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周建平:春天的回響
更新時間:2018-04-19 來源:羊城晚報
門德爾松《春天》的樂曲戛然而止。
居委會來電話讓我趕緊去領取老人優惠卡。廣場大媽“肥姨”盯著我說是可將就的舞伴!拄著拐杖的老梁直呼,麻將終于有了新的替補!84歲的岳母松了口氣說洗碗后繼有人,85歲的老媽樂了,這下可多陪她聊天,去寺廟里燒香!
老知青說要回鄉下尋根,追憶戰天斗地修理地球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當年舞刀弄斧殺敵一般的砍伐,如今是否恢復了綠水青山?小河那邊揪著長辮聽我拉琴,見了我放下果菜轉身笑著就跑的大眼睛細腰的“小芳”,到底是誰家的姑娘?姓啥叫啥?你在鄉下還好嗎?
曾一同經歷生死考驗的戰友說,回到冰天雪地的大東北軍工廠去,重溫當年軍號聲聲,挑戰日夜生產軍火,支援第三世界革命的壯志豪情。
還記得嗎?在那次事故中,TNT(烈性炸藥)液體流到山崗結成冰塊,情況萬分危急。軍代表凝重地說,黨和人民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戰友們臉色蒼白,神情冷峻。但一聲令下,人人奮勇當先,視死如歸,冒著紫紅色嗆人的硝煙,小心翼翼地揮動鎬頭挖掘TNT。這一英雄壯舉后來沒人再提及。但又怎能忘記?是的,沒有后怕,只有自豪!更有了一份生死之交的戰友情誼!
此時此刻,親愛的戰友,唱一首歌吧!嘶啞的嗓音帶著歲月的滄桑,蘇聯紅軍當年的流行歌曲《來,抽口煙吧》,淚流滿面,絕對不哭!
文工團那位曾經令人心儀的“冬妮婭”,早已發福,芳華已逝。她那帶著磁性的渾厚嗓音,依然感人!她不時還在微信上推送著“經典詠流傳”。
當年的?;ㄔ谌豪锖魡?,還等什么呢?世界那么大,一同去旅游!趕緊揪住青春的尾巴!
同齡人都這么說,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留點時間給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老年大學大門敞開,琴棋書畫醫療保健應有盡有,報名學習也得排隊甚至要找關系!
文化學會70歲的會長緊緊握著我的手說,60歲的“年輕人”正好接班!如今社會辦文化遇到了大好時機,任重而道遠!
母校發來兼職教授的聘書,博導語重心長,繼續帶研究生吧!別荒廢了你的學問,幾十年的寶貴積累。60歲,正是做學問的黃金時期,學問是一輩子的事,不忘初心,無問西東!
參事室的同志說,你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于調查研究,建言獻策,咨詢國是。
太太說,陪我逛太古匯或者菜市場,哪怕你在那里徘徊吹口哨,你有這個時間了不是嗎?難道還想著值夜班看大樣不成?
集團離退辦的微信群里,鞭炮齊鳴,鮮花錦簇,哦,在歡迎我這個“新人”入群!
陳大姐意味深長地忠告,退休之后,首先要靜下來!關鍵是要放得下,這樣更有益于健康。斷舍離,懂嗎?有舍才有得呀!人類追求極限與保健醫療是一樣的重要……
條條大路,何去何從?
輕松的尤克里里,憂傷的小提琴,澎湃的鋼琴,孤傲的口哨。游泳,太極,旅遊,帶孫兒,閱讀?
聚焦課件,豁然開朗。重登講壇,激情“老姜”。口若懸河,文思交集,像風像火又像云。
軍號漸遠,佩劍在握。廉頗雖老,夢喊殺聲。
獨釣江湖,思接千載。狙擊手,獨行俠,異想天開,天高云淡。
繼續開講!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把理論變成故事,用故事承載思想,以思想激發興趣。高尚的講壇任何時候都令我神往!
別洛夫說“一切還在前頭”。
再聽聽門德爾松的《春天》樂曲吧!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母校例牌的廣播開播音樂,那段旋律浸透到同學們的骨髄里了。
無論是早中晚,又無論是春夏秋冬,學校的廣播開播音樂都是這曲門德爾松的《春天》,這段優美的鋼琴和小提琴,多么具有象征的寓意!
如今聽來,還是那么親切,那么流暢,那么明快,那么清新。充滿生機的靈動,洋溢著愛的美感。
《春天》,曾伴隨“八十年代新一輩”的穩健步伐,走進那片神奇的熱土,登上社會人生的舞臺。
彈指一揮間,幾十年過去了。花落花開,又是一個春天來臨。
一句臺詞浮上腦海:“愛,臨死的前一天才開始也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