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西 籬:你有故事,我有美酒
更新時間:2018-06-19 來源:廣東作家網
一
丁酉年9月11日傍晚,廣東省作家協會赴內蒙自治區“結對子”文學交流活動代表團,抵達呼和浩特市東郊的白塔機場。該機場得名于其附近的古跡萬部華嚴經塔。在一片開闊的平川上,馳名塞外的白色古塔萬部華嚴經塔聳立在星空下。
很多年前,我曾到四川藏區采訪,當地藏民教我一首歌《白塔》:仰望純凈的天空,想起一首古老的歌……噢,曲登嘎布,你是天上的星星布滿草原……
草原上的白塔是信仰的象征。早期游牧民族信仰佛教、聶思脫里(基督教派系)、伊斯蘭教、薩滿教等。出自草原黃金家族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信仰薩滿教,以“騰格里”(長生天)為永恒的神。
成吉思汗離世前也曾渴求道教的幫助。
成吉思汗之后,蒙哥統治時期,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在上都府組織佛教和道教的辯論會,結果佛教獲勝。
忽必烈滅宋建元后,由于他的包容,各種宗教都得到了發展,尤其是佛教。忽必烈迎吐蕃喇嘛八思巴入朝,封其為國師,協助他處理佛教事務。他之后的元朝皇帝幾乎都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可以說,蒙古族統治華夏一百多年,其佛化政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白塔,藏語為曲登嘎布,曲登是塔的意思,嘎布是白色;蒙古語為查干?索布爾嘎,查干是白色,索布爾嘎是塔。內蒙很多地名、人名里有查干。高原的雪山和冰川、漫長冬季里的茫茫雪海、天上的白云和牲畜的奶汁……馬背上的民族對白色心懷敬畏與感激,尤其對于蒙古民族來說,白為圣潔之色,潔白的哈達就寓意圣潔、吉祥。
不朽的白塔寄托著草原佛教徒們的心愿:壓制一切邪惡,并象征生命與精神永無窮盡的輪回。
萬部華嚴經塔為遼代建筑,已經聳立了一千多年。自金代起,前來膜拜的各族信眾就在塔內墻壁上用漢、藏、契丹、女真、蒙古、維吾爾等文字書寫題記,密密麻麻的各種文字, 是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共存的歷史見證。
當晚,我們入住呼市市郊烏蘭酒店,召開蒙粵兩地作協“結對子”工作座談會。烏蘭,蒙語是紅色的意思,而呼和是青色的意思。我喜歡這兩個詞。我聽當地散文作家烏仁高娃發這兩個詞的音時,覺得她的氣息神秘而意味深長。她有高高的鼻梁和深邃的目光,我愛她那張略為歐化的臉,我深信她年老之后將會是多么的慈祥。
二
第二天早晨我們呼吸著清冽的空氣出發。
大地明亮遼闊,向東的道路鋪上淡淡的金色,大巴車沿著大通道前行。這是中國最長的省際大通道,全長兩千五百多公里,東起呼倫貝爾市阿榮旗,西至鄂爾多斯市蘇家河畔。
言及大通道,擅長于沉默的司機黢黑的臉盤上立刻浮現出自豪的笑容。我偶爾揣想,這個經年歲月在橫貫東西的大通道上穿沙漠過草原的當地男人,贊賞著文明發展,內心感念的可能是英雄祖先揚鞭打馬日行千里的豪情呢。
蒙古大地蒼茫遼闊,當地人的地域空間概念和在人口密集擁擠的南方生活的我們大不一樣。得知我們的下一程是“高原上的河流”錫林格勒盟的南端正藍旗,曾經到廣東參加過作家培訓班的布仁青格勒發微信給我:“姐姐,你們到我家門口了!”年輕英俊的布仁青格勒是蒙古族作家中少有的能用蒙、漢雙語閱讀和創作的作家。到達目的地后,我建議邀請他和我們一起交流,當地作家告訴我,時間日程上來不及安排,布仁青格勒的家(據說他家有面積寬廣的牧場)距離我們短暫停留的地方,實際距離至少有一百公里以上。我以為打一個電話,他幾分鐘就可以到呢,家門口嘛。
還有個例子:據說我們將前往的克什克騰旗巴彥查干蘇木,也是在內蒙作協副主席王樵夫的家門口。巴彥查干蘇木位于克什克騰旗西北部。克什克騰的蒙語意思是“親兵衛隊”,歷史上成吉思汗的近衛軍出自該地。而巴彥查干,則是美麗富饒的意思。當我們到達王樵夫好安達的美麗富饒的家門口,就提出來要去他家看看,他笑著說:“你們的時間不夠,我家離這里有兩百多公里路程呢!”
