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_久久亚洲视频_成人久久_欧美国产激情_免费久久精品_精品视频在线看_日本福利在线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報刊中心 > 新世紀文壇報

七八九新軍突起 | 彤子

更新時間:2018-02-08 來源:廣東文壇

彤子:

我追求的不是深刻,

是以文字溫潤日漸荒蕪的人心。

作家介紹

彤子,本名蔡玉燕,70后作家。北江邊長大的女仔,講一口軟糯的白話,留一頭過腰的長發。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文學院簽約作家。

出版小說集《高不過一棵莊稼》《平底鍋的愛情》,長篇小說《南洋紅頭巾》《南方建筑詞條》《陳家祠》《嶺南人物志》。作品見刊于《花城》《江南》《青年文學》《作品》《作家》《廣州文藝》《芳草》《特區文學》《文學界》《邊疆文學》等刊物,多部作品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小小說選刊》等刊物轉載,入選多種年度選本;獲2012年、2014年度《作品》新銳獎,2013-2014年《廣州文藝》都市文學雙年獎,廣東省“有為杯”文學獎,產業工人文學獎金獎等;《南洋紅頭巾》入選“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點出版物”,《南方建筑詞條》及《陳家祠》皆為廣東省精品重點扶持作品,《陳家祠》獲廣東省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在傳統與現代的沖突中

尋找心靈詩意的棲居地

彤子是個非常自覺的有鄉土情懷的寫作者,她的大部分小說都是以嶺南鄉土生活為大背景的,在真切的現實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用熟悉的人物作為原型,反映了佛山市三水區北江與九曲河交匯的蘆苞鎮一帶在現代化的進程中表現出來的歡樂與痛苦。

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傳統生活方式的現代轉型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最艱難的。彤子非常敏銳地注意到這個問題,在她的小說中,被迫告別水上生活的疍家人、死守藕塘的傳統挖藕人、必然消亡的唱嘆人等,都具有強烈嶺南文化印記和傳統生活氣息。彤子以現代性視野為基本價值取向,以民間民俗文化為觀照視角,用散文化的文體表達方式,用她的深情,將這些被邊緣化的、即將消逝的群體記錄下來,把嶺南這片土地上的各式人物真實的生存狀態呈現出來,提出了時代發展變化主潮之下的文化傳承和邊緣族群生存命運等問題。

朱郁文:我覺得可以用“鄉愁”與“挽歌”作為解讀你小說的兩個關鍵詞。你在《嶺南人物志》后記里提到現代化、城鎮化給故鄉帶來的沖擊和變化,這種沖擊和變化使你“悵然若失”。這種“悵然若失”我理解就是一種鄉愁,它不僅源于故鄉原有的物理空間的消失和變化,更深層的原因是原有的生活方式、人倫關系和風俗禮儀的“面目全非”。所以,我覺得你的鄉土寫作是一曲曲挽歌,是對過往一切與自己生命有關的人事的“唱嘆”。可以這樣理解嗎?

彤子:嗯,是的。小說無論用何種形式來表現,無論用多么優美繁華的語言來描述,它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人間送小溫”——給人以溫暖以慰藉。作為一個寫作者,我想,除了有寫作的才華外,情懷是更高層次的必備條件。每一個寫作者,都肯定有他的原生故鄉和精神故鄉。原生故鄉是固有的、與生俱來的,精神故鄉則是通過大腦和筆去構建的。而精神故鄉的建立,必須要以原生故鄉為依托,就是說,任何一個寫作者,他的寫作要是脫離了他的原生故鄉,寫出來的東西再花團錦簇都是經不住考驗的。我一直都有個夢想,希望能像福克納那樣,為自己建立一個“約克納帕塔法”。我親親的南方,親親的九曲河,親親的獨樹崗,正是我的“約克納帕塔法”。我的原生故鄉在這里,我與它血肉相連著,我愛它,很愛很愛,愛到不知道該怎么表達,唯有用我的大腦和筆,把它的一點一滴,用最深切的最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在創作這些小說時,受到的就是這種情感的驅動,還有強烈的創作激情的驅使,因而,我暫時放棄理性的束縛而隨思游走、信馬由韁。這些小說的創作可能會由于急于想要“表達什么”而暫時擱置了“怎么表達”,因而沒有過多地在意寫作的規范與技巧。但我想,這絕非一種罪過,這種自然隨意的寫作方式,少了一些對技巧擺弄的雕琢,有著筆到意到的順暢和自然天成的樸素,而這種由思維的自由隨意呈現出來的作品的創造性和陌生化,正是一個寫作的同質化時代和技巧化時代彌足珍貴的。

朱郁文: 我覺得你的小說也有著散文的風格,或者可以稱之為“散文化小說”,我比較喜歡這類小說傳達的那種味道,就像之前讀沈從文、汪曾祺小說時的感受。有沒有人對這種風格提出過批評,說它不像小說?你自己是如何看待這種特點和風格的?

