創作推上新的高峰。
本次活動得到了惠州市海燕房地產有限公司、惠州市餐飲協會、老車田食府的大力支持。惠州市餐飲協會會長葉定華在會上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加強與惠州市小小說學會的合作。
(文、圖:雁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