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離退休作家創作成績斐然
更新時間:2019-03-05 來源:廣東文壇
2018年,省作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組織部和省委老干部局的工作部署,在離退休干部中認真開展“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國夢”正能量活動,鼓勵離退休作家在助力廣東改革發展穩定中有所作為,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所作為,在為黨委和政府破解改革發展難題建言獻策中有所作為,離退休作家發揮獨特優勢和作用,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文學進校園、政府參事、文史研究、書畫藝術等方面成績斐然。
著名評論家黃樹森、游焜炳12月應邀赴河源參加蕭殷文學研討會暨蕭殷文學館開館活動,分別在研討會上作重點發言。黃樹森承擔了《改革開放40周年廣東文學研究》一書的審稿工作,并主編《百年蕭殷紀念文集》(花城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文集收錄了《梅花村頭憶蕭殷》(黃樹森)《病中的蕭殷》(游焜炳)《寒凝大地發春華》(謝望新 李孟昱)《“廣派”文學批評的歷史與基本特征速寫》(謝望新)《高山景行——紀念蕭殷同志》(朱崇山)《遲到的紀念》(沈仁康)等文章。黃樹森還受江門市邀請,出席“陳白沙學術研討會”,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多次參與省參事室調研活動,前往茂名高州調研冼夫人和沉香物質文化遺產,受邀出席東莞香博會,就莞香文化研究作重要發言。作家沈仁康在《鐵夫》月刊發表短篇小說《靈鷲山的愛》,在北京《詞刊》發表詩歌《援疆之歌(外一首)》,散文《張九齡故居》被《粵北散文集》收錄。作家廖琪分別在深圳、廣州、陽江作4場文學演講,主題為《著名僑領莊世平》《我是作家嗎》;發表散文《爸媽你們在天堂還吵架嗎》;創辦微信公眾號“文化潮人”,刊登了大批廣東文壇實力作家文學作品;在深圳策劃舉辦“廣東作家六人書畫展”(廖琪、曾慶豐、鐘道宇、鄞珊、厚圃、馮崢)。作家黃大德發表文章《緣分——記與至樂樓家族的書畫情緣》,主編《李鐵夫研究文獻集》(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表文藝研究文章《李鐵夫的“革命藝術”觀——從李鐵夫的漫畫〈今日時局〉說起》(刊于《美術學報》),撰寫文章《卅載情誼苦追憶,“一如七月”成訣別——憶老友王中秀》(刊于澎湃網)。作家洪三泰2018年創作發表散文十多篇,詩歌二十多首;作為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和專家組成員,兩次參加廣東古村落、古驛道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活動,撰寫關于保護東海島宋朝進士墓的參事建議。策劃洪家四位作家兄弟(洪三泰、洪三川、洪三河、洪江)共同創作詩集《絲路筑夢詩叢》(花城出版社出版),獲得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詩歌展”詩集銀獎(其中的長詩《大海洋》洪三泰所著),還在遂溪縣、湛江籌備主持舉辦第十八屆(遂溪)國際華文詩人筆會。作家盛瓊在2018年第2期 《中國作家》發表散文《為潔而歌》,9月隨筆集《成長是一生的功課》(與女兒盛羅蘭合著)在華夏出版社出版。作家王杏元代表作《綠竹村風云》再版(花城出版社)、《文種——王杏元傳》(《觀海小筑》叢書)出版,首發儀式在饒平縣舉行。作家蔡運桂撰寫《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調研報告,為鄭育浩《古今佳言賢文匯》和蔡針《擎天石》寫序,創作散文《王俊康的人格魅力》,在《汕尾日報》和《甲子》發表律詩《德天瀑布詠懷》。