我懵了!兩百多公里,在廣東珠三角地區,已經是好幾個城市的距離了,但在內蒙安達們的眼里,也不過就是“家門口”!
在錫林格勒盟上都鎮,我見到烏仁其其格和薩仁呼和。
元上都博物館櫥窗里的一具鎏金馬鞍令我驚嘆,歷經七百多年,馬鞍上青綠的花紋依然還像新的一樣,別致高雅。蒙古貴族是特別重視馬鞍裝飾的,凡用材和飾物,都要嚴格按身份選用匹配,不僅是對其高貴身份的炫耀,也是認可。當時,她倆就在旁邊,一扭頭便打了照面,彼此微微一笑,我立刻感到陣陣恍惚。她倆身著飾有云紋的青綠色和寶藍色民族盛裝,烏仁其其格衣服顏色正好和馬鞍的鑲嵌花紋一樣。
這兩個本地姑娘恰似姐妹,彼此寸步不離,模樣神情相像,舉止默契。小麥色臉龐,身材結實,笑容樸實誠懇,羞澀中帶幾分高貴。也許就是這種寧靜、樸素和高貴,瞬間傳遞了遠古的信息,她倆立刻讓我聯想起成吉思汗的母親訶額倫。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偉大的母親。
《蒙古秘史》(內蒙古文聯主席官布扎布翻譯的版本已經絕版,我擁有的是蒙古策·達木丁蘇隆編譯的版本)說,蒙古人的始祖母阿蘭豁阿(豁阿是美女)在丈夫去世后又感光生下三個神的兒子,一代代繁衍,最小的孛端察兒后來成為孛兒只斤氏,孛端察兒是成吉思汗的八世祖。
訶額倫是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從蔑兒乞惕部人赤列都的手里搶來的。當成吉思汗還只是“鐵木真”時,他的生命歷程充滿了苦難。鐵木真九歲時,也速該送他去提親,回來的路上遇到有人舉行宴會,按草原上的風俗下馬同飲。但這是孛兒只斤氏的世仇塔塔爾人的宴會,他們給也速該下毒。也速該被毒死時,訶額倫才二十多歲,已經生育了四個兒子,鐵木真下面還有三個親弟弟:哈撒兒、合赤溫和斡惕赤斤。很快,訶額倫和她的孩子們又遭遇族人的拋棄。
這是鐵木真和母親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
正是這段艱苦的生活,訶額倫母親的堅韌意志像光芒一樣閃耀,而鐵木真也變得勇敢和強壯,不但能抵抗嚴寒和酷暑,還練就了超人的忍耐力。因為這段艱難的生活,他后來才能夠泰然自若地面對打擊和創傷。
《蒙古秘史》第74:
生性明智的訶額倫母親,
穿著百結的衣服,
扎著破亂的裙子,
來往于斡難河畔,
采拾杜梨野果,
哺育著幼小的兒子們,
謀度這艱苦的日子。
《秘史》用了很多美好的詞匯來記述訶額倫母親,還稱她是賢能的、天真的、生而俊美的。
訶額倫母親在孤獨艱難的日子里,將也速該和其他女人生育的孩子視為己出。當鐵木真和弟弟哈撒兒將屢次奪走自己的食物的同父異母弟弟別克帖兒殺死后,她痛心疾首,教訓他們:
從我的熱肚皮里生出,
你的手里握著赤血塊,
像齒咬胸肋的黑狗,
像沖擊山崖的海青,
像怒不可遏驕傲的獅子,
——你們像那些瘋狂的禽獸。
影子以外沒有朋友,
尾巴以外沒有鞭子。
我看過各種寫成吉思汗的書,其中一個傳記里說他視女人為卑賤之物,我非常憤怒。也許,游牧民族在生存的斗爭中,男人更顯得重要。但是,一個男人對待他的妻子、母親和女兒的態度,便是他對待女人態度的全部。
鐵木真十七歲時,孛兒帖十八歲,孛兒帖是他九歲時父親也速該給定的親。他迎娶了她。此后不久,一個黑夜里,“馬跳跑的聲音像地震似的”,蔑兒乞惕部人前來搶掠也速該的孩子們,報當年訶額倫被搶的仇恨。他們搶走孛兒帖并給與赤列都的弟弟為妻。當逃出虎口的鐵木真歷盡周折,終于聯合王罕和札木合安達擊潰了蔑兒乞惕部人。鐵木真在逃亡的人群中高聲呼喊孛兒帖,找到她以后將她緊緊擁進懷里。孛兒帖后來生下兒子,鐵木真從未追究自己是不是孩子的父親。
鐵木真稱汗之后被人離間,以為哈撒兒要爭奪汗位,逮捕了哈撒兒。訶額倫母親得到消息,駕著白駱駝轎車連夜疾行,終于在太陽升起時趕到。
訶額倫母親怒不可遏地盤膝坐下,露出雙乳,垂于雙膝之上說:“看見這個了嗎?你是吃的這個奶,掙破胞衣的兒子,扯斷臍帶的兒子,合撒兒怎么啦?鐵木真吃完了這個奶,合赤溫、斡惕赤斤一個奶還未吃完,合撒兒吃完了我的兩個奶,使我的心胸寬廣安寧。”
訶額倫母親的孩子中,鐵木真最有智慧并勇于擔當,合撒兒則力氣超人,還是個百發百中的馬上射手。
訶額倫母親怒斥道:“現在敵人打完了,不愿見合撒兒了嗎?”
