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中國作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采訪團與廣東作家交流座談
更新時間:2018-10-23 來源:廣東文壇
7月17日下午,中國作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采訪團作家(第一團)成員抵達廣東,隨即在廣東省作家協會嶺南文學空間與廣東作家代表進行了交流座談。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發表講話,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致歡迎辭,廣東省作協主席蔣述卓主持座談會。
吉狄馬加在講話中指出,中國作協黨組高度重視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錢小芊書記、鐵凝主席都出席了啟動儀式,并為采訪團授旗。采訪團第一站選擇廣東,有三個原因:一是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前沿,創造了很多奇跡和提供了很多寶貴經驗,采訪團成員在廣東可以親身感受到廣東改革開放以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和對改革開放重要性的認識。二是廣東作為文學大省,廣東作家觸覺敏銳,作品與時代呼應,當代性十分突出;廣東省作家協會在組織重大現實題材創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作品見證了人民在新時代創造美好新生活的壯闊圖景。三是廣東在出作品、出人才、繁榮文學事業的體制機制等方面也有先進經驗,為深化改革,推進文學組織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建設提供了借鑒。希望采訪團成員暢所欲言,多聽多問多思考,不虛此行,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創作出更具現實意義的作品。
張知干對采訪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繼去年中國作協組織“迎接黨的十九大暨紀念建軍90周年”主題采訪團來粵進行采訪活動之后,今年再次組織采訪團來粵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充分表明中國作協和全國文學屆對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先行者的高度關注,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作協對廣東文學工作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一定會為廣大作家反映偉大時代變遷、書寫時代光輝史篇提供豐富的創作資源,一定會為廣大作家施展聰明才智、實現藝術抱負提供極其廣闊的創作天地。其一,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精彩縮影。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在體制改革中發揮了“實驗田”作用,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窗口”作用,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邁向“強起來”的生動注解。其二,廣東改革開放故事是中國文學創作的豐厚資源。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和人民群眾締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蘊含著源源不斷的文學素材,為廣大作家提供著得天獨厚的創作資源。廣東的輝煌成就、改革經驗、南方生活,大量可歌可泣的人物,大量可圈可點的事件,蘊含著無比豐富的思想資源,值得大家仔細閱讀、深入觀察、認真思考。其三,廣東這片改革開放熱土是催生時代力作的地方。廣東故事值得大書特書,更需要大手筆。期待全國文學名家與廣東作家一道,從廣東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文學創作的有益營養,用深切的感受和飽滿的激情,催生出更多扛鼎之作,共同努力為改革開放事業奉獻文學厚禮。
交流座談中,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廣東省作協主席團成員、文學院副院長魏微,河南省作協副主席王劍冰,河北省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春雷等中國作協采訪團成員分別就如何理解、書寫城市、新型業態,廣東改革開放的光環及焦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學創作高度等作了發言。
廣東作家王威廉、丘樹宏、張欣、張梅、張培忠、盧衛平、黃禮孩、盛慧等分別結合自身的寫作經歷,就嶺南文化的特點,廣東改革開放成就的縮影,講述“廣東故事”的題材選擇等與采訪團作家進行了交流。
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范英妍,廣東作家周西籬、鄭小瓊、夏曉露、高小莉、林世斌及省作協機關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參加了座談會。 (何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