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陳彥儒 |《新聞課——如何學會與讀者“拍拖”》
更新時間:2019-01-21 來源:廣東作家網
散文隨筆:《新聞課——如何學會與讀者“拍拖”》
作者:陳彥儒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書號:ISSN 978-7-5108-6654-8
出版時間:2018年5月
字數:8.3萬字
內容簡介
八小時之外,讀一本專業書難嗎?
難的不僅僅是看書的環境和氛圍,更關鍵的是,讀的書籍內容!
拿忙得團團轉的自媒體人來說,拿累得喘不過氣的企宣干事、政府宣傳人員,拿忙亂得幾近焦頭爛額新入行記者、準備應聘的高校學子來說,你要是塞給他一本與傳媒業、與傳播學相關的專業書,你說,他翻了兩頁,能再翻第三頁嗎?
千篇一律的架構、千篇一律的內容……他根本無暇翻下去。
如果有一本“跳出窼穴”的專業書,幽默有趣,輕松活潑,讓人輕松地讀完,那該多好?
現在就有這么一本用散文隨筆形式寫的專業書——
這是一本被北京師范大學前副校長陳光巨、前《南方日報》社長、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以錦等6位名家重磅推薦新書——《新聞課——如何學會與讀者“拍拖”》
珠江晚報時評版主編、1987年全國好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靳樹乾認為:“這是作者多年從事新聞采寫經驗之總結,入行新人和企宣人士一冊在手,足以告別一些讓人昏昏欲睡的刻板教材。”
“文壇冷槍手”、《珠海特區報》編輯李更稱:“在中國,新聞寫作是易碎品,怎樣為新聞作品保鮮,陳彥儒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兩屆茅盾文學獎評委、天津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任芙康指出:“常見的新聞,總愛板著面孔。本書告訴你,優秀的新聞,應善于與讀者拍拖。個中的學問大了去了,絕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關鍵看記者用不用心、有沒有膽。”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策劃發起人何質彬院士看了這本書也說:“生動的例子,幽默的語言,活潑的形式,讓讀者閱讀后感到春意盎然。”
作者介紹:
陳彥儒,原名陳鏡堂,廣東興寧人,1975年出生。廣東省作協會員,曾任百年老報——香港《大公報》記者,曾任《珠江晚報》記者,現任中央媒體——“中國新聞社”常駐珠海、中山記者,數年發表了約186萬字的短篇小說、散文、隨筆、散文詩;及492萬字新聞作品,曾獲2012年廣東新聞獎、2015年首屆報業文學獎年度長篇小說大獎等榮譽。
陳彥儒作品散見于《中國作家》、《青春》、《南方日報》、《羊城晚報》、《今晚報》、香港《文匯報》、《澳門日報》、美國《僑報》等境內外知名報刊。
作者2009年出版作品集《放牧星群》,2015年初出版長篇小說《白天失蹤的少女》,該部長篇小說獲得了2015年首屆報業文學獎年度長篇小說大獎。2016年6月出版散文集《印象興寧 水墨珠海》。2018年出版理論專著《新聞課——如何學會與讀者“拍拖”》, 該書被服務館配市場的人天書店選中,正面向全國2879所高校圖書館系統重點推介。清華、復旦、武大、哈工大、廈大、暨大等985、211知名高校圖書館已經購入該書。作者以上書籍均在當當網、京東書城熱銷。目前作者還有多部作品正籌備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