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用詩歌來詮釋生活
——“文學進校園”之精準扶貧主題系列活動肇慶站
更新時間:2018-12-11 來源:廣東作家網
近日,廣東省作家協會邀請了廣東省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黃禮孩和肇慶作協主席鐘道宇兩位專家,來到肇慶市高要二中和高要水南中學,開展“文學進校園”的精準扶貧主題活動。
12月4日下午,廣東省作家協會“文學進校園”活動一行人來到了高要二中的大禮堂,禮堂中已坐滿了800余師生,以高一高二的學生及該校熱愛文學的老師為主,也有少數從外地趕來的高要區作協會員。講座由高要區作協主席李振杰主持,黃禮孩先作了題為“詩歌與文明:我們需要一個世界性的文學觀念”的演講,他給學生們展示了歷屆“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的獲得者的油畫肖像、木刻像,歷年的獎杯亦都是一幅雕塑作品,還播放了今年獎杯的設計理念,歷年頒獎晚會的藝術表演。精彩生動的演講,圖文并茂的展示,將學生們帶進了文學的殿堂,呈現出了詩歌的魅力,贏得了師生們的陣陣掌聲。黃禮孩還請一位學生當場朗誦其創作的《發光的藍花楹》,通過這首詩向學生們講解詩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鐘道宇則和同學們談如何寫好小說的話題,談創作小說的種子是如何產生的,他用他多年創作的經驗啟發學生們,要寫熟悉的人、熟悉的事,要先從家鄉寫起。
第二天上午,一行人又來到了高要區水南中學。這是一所建在大山深處的鄉鎮初級中學,學校很小,全校學生也僅有兩百多人。校長表示,自他上任以來,學校還是第一次請來了這么高等級、高質量的講座。講座安排在學校的實驗樓內的一間教室,十余張六邊形的桌子,師生們圍坐一圈,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據悉,鐘道宇是水南中學的畢業生,此外,還有一位作協會員,也是從這所中學走出來的。原來這所學校向來重視文學、美學教育,學校還辦有一個文學社團——南少文學社。幾十年來,文學的種子從來沒有在這所學校中斷過。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有些羞澀,提問很少。但是,在散場后,卻有不少同學寧可不去吃飯,也圍著兩位老師提各種問題。在幼小的學生心靈深處,是跳躍著火熱的文學情懷,夢想有朝一日圓一個作家夢。
水南中學校領導希望這次“文學進校園”活動,能夠在越來越多的同學心中撒下文學的種子,將來能夠從這些學校中走出更多的作家,讓文學助力他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文/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