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網絡文學全孵化:讓好故事“風聲水起”
——掌閱文學第二屆作家年會舉行
更新時間:2018-04-11 來源:中國作家網 周茉
掌閱文學負責人王良
1998年,當一群年輕人抱著“寫著玩”的心態將自己創作的文章發表在網絡平臺時,是否會想到20年后的今天,這樣一種純自由的寫作形式以“一發不可收拾”的態勢在中國乃至世界圈粉無數,并正式獲得了自己的身份認同:網絡文學。近年來由多部網絡文學作品引發的“IP熱”使得網絡作家們頻頻思考:怎樣在滿足讀者喜好、貼近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創作高質量作品?
在掌閱文學第二屆作家年會上,負責人王良直言:“對于行業需求,真正的優質內容還是太少。”他認為,較之以前,網絡文學好作品的標準已發生了改變。今天,優秀的內容一定要符合全平臺開發需求,對作者而言是更大的考驗。
網絡文學全孵化模式會更加流行
一覽當下網絡文學行業生態,網絡文學平臺已不止于隨意吸收與發布作品,而是手握IP大權,鼓勵并打造被市場認可、被讀者接納的“人氣”內容。王良認為,與市場共同分享商業價值,這種網絡文學全孵化模式會更加流行。
無論是閱文集團等業界實力派還是阿里文學等后起之秀,都非常注重一部好作品的全面開發,最大挖掘文本價值。網絡文學平臺正在逐步向“集成化”“精英化”靠攏,推動內容生產與內容孵化齊頭并進。
以掌閱文學為例,他們與中國傳媒大學共同建立了“掌閱IP研究基地”,就IP產業鏈人才培養、IP相關研究、IP行業峰會和討論會的舉辦以及IP孵化模擬實踐項目等方面展開合作與探索。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燕南說:“網絡文學自帶流量,傳媒產業鏈能為其提供內容制造的有效平臺。”
原創人才為網絡文學注入新鮮血液
在掌閱文學第二屆作家年會上,記者獲悉,2017年掌閱文學全年發放稿酬超過3億元人民幣。在數萬名作者中,年電子收入過100萬的作家已超40位,其中既有月關、天使奧斯卡等大神級作者,也有解語、純情犀利哥、極品妖孽、姜小牙等實力新銳。唐欣恬、殷尋等關注現實題材的作者也赫然在列。
網絡文學優渥的回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作人群。發現人才、留住人才乃至培育人才成為各平臺內容競爭必不可少的條件。
在“北大網絡文學研究論壇—掌閱文學原創人才基地”揭牌儀式上,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認為,不可低估網絡文學在當代文學界的價值與意義。她說:“經常會被人問,你這樣的‘學院派’為什么會作網絡文學研究,以前我會解釋很多。如今我的解釋越來越簡單:因為我的專業是當代文學,所以我要研究網絡文學。”
邵燕君表示,通過此次合作,希望能夠實驗一種更加“在場”的創作和批評。把文學的傳統和專業性代入到網絡文學作家和讀者的圈子當中,共同學習和探討。網絡文學需要健康而豐沛的活力,而人才基地的建設就是為了鼓勵原創,為這種文學類別提供多一點生態、多一點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