向來敬畏母親的成吉思汗立刻說:“母親怒責,我很害怕,很慚愧,我們以后不這樣了。”
訶額倫母親是所有蒙古婦女的榜樣,蒙古族女性以善良勤勞賢惠著稱。
訶額倫母親不但頑強勇敢、心胸博大,她還非常的智慧。在年復一年的戰爭中,她前前后后收養了四個孤兒。她撫育并著力培養他們,“要讓他們當白天的眼睛,夜里的耳朵”。
這四個孩子,長大后都以兄弟身份,成為鐵木真征戰草原的得力幫手。
這些故事和細節,在當代人撰寫的各種關于成吉思汗的書和影視作品中,被反復演繹過,但總是不及《秘史》中簡潔的講述所帶給人的震撼。
關于成吉思汗和他的兒子們的故事,各種史書有很多記載,但他女兒們的故事卻很少,《秘史》里有提及,也是他給女兒們安排的政治婚姻。在征服草原的過程中,他特別樂意給予順服和歸降者以恩典。1204年在征服乃蠻部的之后,他將女兒忽蘭嫁給主動歸降的蔑兒乞部酋長;1211年畏兀兒部歸順后,他把女兒阿勒阿勒屯別乞嫁給畏兀兒部年輕的亦都兀惕罕。
成吉思汗教導女兒說:“皇女有三個丈夫:第一個丈夫是黃金王朝;第二個丈夫是名譽;第三個丈夫才是所嫁的丈夫。堅決服從黃金王朝,才有名譽,名譽鞏固了,所嫁的丈夫才不能離去。”
可見,彼時的成吉思汗己經是一個多么成熟的政治家。
三
成吉思汗不僅有政治上的智慧和遠見,善于用正義的力量來保護并獎勵自己的部屬,善于審時度勢。同時,他性格頑強,是個了不起的軍事家。
我們的好安達、詩人斯日古楞曾說,那些到草原上游玩的人們,他們最大的感慨也只是:啊,草原太漂亮了。或者就是“炒米奶茶手抓肉,今天喝個夠”之類的。這些人的激動和激情或許是真實的,但他們對草原乃至對蒙古民族其實并不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吃吃喝喝并非這個民族和地域人文的全部。
我深以為然。
如果不了解蒙古人的歷史文化和他們豪放而又深沉的情感,在草原上玩兒了一把和在任何地方玩兒了一把又有什么兩樣呢?眼望九月因割盡了草而泛黃的茫茫大草原,冷冷的秋色漫卷到天邊,預示著蕭條又寒冷的季節即將來臨,異鄉客的眼神里面容上,迷糊著濃稠的茫然。
我出生在西南云貴高原,因為父親是卷頭發,家里的孩子們也都是卷頭發,當地人總是叫父親“胡子”,叫我們“胡子娃”。這是什么意思呢?父親只知道他的祖輩是從青藏高原南下的,但每一代人都在遷徙,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基因里有什么來源。所以,面對我們天真的詢問,他自嘲地說,或許,我們有胡人的血統吧。
父親隨便說說,我卻從此對北方少數民族充滿了好奇和莫名的親近感。
在北方,在天山、阿爾泰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一條縱向的草原帶從我國東北部一直延伸到俄羅斯西南部的克里米亞,從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市延伸到阿富汗北部的巴爾赫地區。這條古老的草原之路,連接了地中海文明、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和我們的華夏文明。
這就是維系了中西文明、商貿的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宗教傳播和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通衢。
