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朱復融︱藍予的長篇小說《蘇醒 》:一本書,一座城
更新時間:2018-09-30 作者:朱復融來源:讀特
讓愛情之淚歸于清澈,讓破碎的夢想歸于蘇醒。藍予把心里的那份柔軟,通過這部小說都給予了曾經的時光。時間跨度整整三十年,這三十年恰恰成了人生漂泊命運最寶貴的背影。這些就像愛情從來都不是單色而平靜的海洋一樣,夢想也不會在一個炫燦的地方輕易地等待著一個人的到來。任何的尋找與奮斗只能通過傷痕的軌跡,通過愛情與事業、親情與商情的不斷沖突,最終讓我們看到人性中最為深隱的部分。
時代變遷的大格局,誰也不能置身事外,理想中的遠方又成了人生新的起點。林曉拉、林曉嫣和林曉冰三個離開故鄉的姐妹,滿含渴望地來到一座遙遠而陌生的城市,這個城市注定讓她們遭遇各種困厄與掙扎。
讀藍予的長篇小說《蘇醒》,我穿梭在林曉拉、林曉嫣和林曉冰的愛情三度空間里,樂此不疲,思緒隨著情節的發展卻搖擺不定。這部都市言情小說因為其現代的特質,對于感情的描寫是越見深刻的。它以男女之間的愛情為中心,以城市環境為背景而展開,故事情節反映了社會生活的一種狀態。藍予把這部小說中那些小人物的命運,都在設定的情節、沖突、橋段中,一波接一波,不斷變化,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從開始閱讀到看完,我的內心總有一個感覺:這種冷靜、美麗、淡淡感傷的文字,把一個都市愛情故事,演繹成每一秒的情感脈動。就像風一樣,可以不懂云的飄泊;也像沙一樣,可以不懂海的遼闊;更像天一樣,可以不懂雨的落魄。但在繁華鬧市的喧囂中,它依然保留著一種真誠的感覺。可以從這部小說看到一種悄然逝去的真實。三個女性與一座城市的博弈,交織的愛恨,無情的虐奪,執著的糾纏,失落的情緣,不斷地拷問著誰是真心?誰是假意?誰是誰的禁錮?誰是誰的圈套?這些都曲折地表現出“成長即惆悵、生存需付出”的現實人生的真實過程。
法國著名文學家勒·克萊齊奧認為,人群的流動、思想的流通與身體的混雜,包括建筑,這些都跟文學創作相呼應。它們既構成了創作的靈感,又同時是一種批判,有時還是一種反襯。在此意義上,都市小說才顯得風采各異,個性卓然。《蘇醒》這部小說的另外一個價值,就是它反映了高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嬗變、人性裂變、靈魂掙扎時,已經出現了的獨特的文學風格與形式。作為一部反映時代現實而傷痛的都市情感小說,它以真切的視角,洞察都市女性獨立背后的抗爭與無奈,和由此引發的一段段悲喜交加、銘心刻骨的人生插曲……書中既有男女之間情感的交融與嬗變,也有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同的價值觀念對人性的滲透與誘惑,更有情與法、欲望與良知的劇烈沖突。書中人物不但把原來的鄉土生活方式、鄉土文化氣息帶到城市,也把不同的地域文化帶到同一個城市來,其包容性和沖突性都顯而易見,甚至難以調和。從主題到形式、從人物到故事,這部小說都以新的氣象出現,在題材、立意、人物群體塑造等方面,也表現了一些新的嘗試和構建,看得出這是作者毫無保留地、發自內心地勇敢且直白的情緒表達。這部小說的優勢還在于對所有豐滿的人物性格有著相對完整的情節設定,并對結局沒有任何暗示。小說中的人物個性鮮明,情節環環相扣,語言清新優美,心理描寫細膩感人,帶有明顯的現實主義的寫作風格。
同樣,閱讀這部小說,讓我們懷念曾經懵懵懂懂的青春歲月以及不諳人事的簡單幸福。一座城市可以讓人的愛情破滅,精神無所依托,也會讓人的夢想潰如蟻穴,甚至讓人的價值觀紊亂,但最終都會讓人在渾噩中蘇醒過來,去重新拷問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