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舉辦“文學名家帶文學新秀”系列之 “看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采風活動
更新時間:2018-10-23 來源:廣東文壇
7月19日至23日,省作協組織舉辦“文學名家帶文學新秀”系列之“看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采風活動。活動邀請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報告文學名家何建明作為導師,與廣東青年作家代表一同見證和感受廣東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果,并全程對廣東青年作家進行創作指導。活動期間,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范英妍與采風團成員進行了交流座談,她受出差在外的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的委托,代表省作協對何建明支持廣東的文學工作表示衷心感謝、對來自省內各地的青年作家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她希望青年作家們珍惜這個與文學名家近距離學習交流的機會,在文學名家的指導下,多觀察多思考,努力創作出反映時代,尤其是反映廣東改革開放成就與經驗的好作品、大作品。
“文學名家帶文學新秀”系列在文學采風活動中引入名家導師制度,將培養扶持文學新秀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實踐相結合,通過文學名家的引領示范,引導文學新秀盡快成長,是廣東省作協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自去年12月邀請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同志帶領廣東文學新秀深入粵北山區開展專題采風活動后,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省作協又特別邀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報告文學名家何建明帶領東莞市作協主席、報告文學家陳啟文和汕頭市作協理事周草,省作協文學院作家王威廉,花城雜志社副主任、二級作家陳崇正,佛山市藝術創作院主任、二級作家盛慧,清新縣電視臺記者、廣東省文學院第五屆簽約作家葉清河,廣東互聯光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智勇(馬拉),中山大學圖書館馮娜,東莞市作協副秘書長莫華杰,廣州市黃埔區稅務局總經濟師於中甫等9位文學新秀深入到改革開放前沿進行專題采風活動。
7月19日,采風團一行首先在廣州開啟主題采風之旅,先后參觀了廣州大劇院、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圖書館、花城廣場、云從科技公司等地,期間在廣州圖書館舉行了贈書儀式,何建明及青年作家向廣州圖書館贈送了自己的出版著作,廣州圖書館黨委書記王長慶及副館長李慧敏向贈書作家頒發了感謝狀。7月21日至22日,采風團前往東莞,參觀了東莞可園博物館、東莞展覽館、中國(寮步)沉香文化博物館和鴉片戰爭博物館等地。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國營,東莞市文聯主席、東莞文學藝術院院長周漢標等會見了采風團一行并進行座談交流。7月22日至23日,采風團前往珠海,參觀了港珠澳大橋、珠海歌劇院、金山軟件、歐比特宇航科技、唐紹儀故居等地。珠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龍廣艷,珠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小勤會見了采風團一行,珠海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馬融,珠海市作協主席盧衛平等陪同采風活動。
為了讓作家們充分感受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變化,省作協作了充分細致的籌備工作,精心規劃采風行程,每到一處都組織采風團成員與當地作家座談交流。5天行程中,采風團一行穿梭在歷史與現代、人文與科技當中,廣東深厚的歷史文化、濃郁的嶺南氣息及改革開放后在經濟、文化、科技、城市建設等方面蓬勃發展的新面貌,讓作家們印象深刻。在采風過程中,何建明以自身的創作經歷和經驗,結合參觀中觀察到的具體事例,針對報告文學的藝術特點,就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提煉感受、捕捉靈感、選擇題材、積累素材、藝術處理等具體問題對青年作家進行了現場指導。他提出青年作家們要不虛此行,每到一處都要認真總結梳理所見所聞帶來的思考和感受,每天找時間大家一起坐而論道,通過相互間的交流碰撞,共同提高創作水平。何建明在接受青年作家的專訪中,勉勵廣大青年作家們要注重揣摩和積累,將書寫著力于我們生長和生活的土地上,找準切入點,充分利用并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和題材,實現對人物、故事等素材的真實呈現和藝術展現,創作出具有前瞻性、藝術性、飽含溫度與人文情懷的作品。青年作家們紛紛表示在名家帶領下采風能真正做到邊走邊想邊講邊學,開闊視野的同時,名家的言傳身教讓人收獲良多,很受啟發,能切實有效地提升自己觀察社會和思考創作的方法與水平。 (歐陽露 ?杜雪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