彤子:批評肯定是有的,我的小說本來就寫得信馬由韁,不修邊幅,隨心隨意,很不講究,的確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批評也是應該的。我的嶺南系列小說,的確有著很明顯的散文化的特點,從敘述人稱和視角上看,這些小說都是第一人稱敘述的,屬于限知視角。但由于“我”既是敘述者,又是作品中的人物,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敘述的親切感,也就增強了閱讀上的卷入度。我們知道,就生活真實而言,散文是真實的,小說是虛構的,這是二者的本質區別。而我的嶺南系列小說中,很多地名和自然環境是真實可靠的,人物關系是客觀存在的,人物原型未經太多的藝術改造,有些事件也是直接進入到小說情節中,生活經驗未經變形的直接呈現更是隨處可見。這些都是我有意為之的,為什么要這樣寫呢?我就是想要達到一種真實的效果。而這種將生活真實大量引入小說的新聞式寫法和由生活真實向藝術真實故意的不徹底轉化,能使得這些小說有以假亂真的嫌疑,加上第一人稱敘述在閱讀感受上的特殊效果,所以嶺南系列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和發生的故事給人以超過小說的真實感和可信度,達到了超越小說似真性的散文的真實性效果。我喜歡這種風格,喜歡這種表達,喜歡這個特點。沈從文、汪曾祺、蕭紅都是我比較喜歡的作家,我最欣賞的就是他們小說所透露出來的自然、質樸、真實和率性。

朱郁文:《南方建筑詞條》在形式上(包括書名、目錄、結構等等)非常新穎獨特,乍一看還以為是建筑行業的科普書籍,為什么會采用這種形式?靈感是從哪里來的?

彤子:《南方建筑詞條》寫的是建筑工地上的底層工人。我從事建筑行業已經十年了,十年來,我與一線的建筑工人接觸的最多,對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熟悉的。剛好,這十年,是房產業飛速發展的十年,我們可以看到,各大城市在這十年間的巨大變化,都市化發展得太快了。我們也知道,城市的發展與建筑工人的關系是最直接的,沒有他們,就不可能有如今的萬丈高樓平地起,然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沒能力在大城市里擁有一套屬于他們的房子的。這和張俞的《蠶婦》里說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是一個道理。我經常和他們打交道,他們很坦誠,大多數人都認同現有的命運。我知道,以我一己之力,不能改變些什么,但我可以寫,我可以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也算是筑字留檔吧!《南方建筑詞條》的書寫,目的性是非常強的,我就是要為這個群體發音,我就是要給他們著書立傳,我就是要給他們建立一個檔案,將他們為這個時代的發展所付出的一切,盡我所能地記錄下來。之所以書名、目錄和結構都是用建檔案的形式來表現,就是要進一步強化我寫這一本書的初衷。所以,我在書的開篇,就說了“書寫不為著書立傳,不為歌功頌德,不為百世流芳,僅為記錄歸檔,筑字留存。”我想為這個鮮有人涉足的領域,留一點痕跡,作為一個建筑行業的從業者,這是我的責任,我責無旁貸!

朱郁文:《南方建筑詞條》盡管與《嶺南人物志》看上去完全不同,但從傳達出的情感來說,我覺得未必不能用“鄉愁”與“挽歌”,只是這鄉愁已不是你一個人的鄉愁,這挽歌也不再是對你自己故鄉的挽歌。本質上來看,它是對時代洪流中小人物命運的反映和感喟,是對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的一個時代的緬懷與悵惋。 你同意這樣的解讀嗎?

彤子:非常同意。這是不可避免的。美國學者艾愷曾經斷言,“傳統與現代化是水火不相容的,前者代表人性,而后者代表著非人性。現代化與反現代化思潮間的沖突正好代表著人性與非人性的沖突,不易解消。”這種沖突說的就是民間社會對現代社會的無奈跟進和對傳統生活方式的深切懷念,《南方建筑詞條》是我用了三年時間才完成的一個長篇小說,它并不是寫一個人或一件事,它寫的是一個群體,一個群生的景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不僅每天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建筑工人,還要經常下工地。我在黑板上寫字,給他們講工地施工安全知識,他們昂著頭,眼神空洞,是的,眼神空洞。對于他們來說,我在黑板上的字,都是那么陌生,雖然,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讀過書,最少讀過小學吧,但文字,離他們的生活太遠了,遠得他們目光茫然。但他們的夢想和我們是一樣的,都想通過努力改變當下的生活。然而,他們的起點仍停留在農耕文明里面,與飛速發展著的現代社會是相悖的,他們能利用的渠道極其有限,因而在高企不止的房價面前,夢想只能成為泡影。而廣廈萬千,正是這個群體的人,用最不起眼的沙、水、石、鋼筋等混合混凝而建起的,他們攀爬在噪音襯托籠罩的工地上,形如螻蟻。這樣的沖突,他們的命運,只要你靠近了,就不可能不悵惋。

