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為時代創作 為人民立言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廣東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更新時間:2019-03-06 來源:南方日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一切成就都歸功于人民,一切榮耀都歸屬于人民”“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3月4日下午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發表的重要講話,迅速在廣東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針對性強,是新時代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努力為時代創作、為人民立言,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勇于回答時代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大家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意蘊豐厚、意義重大。”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鄒平學教授表示,作為在廣東工作的一名法學研究工作者,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并貫徹落實到工作中,抓住契機、乘勢而上、積極有為,以一流的理論研究、咨政建言和社會服務,為廣東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既感到光榮,也感到責任重大。”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州市文聯主席李鵬程認為,廣東文藝家的創作更應體現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身處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是有著兩千多年建城歷史的文化名城,文藝家需要堅定文化自信,從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中,特別是各種藝術門類里,尋找創作靈感源泉。
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程揚表示,文藝創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省文聯將著重擦亮廣東文化名片,樹立良好廣東文化形象。要繼續深入發掘各地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資源,努力推出更多彰顯嶺南特色的精品力作以及獨具嶺南風格的藝術流派。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作品》雜志社社長楊克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作家協會正著手抓這一題材創作,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邀請作家來到廣東,深入體驗半年至一年原汁原味的廣東生活,創作出“廣東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大題材作品。
扎根本土,以精品奉獻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文藝創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為進一步做好文化文藝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的創作態度,努力推出一批用心用情用功書寫人民的精品力作。同時保護發展好粵劇等地方戲曲、嶺南畫派、廣東音樂等文化精粹,用嶺南藝術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創作生產指明方向。”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局長劉小毅表示,全省廣電行業要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努力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廣州歌舞劇院董事長史前進深受鼓舞。他表示,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舞蹈家一定要深入采風調研、潛心創作,創作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舞蹈作品,譜寫舞蹈藝術的華彩篇章,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張豐清表示,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從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艱苦奮斗歷史中多汲取營養,把握人民思想脈搏,把文章貼近到人民生活中,把學問做在中國大地上。
做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應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再次強調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謀篇布局、指明方向。”廣東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曉表示,廣東社科界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社科規劃和社科評獎為引領,發揮好學術研究雜志和學術平臺的作用,引導社科專家努力推出具有廣東特色、廣東風格、廣東氣派的高質量哲學社會科學成果,進一步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協主席李勁堃表示,美術家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藝術創作中把握時代脈搏,堅持與時代同步。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廣東的藝術家們也將用自己的畫筆謳歌黨和人民奮斗的偉大歷程,創作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
廣州粵劇院董事長余勇表示,文藝創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藝術家要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十幾年來,廣州粵劇院創作了數十部反映“廣州記憶”的作品,藝術家們把嶺南先賢搬上了舞臺,這種方式對教育人民、弘揚傳統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殷殷囑托。”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總結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學問家。
南方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聰 占文平 周豫 畢嘉琪 李培 楊逸 黃堃媛 姚瑤 吳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