據史書記載,這條草原帶上,分布著蒙古、突厥和通古斯(滿族祖先的起源)三大母族。在不斷的互相吞并和遷徙中,三大種族在宗教文化、生活習性、語言文字等方面均不斷融合和相互影響。牧群追逐牧草,牧民追隨牧群。成吉思汗的先祖們,一直隨著季節的變化,在今外蒙古東北的斡難河(古稱黑水,屬黑龍江水系)和怯綠連河(發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國大肯特山東南)之間遷徙。
12世紀末期的中國,版圖復雜,南部是漢人建立的南宋,以杭州為都;北部是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以北京為都;西北部的鄂爾多斯和甘肅是西夏國。此外還有回鶻突厥人和喀喇契丹人、蒙古人等等各據一方。
從氏族到兀魯思(部落)再到蒙古帝國,從草原畜牧、森林漁獵到游牧和定居,蒙古人的部落之間彼此吞并,從一個牧場到另一個牧場無休止地遷徙。他們發明了騎馬服,個個都是能“彎弓射大雕”的馬上弓箭手,并善于使用套索。蒙古族的歷史,是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艱苦歷史,是一部慘烈的草原征戰史。
12世紀的草原王者、天才的軍事家成吉思汗,組建了一支直接歸他指揮的護衛軍,他規定全蒙古的青壯男人都要當兵,由各級長官統領,軍政合一,平時生產戰時作戰。他承襲古匈奴人和突厥人的戰術,并發展了自己的戰爭理論,創造了閃電戰和包圍戰:當面對的是小眾敵人時,以閃電般的速度殲滅之;如果遭遇的是大規模的敵眾,便假裝潰逃,而設下埋伏圈,令追擊而來的敵人全軍覆沒。他令將士們將樹枝綁在馬尾上以揚起彌漫塵埃,造成驚天動地之勢;又將假人騎在空余的馬上,令敵人遠觀以為來者不計其數;他在圍城之夜令將士們點燃無數篝火,令守軍惶恐……
他的名言深烙在蒙古勇士們的腦海中:“白天以老狼般的警覺注視,夜間以烏鴉般的眼睛注視,戰時像獵鷹般撲向敵人。”
憑著周密的征服計劃和堅強個性,使戰局始終保持著有利的形勢,他的智慧無人能及。
成吉思汗戎馬一生,南征北戰,高舉他的“查干蘇力德”九尾白旄纛徽旗,所向披靡。他帶領蒙古勇士們征服了中亞和俄羅斯。他從1219年開始西征,至1225年結束,他的戰馬馳騁橫跨中西亞和東歐,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重新勾畫了世界的版圖。豬兒年(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病逝于西夏,壯志未酬,秘不發喪,至滅西夏才舉行盛大的祭奠儀式,葬于肯特山——他篤信肯特山的騰格里一直予他以天佑。他去世時年僅65歲,他一生歷經的戰爭數目,幾乎和他的年歲相當。??
四
近十多年來,太多人戲說歷史,讓我們失去了對歷史的信任。影視中太多的編造,也讓我們幾乎不想打開電視機。越是不堪卒讀,越是渴望還原真實與真理。
所幸,還有很多史料是值得信任和學習的。
在東西方的各種史料中,蒙古人的外形多被描述成闊臉、細眼、厚唇,他們毛發黑色,胡須稀疏,皮膚粗糙,身材粗壯。在冬季嚴寒夏季酷熱的荒野上,他們敬畏大自然。他們強健又強悍,可以在任何惡劣的環境里生存。
按《蒙古秘史》記載,鐵木真出生時手里握有血塊,在孩提時代就與眾不同,他“眼中有火,面上有光”。因此,父親原本是帶他去他母親的部族求親,卻在路上被德薛禪看中,要把女兒孛爾帖許配給他。父親死后,他被泰亦赤兀惕部人抓捕,鎖兒罕失剌和他的兩個兒子也因為看他“有才能,眼睛明亮,面上發光”,救了他。
我們的大巴車行進中,我看到窗外大片草原上有整齊的土坑,不計其數。我想,那應該是為種植幼樹準備的吧,這是要種一大片防風林么?