而《嶺南人物志》對時代洪流下小人物的命運的關切與感喟,表現得更加突出,阿爸、三伯父、三伯母、月貞婆、家言四、客家嬸、八叔、燕顏姐、阿英婆、老指婆、鐺鐺等,都是普通人,他們命途多舛,跌宕起伏,有的始終淡定豁達,滿懷至善,有的自私計算,刻薄尖酸。他們絞合在一起,人性與非人性的沖突便彰顯出來,客家嬸的唱嘆,家言四的渡船,阿英婆的大屋,阿爸的藕塘,八叔的舌頭,無一不是傳統與現代化的水火不溶。也是有了這樣的水火不溶,才能突出人生的苦難無邊而漫長,愛與善之光,哪怕只是一閃,就會照亮無助而黑暗的世界,慰藉孤苦無望的心靈,激活無窮的精神力量,讓心靈獲得一種詩意的棲居。

朱郁文:廣東是個包容性很強的、語言非常多元化的省份,除了珠三角和港澳一帶的白話外,還有粵西的黎語,梅州的客家話和潮汕地區的潮汕話等,語言表達各異,但又是共通的,非常鮮活多彩。翻開你的小說,生動詼諧的廣府白話撲面而來。都知道,廣東白話是非常難聽得明白的,用廣東白話寫小說,更難!但你的所有鄉土小說,包括剛獲得了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的《陳家祠》,都有運用大量的粵語,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是什么促使你這樣寫的呢?

彤子:兩方面原因。一、有很多作家都會用方言寫作,賈平凹寫商州,莫言寫高密,金宇澄寫上海,都有用大量的方言來寫作,在他們的推動下,我們通過閱讀,就能了解一個沒有到過的地方的語言和風俗人情。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粵語寫作的可能性,我是講廣府白話長大的,廣府白話非常溫婉柔美,多是第三音節,每句話結尾,都會把音節拖得很長,特愛用“啦”字,很有意思,也很好聽,像唱歌一樣,淺唱低吟的。我就想,我為什么不能把這么有意思的、好聽的、像唱歌一樣的語言運用到我的寫作上面呢?雖然我不出名,雖然我不算有才華,但這是我能寫的,既然能寫,那就寫啦!二、我是有野心的,我想用最地方的、最陌生化的語言,把嶺南這片土地上的各式人物真實的生存狀態呈現出來,無論是過去的還是進行中的。我想把我的小說系列寫成一個典型的標本。這也是我寫作的文學野心所在。

(朱郁文,廈門大學文學博士,佛山市藝術創作院文化與文藝理論研究部主任,《佛山藝文志》編輯,佛山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創作年表

●2010年出版小說集《高不過一棵莊稼》,同年短篇小說《玉蘭賦》在《作品》發表,并被《小說月報》和《中華文學選刊》同時選載;

●2011年出版長篇小說《南洋紅頭巾》,同年獲“七彩人生”《作品》雜志“作品獎”新人新作獎;

●2012年簽約廣東省文學院,同年中篇小說《大建商》在《特區文學》發表,并被《小說月報》選載;

●2013年中篇小說《懸空的宮殿》在《廣州文藝》發表,長篇小說《南方建筑詞條》入選第四屆廣東省創作精品,同年獲《廣州文藝》“都市文學”雙年獎;

●2014年出版小說集《平底鍋的愛情》,同年中篇小說《愛蓮說》在《花城》發表,并被《中華文學選刊》選載,短篇小說《瓜》在《作家》發表,并被《小說選刊》選載,長篇小說《陳家祠》入選廣東省重大題材創作扶持項目;

●2015年出版長篇小說《南方建筑詞條》《陳家祠》,同年獲《作品》雜志文學新銳獎;

●2016年獲全國產業工人文學獎金獎,廣東省“有為杯”文學獎中篇獎;

●2017年出版長篇小說《嶺南人物志》,長篇小說《陳家祠》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 色 成 年人在线 黄 色 大 片 网站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美女被免费网站在线视 | 久久综合一 | 青草影院天堂男人久久 |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 |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 午夜资源网| 日韩在线aⅴ免费视频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 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 | 亚洲免费在线看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 | 国产福利午夜波多野结衣 | 欧美四区 |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观看 | 九九热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香蕉 | 久久伊人免费视频 | 欧美精品九九99久久在观看 |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 国产精品21区 | jzzz日本| 伊人网在线视频观看 |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 日本高清免费xxx在线观看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 午夜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久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深爱网 | 欧美精品 在线观看 | 久久一本精品 |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 曰本视频网络www色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 国产高清视频免费人人爱 | 日韩不卡中文字幕 |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