作家王俊康繼續推廣文學進校園,得到關工委高度肯定,在越秀區少年宮小云雀劇場舉行的金鑰匙讀書活動、中山市菊城小學詩歌節、白云區困境兒童身心健康教育活動、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第三屆青年文學節,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白云區啟明小學(農民工子弟學校)、香港中華文化園、廣州越秀區舊部前小學等活動或學校作主題講座和朗誦原創詩歌。還撰寫文學評論《讓洪鐘大呂耳畔回響》《一馬飛奔戰士情》《春風化雨育新苗》。
作家李國偉組織廣東兒童文學作家參加《兒童文學》擂臺賽,并任領隊,共有七位廣東青年兒童文學作家作品在《兒童文學》九期上集體亮相,向讀者展示廣東兒童文學的風貌。參加文學進校園活動,在中山菊城小學、東莞市謝崗中學等中小學舉辦了8場校園講座。應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邀請,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辦“文學走基層”講座。組織并主持了有120多人參加的廣東省第二屆兒童文學作家和閱讀指導老師培訓班。組織并主持首屆“廣東好童書”“廣東優秀點燈人”“廣東文學新苗”評選。受邀參與第二屆“小作家杯”廣東省中小學生寫作大賽和廣東省中小學生自然觀察寫作大賽工作。為中小學生編寫德育教育讀本,并在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延安精神 光耀校園——學習延安精神校園讀本》一書,約12萬字。在南方日報等發表《與小讀者同生共息的云姨》《廣東兒童文學是珠江文派的重要組成部份》等文學評論文章。在《少男少女》等雜志、報刊發表《夏日噪音》等文學作品約20萬字。
作家趙小敏完成了多項政府和文化機構的少年兒童教育課程,在廣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及南沙區、黃埔區、白云區等圖書館共作四場優秀圖書輔導講座。應邀在廣州市海珠區實驗小學作《閱讀改變人生》講座,在東莞華附小作《讀古典,看神仙怎樣飛》讀書講座,并給廣州市機關共產黨員小紅棉志愿服務隊主講閱讀輔導課。受三易教育直播公司邀請,前往汕頭市澄海區為東里、蓮下等多間小學作《閱讀與寫作的密碼》講座共8場,并由三易公司作現場全球直播。此外,還完成多項編輯寫作項目,繼續擔任印尼華文報紙童心版的月雙版主編,一年共出版26期。編寫機器人閱讀課程方案,供人工智能機器人公司編程之用,編寫網絡粵語教學課程“粵語細路哥”方案,出席2018世界華媒看廣東的活動,并發表相關報道。
作家展鋒多次受邀出席文學座談會,開始著手整理上世紀八十年代與著名作家的書信往來資料,包括鐵凝、張賢亮、李國文、莫應豐、林斤瀾、張平、陳國凱等作家。作家艾云熱心參與文學公益活動,為廣州市圖書館、中山圖書館殘障人士進行文學講座,并獲得廣州圖書館“2018年文化助殘優秀導師”獎。作家熊城在社會事務上積極發揮作用,參與促成肇慶新區企業總部園簽約,參與促成國家級科研項目落地肇慶新區框架協議,策劃中國文化國際論壇,并積極投身各項文化教育發展活動。畫家張林嬰發表文章《六十余載緣與愛,我手寫我心》,參與組織策劃“慶祝澳洲中國美術家協會成立25周年暨首屆雙年展”,畫作《母子蓮心》(中國畫)被收入 《不忘初心——澳洲中國美術家協會成立25周年暨首屆雙年展作品集》,畫作《青花芭蕾》(中國畫)入選“藝?大情懷 第九回書畫展”,畫作《青花靜荷》(中國畫) 入選第三屆澳大利亞全國美展(禪文化藝術邀請展)。退休干部李樂天積極參與書畫藝術教育推廣工作,組織舉辦書法家“現場揮毫 迎春納福”活動,邀請廣州市書法協會書法家、瀛洲小學20位小書法家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展覽廳現場揮毫。組織策劃“團一大志愿者演藝活動與傳統書法作品展示”,設計策劃“廣東作家詩詞書法(畫)展”,收集廣東作家詩詞一千多首,選用100首,由省作協、省文聯四位書法家書寫展出。 (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