不是的。
內蒙的朋友告訴我,那是土撥鼠刨的坑,它們準備過冬了。
太讓人驚訝了,看來草原上的土撥鼠不僅碩大而且眾多。史書記載,鐵木真被鎖兒罕失剌父子所救之后,與母親和兄弟們匯合,在合剌只魯格的闊闊海子居住下來,就是靠打獵土撥鼠為生。
除了祖先都蛙鎖豁兒長有三只眼、阿蘭豁阿始祖母感光生子屬于神話,整部《蒙古秘史》基本是紀實記事的。《秘史》從“成吉思汗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記述,至鼠兒年(1240年)成吉思汗的三兒子窩闊臺繼承汗位后總結自己所作所為寫畢
在我看來,領袖都是有強大個人魅力的人,比如成吉思汗,當他還是孩童的時候便如此。鐵木真和孛斡兒出兩個少年人的情誼,就特別具有天性和智慧的美麗。
彼時,鐵木真去追趕家里被偷走的八匹馬,走了三天之后,看見正在擠馬奶的貴族少年,這少年告知鐵木真賊人的行蹤,又給他換上快馬,說:“朋友,你辛苦了,男兒的苦難都是一樣的。我想和你結成朋友。我的父親叫納忽伯顏,我是他的獨生子,我叫孛斡兒出。”
言畢,便和鐵木真一起去追。又追了三天三夜。
八匹馬追回來以后,鐵木真要分給孛斡兒出一些,孛斡兒出拒絕說:“我因為你是朋友,走得辛苦,所以幫助你。我父親的財產足夠我用的。”
數年之后,鐵木真迎娶了孛爾帖,生活甫安定,便派弟弟去找孛斡兒出。孛斡兒出得到鐵木真的消息,顧不上和家人告別,只抓了一件平時常穿的袍子,便跨上馬奔馳來到鐵木真身邊。此后,孛斡兒出既是鐵木真的密友,更是他最勇猛的四杰四大將之一。
鐵木真和孛斡兒出兩個男人的情誼非常動人,不僅是蒙古男人的真性情,還有幾分神圣,并有著率真的詩意。鐵木真稱汗后,對所有追隨者都有封賞。對孛斡兒出,鐵木真給予了許多由衷的贊賞——
我的英雄孛斡兒出!
當友好的時候,
像黑牛犢似的馴順,
但是遇見暴敵的時候,
像海青鷹似的勇猛。
我的愛友孛斡兒出!
當游戲的時候,
像秋日晨靄似的祥和;
但是遇見暴敵的時候,
像海青鷹似的勇猛。
一生忠貞的
我的密友孛斡兒出!
百折不回的,
合罕的侍衛者,
我的戰友孛斡兒出!
而孛斡兒出也在頌詩般的回應中說:
我們的至高無上的成吉思汗合罕!
只要有合罕在,
我們絕不怕
暴敵的來犯。
組織起所有的百姓,
像一個大家庭似的和睦,
去打擊外敵!
熱烈快樂地生活!
像鴻雁似的,
親愛地聚居……
四杰中的其他三杰木合黎、孛羅忽勒、赤老溫,也都是在少年時代就投奔鐵木真的。還有那個射傷了成吉思汗的脖子的者別,幾乎置成吉思汗于死地卻被他所欣賞,收歸旄下,那時者別也是個單純而勇敢的青年。
五
從諸多史料中,我們可以還原成吉思汗的偉人形象——
高大健碩,寬闊的前額,目光深邃并有著草原狼一般凌厲的靈光。平時戴有護耳的皮帽,腳穿長筒皮靴;戰時戴頭盔、穿黑色皮條編織的胸甲。他有兩張弓弩、兩個裝滿箭簇的箭囊,一手握彎刀,一手抓手斧,馬鞍上還懸掛著鐵釘頭錘,還有拖敵下馬的帶鉤長矛、以及粗大而靈活的套索。
這個草原戰神,總是令敵人聞風喪膽……
歷史學家們認為,從成吉思汗的生活方式、周圍環境和種族結構來看,他是一個有健全常識、勤于思考、從善如流,并善于權衡利弊和把握時機的人。他雖貴為皇帝,卻保持著極度的謙恭,從未因位高權重而飛揚跋扈。他締造了蒙古帝國,創造了文字,制訂了律法,還賦予婦女和男人同等的地位。
成吉思汗制訂的律法,就是他的《大扎撒》。它是蒙古帝國的最高法典,首部完整的成文法。這部法典在維護黃金家族的最高權威、保護那顏領主們的利益、保護游牧經濟、維護社會秩序、保護民族習慣與禁忌等方方面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據史料記載,自1206年春在斡南河源頭的庫里勒臺大會推舉鐵木真為成吉思汗以后,有約40年時間里,蒙古帝國以《大扎撒》實施社會管理,百姓服從統治者、尊敬長官。他們從不撒謊,和睦相處。民風淳樸,路不拾遺。
《突厥種族系譜》的作者阿布哈奇曾寫道:“在成吉思汗的統治下,從伊朗到圖蘭之間的一切地區是如此平靜,以致一個頭頂金大盤的人從日出走到日落都不會受到任何人的一丁點暴力。”
