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葉延濱:黃剛散文詩——以象寫神,見微抒情
更新時間:2019-04-11 來源:中國作家網
散文詩的創作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雄厚的傳統。通過閱讀黃剛的散文詩,至少可以讓寫詩的人從中感受到散文詩與詩的不同,以及散文詩這一藝術范式獨特的魅力。
黃剛的長篇散文詩《山高誰為峰》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政治價值與社會價值都得到了應有的體現。長篇散文詩《山高誰為峰》在藝術上有很大的突破,這主要在于黃剛選擇了孫中山這一重要的歷史人物和重大主題,并且能夠以散文詩這一文學體裁將其成功駕馭。一般的歷史傳記是從頭到尾的敘述,黃剛這一散文詩則不斷地深入歷史并予剖析。他立足于孫中山這樣一個眾人熟知的歷史人物,用散點透視的方式將重點、精華重新發掘,給予放大并細致地展示,使一些曾被我們忽略的東西得以重新喚醒、張揚和凸顯。讓熟悉而又些陌生的歷史人物變得清晰起來,重新回到讀者之中,這是很成功的。
系統閱讀了黃剛的散文詩著作《山高誰為峰》與《陽光不銹》,整體來看,他的散文詩創作有三個特點:其一是以象寫神,其二是見微抒情,其三是呈現出多畫面的剪輯特點。
以象寫神的大寫意。黃剛散文詩精選集《陽光不銹》中的《父親河》,將黃河以象寫神,寫出了豪放不拘、恣肆汪洋的氣勢與感覺。在這類大題材中,散文詩的體裁更能凸顯大氣。而詩歌本身固有的創作規范,則使這類題材受到拘束。黃剛以心中的激情沖破了詩歌的拘束,使散文詩突破了詩歌賦體的不足,其作用得以更加自由的發揮。黃剛常在散文詩中寫宏大的題材和印象,內心有很多貫穿古今的激情,散文詩特有的形式支撐起了汪洋般的寫作激情,很好地表達了這種大寫意。
見微抒情的小特寫。在宏大的寫神寫意中,黃剛的作品也不乏小特寫。如《老船》里細致的描寫像蘇繡、湘繡一樣,引入了繪畫的寫實與工筆手法,牽引出作者一絲一縷的細膩情感,以特寫放大了事物的局部,形成了對詩歌的一種補充。黃剛以老船來寫世事的變遷,寫他對生活的感受。這些都在見微抒情中透射出精神。
多面剪輯的魅力。在黃剛的作品中,還能見到如電影剪輯一般的多組畫面組合。如他的《美人殤》組章,《無字碑》、《馬嵬坡》、《美人花》拼接成一幅幅美人畫,展示出不同的女性美。這是散文詩文體的長處,可以多種筆法充分展現其魅力。一般認為,散文詩樣式短小,大了就變成散文了。
但黃剛借鑒多面剪輯的電影手法,在一幅幅畫面的巧妙銜接中,串連起自己的情感、思考、哲思,增加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黃剛散文詩啟示讀者,散文詩確有與詩不同的發揮作用的領地,他的創作多樣性與多種藝術手法的運用,展現出散文詩獨特的藝術魅力。
?
(作者系中國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