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郭小東:戰地黃花分外香
——評金敬邁、梁信、張永枚的文學貢獻
更新時間:2018-12-27 來源:南方日報
?將金敬邁、梁信和張永枚三位作家,置于一起研討言說,很有價值。他們的人生與文本共同性及與時代精神的同構,形成了一個特別“有意味的形式”的意義群,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獨領風騷的中國革命文學之一脈。
他們曾是廣州軍區的作家中堅,而廣州軍區的作家群,不單歷來是廣東作家群的勁旅,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更是中國文壇的翹楚。而他們中的代表人物金敬邁、梁信和張永枚,更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家。他們分別從事小說、詩歌和電影文學的創作,各在其創作領域,有突出甚至驚世的表現。
金敬邁的《歐陽海之歌》,印數在三千萬冊以上,僅次于《毛澤東選集》,是文學史上的奇跡。這部作品經若干不同的文學時代,長久不衰。曾是當時青年思想修養的教科書。雖時過境遷,金老人書俱老,但其光芒依舊。《歐陽海之歌》,仍是榜上經典。
張永枚1952年的詩作《騎馬挎槍走天下》及1974年的《西沙之戰》,均是那個時代文學前沿的破壁之作。前者是和平年代的革命嗩吶,后者是戰爭時刻的英雄鼓角。其作品遼闊雄偉的視野,英雄主義的家國情殤,是那個時代激越涌動的詩的旗幟。
梁信編劇的電影《紅色娘子軍》,是謳歌中國革命女性的英雄史詩,他把處于中國社會最底層的勞動婦女,托舉推擁到世界舞臺上,在一個最高維度,綻放出女性的璀璨光輝。在革命戰爭年代,廣東女英烈在冊有2900多名,海南島占了1800多名。這些沉埋多時默默無聞的女烈士,是梁信第一個為她們群體出列,搖旗鳴鑼、立言建碑,并在多個藝術領域頻繁亮相。梁信以筆為旗,塑造了中國革命女性“紅色半邊天”的經典形象。
他們的文學創作,始終走在時代前沿,穿行在前線。他們在曾經作為南海前哨的海南,留下了紛紛腳印。金敬邁出演《海外赤子》,張永枚抒寫《六連嶺上映彩虹》,梁信寫作《碧海丹心》《特殊任務》……他們的作品及其巨大影響力,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廣東文學再次揮師北上留下了最有力的證明,這牽涉到對廣東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的評判,其意義不容小覷。
這三位軍人作家,同獲首屆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他們的文學成就,曾經代表了某個時期國家的文學主流。作家的個人命運,走過的創作道路,亦與時代緊密相連,與歷史一起沉浮。他們的文學成就,既是時代的精神遺產,更是中國當代文學的語文典范。
凡是能夠進入“終身成就獎”研討視野的作家,首要條件是他對母語的貢獻。這種貢獻,包括語言運用的人性深度及對語言建設本身的精神性開拓。偉大的作家,之所謂堪為偉大,最重要的一點,無非是他以母語,出色地塑造了一個或若干個文學時代不同的經典文學形象。正是對母語的高超駕馭能力以及通過母語所取得的精神性成就,使他們成為能夠跨越時代的杰出作家。而金敬邁、張永枚和梁信的作品,都展現出作家在語言運用方面的深厚功力。
具體說來,金老是以清新的、人性的小說語言,打破當時創作的僵化條框,構建了一個充滿人的激情的小說世界——《歐陽海之歌》,成為中國當代文學星空上一顆閃耀的星辰。
而張永枚是以輕快、光明、雋永的歌吟,把歷史的紛紜,戰爭的激烈,和平的愿望熔為一爐,化文言的舊重、民歌白話的平實,為清雅激越的新音,譜寫了一曲曲血與火之歌。其詩歌創作,源發于民歌體的“從軍行”,代表作有《騎馬挎槍走天下》《西沙之戰》。
梁信電影與小說的取材與書寫,得益于他的古文基礎和對民間傳奇的浸潤。他的創作經驗,很大程度上受到古典文學傳統的啟發。他的電影與小說人物的心靈雛形,帶有木蘭從軍和“水滸”英雄故事與人物范式的痕跡,在古代傳奇和現代革命之間,尋找一種人與時代的契合與相容。以至于他的作品,改變傳統的故事陳述,而成為了海南紅色革命的歷史敘事。他的創作成果,被視為海南革命斗爭史的縮影,并為中國的紅色革命書寫注入了浪漫的、溫暖的人間情懷。其文學藝術的創作,竟如此逼真地還原了歷史的想象性存在并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代表作為《紅色娘子軍》《從奴隸到將軍》。
應當指出的是,這三位作家都沒有接受當代大學教育的經歷。他們的語言,受文言與白話的人文化成滋養,常以雅致之辭,寫粗鄙之事。作品文通語順,措詞毫不生硬,文字書寫講究“禮數”,有諸多敬語,顯出義氣。他們雖寫革命題材,也寫國仇家恨,卻言辭有“禮”,文白兼融,多“白”少俚,并不粗鄙惡毒。這也是他們的作品,在不同時期都能夠傳播的原因之一。
他們這一代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是頗為獨特的。他們在新與舊的文明交替之中,在文言白話與現代漢語的轉化中,其語言及意緒,有禮可循,舉重若輕,別出心裁,富有風味和性格。若無中國語文傳統的辭學與禮儀之堅守,忽略文章學的修辭修養,是斷難創造出流傳后世的經典作品的。
寫作非謀生之道,而能終生為之,且成就多多,是為真作家,真文人。而軍中作家,因其受戰爭與和平、家與國、冰與火的人生熬煉,其作品自然有氣血,有刀劍,有情懷。尤其在當下中國,并非常人所能。
特別致敬!戰地黃花分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