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在深圳舉行
更新時間:2018-03-29 來源:廣東文壇
2017年12月21日上午,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聯主辦,深圳市作家協會承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在深圳舉行。來自北京、上海、香港、澳門及深圳本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文學意義上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體建構可能性展開探討,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和深圳文化發展建言獻策。
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在致辭中指出,粵港澳三地地域毗鄰,文化同根同源,文學交流合作具有堅實的社會人文基礎。無論是客家人、潮汕人還是廣府人等,散布在粵港澳三地的嶺南人,在地理的遷徙和文化的融合中始終保持著互聯互通,三地的文學也扎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吸納著共同的嶺南文化底蘊,不斷兼收并蓄、吐故納新、共同發展,并造就了粵港澳三地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與創新性等鮮明的文化標記。希望三地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粵港澳文學界依托近水樓臺之勢,以海納百川的胸懷,通過廣泛的文化交流合作以及文化的融合和創新,進一步增強粵港澳文學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輻射力,并從整體上有力提升三地的文化軟實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善于把握民族性與世界性的平衡點,在文明、文化的傳承中汲取藝術創作主題和母題,延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和文化品格,為樹立中華文化形象做出重要的貢獻。
當天峰會上,來自粵港澳三地和內地的專家學者分別結合各自的觀察和思考,探討粵港澳文學合作發展的新使命和新路徑。有專家指出,從民族性(地域性)來看,大灣區文學的意義在于建立一個新的紐帶,盡量拉近粵港澳三地的距離,講好共同的故事,擴大精神家園的空間;從國際性來看,可以做新時代的探索者, 走向世界的先鋒隊列。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