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李銜夏《加繆的人間》分享會舉行
更新時間:2019-01-23 來源:廣東文壇
8月26日下午,李銜夏短篇集《加繆的人間》小說分享會在廣東省作家協會嶺南文學空間舉行,活動由省作協文學院作家世賓主持,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伍方斐,教授申霞艷,廣州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青年學者、專業作家李德南等評論家以及青年作家、文學愛好者共20多人出席了分享會。
青年評論家李德南認為,廣東青年小說家中有好幾個比較注重思想性的作家,比如王威廉、蔡東、李銜夏,但他們彼此的思想體系又各有不同,王威廉屬于社會學體系、蔡東屬于生命學體系,李銜夏則偏于哲學體系。李銜夏小說最大的特點是充滿想象力,經常會冒出一些奇思異想,而且比較注重文體的探索和創新。但李銜夏在嫁接思想與小說的過程中,做得還不夠圓潤,在對世界、時代、現實生活的觀察與洞見方面還有待加強。
申霞艷教授認為,李銜夏是個有想法的作家,但李銜夏過多地描寫死亡主題,略顯輕率,用死亡來處理人物結局也屬于偷工省力的表現。如果想要在小說創作道路上走得更遠,就應該更多地打造故事、關注現實、切入生活、反映時代,把思想的觀點內化于小說,潤物細無聲。
伍方斐教授認為,李銜夏注重作品的思想性,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缺乏系統專業的哲學教育背景。建議李銜夏在自己的小說中首先要做好小說家的本分,加強對日常和現實的關注。在進行思想型敘事的道路上,可以多學習卡夫卡和王小波,多讓小說的人物發聲,使小說中的思想更加深邃、內化、成熟、柔軟。
博士、評論家唐詩人認為:李銜夏的寫作不是純粹講故事,而是把講故事作為一種思想的演繹過程。在講故事與思想演繹這兩者之間,李銜夏糅合得很精彩。如果純文學要發展,要與各種類型小說、與電影、新聞報道,包括與哲學敘事、社會學敘事等等區別開來的話,這種思想型敘事或許是一個很有前景的未來小說類型。
現場,鄒業本、賈飛、麥煥瓊、湯炎忠、王又鋒等青年作家和文學愛好者與三位評論家以及作者李銜夏進行了互動交流,提出了不少問題和建議。 (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