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長篇小說《東縱北撤》首發
——惠州作家牟國志耗時兩年多寫出28萬字展現東縱北撤歷史
更新時間:2018-08-06 來源:惠州作協
8月5日下午,長篇小說《東縱北撤》首發暨贈書儀式在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產業基地舉行。活動由惠州市文聯、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市作協、市詩詞楹聯學會、兩縱歷史研究會聯合舉辦。據悉,該書由惠州作家、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原編委牟國志所作,他用歷史小說的形式,將東縱北撤那段歷史生動鮮活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今年是建軍九十一周年,東江縱隊勝利北撤也已經七十二年了,我懷著虔誠的敬意撰寫這部書,把它獻給那段跌宕崢嶸的歷史,獻給那些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奮斗過的革命先輩們,獻給我們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牟國志在活動中介紹說,前幾年他與惠州市作協主席陳雪共同撰寫電影劇本《北撤行動》的時候,深入地去涉獵1946年東江縱隊向北方進行軍事轉移的史料。他當時為了寫好這部電影劇本,參加了東縱老戰士聯誼會的一些座談會,采訪了一些東縱革命前輩,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文史資料。在閱讀史料的過程中,牟國志常常被那些真實而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所震撼。他覺得當年那次軍事大轉移取得成功之不易,那些斗爭可歌可泣,令人蕩氣回腸,那段歷史應當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去體會,于是萌生了將這段歷史寫成長篇小說的想法。為了寫好《東縱北撤》這部作品,牟國志長途跋涉1000多公里,走訪了當年北撤部隊登船離粵的大鵬半島沙魚涌,東江縱隊司令部原址葵涌土洋村、羅浮山沖虛觀,粵北部隊南下集結所經之地贛北、梅嶺、連江等古棧道,以及敵一三一師設伏準備圍殲我部隊的龍門永漢地區等。他還采訪了尚健在的一些東縱老戰士,收集整理了近200萬字的文獻資料,歷時兩年多寫出28萬余字的書稿。
在寫作手法上,牟國志以現實主義為基調,采用虛實相結合的創作手法,書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都是歷史的真實再現,讓讀者更好地了解那段不同凡響的崢嶸歲月和錯綜復雜又撲朔迷離的歷史。但他不是照搬歷史,在忠于真實歷史的基礎上,設計了若干順應歷史發展趨勢,或者根據事物本身發展的合理軌跡,演繹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狹路相逢的社會活劇,也演繹了正義與邪惡、陰謀與斗爭、機關算盡與雞飛蛋打的政治斗爭變數,情節緊張,高潮迭起,使作品讀來扣人心扉,耐人尋味,不忍釋卷。(惠州作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