成吉思汗去世一年多后,道家為他立了一塊道教碑,以富于哲理性的道教語言概述他的一生豐功偉績:“天厭中原驕華大極之性,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返樸還淳,去奢從儉。每一衣一食,與牛堅馬圉共蔽同饗,視民如赤子,視士若兄弟,謀素和,恩素畜。練萬眾以身人之先,臨百陣無念我之后。七載之中成大業,六合之內為一統,非朕之行有德,蓋金之政無恒,是以受天之佑,獲承至尊。”
13世紀的馬可·波羅的游記,大概是最早向世界打開中國的窗戶的作品。馬可·波羅對成吉思汗作了很高的評價,說他是一個正義、明智的人。我們今天所公認的,成吉思汗最了不起的功業,是統一了所有蒙古-突厥民族,平息了草原各民族之間無休止的內戰。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正是有了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亞洲高原的商旅、東西方商貿正常往來在成吉思汗時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他的功業對于今天的意義,在于他不僅開拓了通往文明的新道路,還保護了絲綢之路。
六
在烏蘭布統草原,我們深入牧區,與當地作家交流。
在草原旁邊一個冷清的小商店里,我很幸運地,買到一個圓形的牛皮材質的成吉思汗畫像。這大概是他晚年的形象,戴皮帽,穿皮袍,留有胡須,神情溫和。這個畫像與元上都博物館里忽必烈的模樣非常相似。或許,在畫者的心里,著力于漢化統治提倡程朱理學的元世祖,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是一樣偉大的。
在這個店里,我還找到厚實的綿羊毛皮,它對于我遠在西南罹患風濕骨痛的母親來說,是寒冷季節的福音。羊皮毛長皮厚,長度足有一米以上,不方便攜帶,店主好心帶我去找快遞。
一間簡陋的棚子里,快遞小哥正望著窗外發愣。傍晚的草原已經一片冷寂,漫長的秋冬即將到來,并且沒有盡頭。我瞬間捕捉到他眼睛里茫然和紛亂的思緒。像他這樣的90后孩子,清瘦、細皮嫩肉,五官纖巧秀麗,無數這樣的中國孩子,這樣的時刻,要么在大學宿舍里上網,要么在影視城的古裝現場拍戲,要么在電視綜藝節目里說笑,要么在都市的豪華影院或者吃食店里……
?他讓我填單,這單和我見過的有所不同。有幾處地方,我請教他怎么填,他干脆說除了收件地址其他都不用填了。然后,心不在此地,點開微信二維碼讓我轉郵費。我轉了,他看也不看。他好像急著要去什么地方,又好不知何處可去。
我問:“帥哥,你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嗎?”
他不理。
第二天凌晨,我們按照行程安排,4點半就起床,乘大巴離開克什克騰旗,直奔北京首都機場,飛回廣州。
回廣州數日,想到媽媽期待的羊皮,查不到快遞的物流信息,我略有不安。微信轉賬記錄里,也只有對方的一個微信名,沒有電話。
完了,在那么一個難再回去的地方,填了那么一個信息不完整的物流單,遇上那么一個心神遠游的茫然少年……我除了賭自己的運氣,難道還能賭那一心想逃離草原的孩子的誠信和責任心?
深夜睡前,我發信息安慰媽媽,然后準備上網為她重新尋找皮草,人造毛的也行吧。失眠的媽媽馬上回信:收到了,晚飯時間收到的,太好了,暖和!
太好了!
我安心入睡,安心入夢。
夢中有蒙古戰士騎馬而來。
我猜想,他是孛斡兒出。或者是木合黎,或者是者別。
又近了,原來是那快遞青年。他不再靈魂出竅,眼中有火,面上有光。
我又問他:“你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嗎?”
他微微一笑,說出那個微信名:“我有故事,你有酒么?”
西籬,本名周西籬,一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