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惠州市小小說10年精品研討會”隆重舉行
更新時間:2018-09-25 來源: 惠州小小說學會
十年磨一劍,心潮逐浪高
“惠州市小小說10年精品研討會”隆重舉行
金山湖畔,閬苑儲英,惠州學院,秋色宜人。9月22日上午,由惠州市文聯、惠州學院文傳學院、廣東省小小說學會、惠州市小小說學會聯合主辦,惠州市日升昌協辦的“惠州市小小說10年精品研討會”,在惠州學院隆重舉行。惠州市政協副主席黃志忠,惠州學院副校長羅川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黃文新,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安想珍,惠州學院文傳學院院長肖向明,廣東省、惠州市小小說學會會長申平、惠州市日升昌集團董事長歐吉陽、惠州市海燕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曾志平、廣東百業投資集團董事長鐘期,廣東華通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小小說學會名譽會長賀妙忠等領導和企業家,以及惠州市小小說作家、文學愛好者近60多人歡聚一堂,對《桃花流水鱖魚肥——惠州市小小說10年精選》一書進行了認真研討,共同回顧惠州小小說10年發展不尋常的歷程,展望“中國小小說之鄉”的美好愿景。
借勢造勢,吹響號角
——全力打造“中國小小說之鄉”
研討會由申平主持。他說,今天在這里舉行這樣高規格、高檔次、高水平的會議,有三個背景:一是去年,廣東省小小說學會策劃出版了一套《嶺南小小說文叢》。文叢一共10本,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其中之一就是這本《桃花流水鱖魚肥》。按著省學會的安排,要陸續對這10本書進行研討,今天就是系列研討活動的第一場。第二,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的小小說作品集《俗世奇人》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這說明小小說這種文體已經走向成熟,進入廟堂,受到國家層面的肯定。我們就是要借勢造勢,使小小說這種文體在惠州進一步發揚光大;第三,是為把惠州打造成為“中國小小說之鄉”創造條件。經過10年努力,小小說之鄉在惠州已經初具雛形。去年,中國小說學會主要領導已經明確表示,為惠州頒發“中國小小說之鄉”的牌子指日可待。
《桃花流水鱖魚肥——惠州市小小說10年精選》主編,廣東省、惠州市小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惠州學院小小說研究中心主任雪弟介紹說,十年精選一書,收錄了惠州63位作家每人一篇作品,更強調惠州地域特色,盡可能多地覆蓋本地作家,是惠州作家的一次實力展示。每一篇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大部分是在報刊或雜志上公開發表過的,同時也注重遴選新人,關注學生作者。
水淵且活好肥魚
——專家學者深入研討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桃花流水鱖魚肥》一書,以及惠州十年來形成的“惠州小小說現象”,展開了熱烈的研討。
“水淵且活好肥魚”——惠州市《城市文化論壇》主編、知名作家鄧三君化用這句詩來形容惠州小小說。“惠州小小說學會運作規范、活動頻繁、平臺多樣,出產成果是為必然;獲得榮譽,亦實至名歸,盡在情理”,在高度肯定惠州小小說創作成績的同時,他從“以點帶面、縱橫延伸、產研結合、平臺多樣”四個方面進行了全面梳理,闡述了學會取得成果的必然性。他特別提到,學會打造的活動平臺、學習平臺、交流平臺,如征文比賽、大課堂、自媒體等,顯現了社團凝聚力與向心力,極大地激發了會員的創作激情
“從不為人知到蔚為大觀的文學風潮——惠州小小說現象令人吃驚,也令全國學者作家為之側目。在有智力有才情的高端隊伍的引領下,在社會各界的關注鼓勵下,惠州吹響了進軍‘中國小小說之鄉’的號角。最近出版的《桃花流水鱖魚肥》,以以小見大的風格、精辟獨到的著眼點,反映著惠州這一歷史文化名城人民的生活風貌。同時,就已經形成的得到全國公認的‘惠州小小說現象’來說,她的10年精彩,10年經驗,的確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惠州學院文傳學院院長肖向明博士在發言中說道,并且從三個方面作了闡述:一是高水平隊伍的引領,打造“惠州小小說”高地;二是不斷感應新的時代,凸顯“惠州小小說”亮點;三是高度自覺的品牌意識,成就“惠州小小說”現象。
惠州市日升昌集團董事長歐吉陽在致辭中深情回顧了自己與惠州市小小說學會結緣的過程,對惠州市小小說學會10年來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他希望在座的各位小小說作家,要以這次研討會為契機,繼續努力,奮發圖強,用心智和汗水,去繼續創造更多更好的小小說作品,以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
海燕房地產董事長曾志平在會上表達了對學會成長壯大的密切關注與傾力支持之情,并回顧了自己的創作歷程,勉勵小小說作家共同努力,不斷進步。惠州市小小說學會副會長、知名作家海華在會上表達了對關心學會發展的領導與企業家們的感激之情,并呼吁大家齊心協力,為學會發展、為打造“中國小小說之鄉”、為惠州文化建設加油鼓勁。
此外,惠州學院文傳學院教授伍士昭、惠州市小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肖建國、惠州學院文傳學院徐威博士、知名作家周小婭,以及小小說作家林惠聰、黎桂良等,也分別作了主題發言。
乘勢而上,實現二次飛躍
——市領導殷切寄語
安想珍對惠州市小小說創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他說,馮驥才小小說獲得魯迅文學獎,標志著小小說這一文體堂而皇之邁入了文學的殿堂,惠州小小說創作碩果累累,有目共睹,市文聯將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小小說事業發展。同時勉勵學會運用新媒體、發揮科技手段,更好地傳播小小說。并期望學會以此為良好的開端,有情懷、有擔當,打造嶺南名郡優質名片。
羅川山對惠州小小說學會獨特的作家群體、創新機制等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小小說開辟了全民微閱讀的新局面,提供了超越“碎片化閱讀”的方式,是對大眾閱讀的拯救。他表示,惠州學院文傳學院將一如既往配合、支持學會,參與構建新時代惠州文化發展愿景。
黃志忠對惠州小小說的發展更是寄予了熱切期望,他說:“縱觀透視分析惠州小小說創作,可以用氣勢如虹,形勢喜人,來勢兇猛來形容。十年歷程不尋常,其特點是有領軍人物的引領和推動,有底蘊深厚的人文環境的熏染,有各級領導、企業家、惠州學院的積極支持,有骨干隊伍的配合和成長,真正做到了基礎夯實、平臺搭建、隊伍壯大、影響擴大、成果豐碩。惠州市小小說學會要充分認識自身優勢、乘勢而上、登高望遠,實現小小說的二次飛躍。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惠州小小說的發展,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惠州小小說作家沖擊小小說金麻雀獎,沖擊魯迅文學獎,支持打造“中國小小說之鄉,”為把惠州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城市貢獻力量。
(文/雁鳴? 攝影/劉葛干、李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