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王曉波: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
——憶和詩歌泰斗洛夫交往近事
更新時間:2018-04-09 來源:廣東作家網
早春三月,春雨潤物留痕,天空卻仿佛掛滿了四月清明的淚痕。
微信時代,天涯若比鄰。3月19日早晨,我如往常一樣打開手機微信,在點開美國《新大陸詩刊》微信群時,突然看見著名詩人、臺灣《兩岸詩》雜志社社長方明老師發上去的一條信息:“洛老已仙逝了。”并貼上一幅淚流滿臉的表情,我回復:“震驚,簡直不敢相信!”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3月4日中午,我才在微信上轉發臺灣藝術大學張國治兄的微信,我寫道:“洛夫老師90高壽仍然筆耕不輟,詩歌藝術之樹長青,昨天在臺北舉辦新著《昨天之蛇》簽名會,特轉發臺灣藝術大學張國治兄的微信表示祝賀:‘洛老的動物詩集《昨天之蛇》昨晚在飛頁書房舉辦簽名會,我應邀為這本詩集作插畫,昨晚上臺致詞聊了一下插畫創作感悟,昨晚場面溫暖,文友鐵粉匯聚,心靈涌動難忘。’”不是有照片為證,洛老精神矍鑠為排隊的讀者簽名嗎?怎么才十五天時間,洛老卻仙逝了呢?確是難以置信。微信群里一陣靜默。我們知道每周周末到洛夫老師府上向洛老問安的方明老師所言不會有假,但我們不愿意相信這是真的。
稍后,《新大陸詩刊》主編陳銘華發上消息說洛老確是今天凌晨三時多仙逝的消息。詩人王渝還轉發了洛老兒子莫凡的短信:“家父洛夫先生于19日凌晨3:21分在臺灣榮民總醫院病逝,享年九十有一,家屬隨侍于旁,祝愿父親前往西方極樂,阿彌陀佛!莫凡”微信群里,詩友們終于不得不接受當今詩歌泰斗洛夫老師仙逝的事實。
往事并非似煙,往昔歷歷在目。2017年8月,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詩集《雨殤:王曉波詩歌選集》,這部詩集由洛夫老師題寫書名。2017年12月30日中午在臺北市,洛老和方明老師一起閱讀《雨殤》,方明老師在微信上發來了他和洛老一起閱讀《雨殤》的照片。北京“中詩網”在2018年1月12日編發了詩歌消息報道《我們與洛夫、方明二位老師一起閱讀分享〈雨殤:王曉波詩歌選集〉》,詩歌報道的閱讀點擊量當天超過了5萬次。第二天上午,我將北京“中詩網”的報道轉發給洛老。他給我回信說:“《雨殤》是近年來一部頗有魅力的抒情詩集,恭喜問世。洛老”
2018年2月,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愛情詩集《騎著月亮飛行》。《騎著月亮飛行》的出版得到了當今詩壇諸多名家的關懷和幫助。2017年9月中旬,我將《騎著月亮飛行》書稿通過微信發給遠在臺北市年屆九十高壽的詩歌泰斗洛夫老師,請他審閱,并征詢和邀請他做本詩集的閱讀推薦名家。洛老不但是詩歌泰斗,還是當今著名的書法名家,9月23日傍晚5時57分,洛老給我回信說他為《騎著月亮飛行》題寫了書名并準備用微信將書名照片發給我,他說:“曉波:書名已寫好,但發不過去,不知為何!洛老”,我想也許可能是洛老上了年紀,不太熟悉在微信上傳發送照片,我便在微信上說:“衷心感謝洛老!用手機拍照后,在微信上發上發過來即可,或者請師母芳姨幫忙轉發,看看是否能發過來。”。令我深感意外和分外感動的是, 第二天上午,當我打開微信時,我看到洛夫老師在24日凌晨1:19時,發來了三幅書名題字,我拿著手機感動得幾乎不敢相信這個“奇跡”——九十高壽的詩歌泰斗洛夫老師在凌晨1:19時親自為我發送詩集書名題簽。現在讀者閱讀這部詩集,可欣賞到洛老的豎橫二幅書名題字,這是使人心存溫暖的仁厚筆跡。
洛夫老師雖已年屆古稀,平常卻非常細心。2017年11月2日,《南方日報》“海風”副刊發表了我的一首詩歌《重陽,王維與我》,我將報紙發表詩歌的照片放在微信朋友圈上,并將照片發給洛老。11月4日下午5:09時,洛老給我發來短信:“大作讀到,清淡中有余味,最后一句還帶點禪意。”回想洛老關心我詩歌創作的往事,往事歷歷在目。
“在濤聲中喚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 (洛夫《煙之外》)洛夫老師是中華古國詩歌文化的一座高峰,高山仰止,特擬此文緬懷當今詩歌泰斗洛夫老師。
(2018年3月21日黃昏)
(原載《澳門日報》2018年3月28日“鏡海”副刊)
(2017年12月30日中午在臺北市,洛夫、方明二位老師正在閱讀《雨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