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_久久亚洲视频_成人久久_欧美国产激情_免费久久精品_精品视频在线看_日本福利在线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粵行粵遼闊 > 行思錄

許鋒:東江水

更新時間:2018-02-06 來源:人民日報 許鋒

一個供水工程,五十多年來為何得到如此多的國家領導人和很多省部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原因只有一個:一條東江水,一頭飽蘸祖國情,一頭澆灌同胞心。

——題 記

河流是大地的血脈。血脈有源,有根。

那一天很早,我來到深圳水庫,沿著陡坡登上大壩——大壩兩頭都有鐵將軍把門,防衛得很嚴,游人是進不去的。只能站在側面看,但這個角度已經能看見深圳水庫的全貌。其實之前我來過很多次,但帶著寫作的目的而來,是第一次。四周是連綿起伏的蒼翠群山,山不高,大片的云朵或連綴,或聚合,或分散,在群山之巔縈繞。云朵真白,如一團一團的蠶絲纏繞,卻一點都不雜亂,分著層,底層隨風而動,移開一層,又有一層,層層疊疊。云層之上,是藍藍的天,那天真藍,藍得像海。透過云朵,已經能看見陽光了,南方冬日清晨的陽光并不耀眼,似乎帶著水汽,你可以使勁地看,與陽光久久地對視。

藍天映照下的水,該是藍色的。但浩渺的水面卻呈墨綠,那么深邃。光影在水面飄飄悠悠,在氤氳的霧氣之中穿行,不知是水動,還是影動,抑或風在動,波光粼粼的水面,有時呈現墨綠,有時呈現碧綠,時而又混合在一起如春日的一大塊如毯的綠茵。

這樣的水域,自然也是鳥兒的天堂。白色的鳥,或許是白鷺,在水對岸,在水中央,在水面飛翔,時高時低,時左時右,劃出一道道優美的白色弧線。叫聲真好聽,不像麻雀嘈嘈切切,不急促,不興奮,一聲托著一聲,余音悠長,掠過水面,在青山綠水間縈回。

深圳的清晨漸漸蘇醒。

深圳水庫在深圳東部,在羅湖區愛國路。水庫隱匿于東湖公園,有人形容東湖公園是深圳的綠肺,處處是鳳凰木、紅花紫荊,花團錦簇,景色秀美,空氣清新。能成為這座面積近兩千平方公里的大城市的肺,東湖公園的面積可謂博大廣闊。有一年大年初一,陽光和煦,我們一家人在東湖公園里散步,走來走去,竟迷了路。而總庫容四千多萬立方米的深圳水庫,是這個綠肺的水晶般的心。

深圳水庫的水從何而來?你問過路人,他不一定知道。你問深圳人,他也不一定知道。我起初也不知道。2004年,我剛到深圳工作時,工作地點在東湖公園旁的“東深供水工程管理局”——這是以前的稱謂,后來改了名。“深”指的是深圳,“東”指的是東江。供水局管的正是深圳水庫。如此,你便知道,深圳水庫的水是從東江而來。深圳水庫的水要到哪里去?過路人不一定知道,深圳人也不一定知道。

東江,源于江西,南流廣東龍川,再折向西南流,下游經珠江三角洲,到獅子洋出虎門入海。長五百多公里,流域面積三萬五千三百四十平方公里。只是,東江水流得再長,流域面積再廣,與深圳有什么關系呢?要知道,虎門在東莞,東莞與深圳雖然毗鄰,但東江水在東莞“分叉”的地點與深圳水庫有七八十公里的距離。水向北流,水庫在南,背道而馳,不是一個方向。

大地之上,山高水長。古人曲水流觴的游戲生趣盎然。只是,人有人的路,水有水的道。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干旱,地表龜裂。有的地方動輒大雨傾盆,如簾如瀑。毗鄰深圳的香港不缺水,蔚藍的大海三面環繞,海市蜃樓的奇觀時常顯現。

我有一次去香港,華燈初上時,站在維多利亞港,看景,聽水,聞海的氣息,心潮起伏。滄桑百年已成歷史,回歸祖國的這一顆東方之珠實在是太美了,雍容,華貴,璀璨奪目,金碧輝煌,把世界上最美麗的形容詞一股腦堆砌也不過分。我甚至有下海嘗一嘗海水滋味的沖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水,能容你嘗一嘗。但人不是魚,海水容不得你飲。你即便渴得嗓子眼冒煙,也不敢痛痛快快地灌一壺海水,此時蔚藍的海水再無一點詩意,是斷魂湯。

如此,香港島上的人喝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呢?

我在夜色中暗自得意,思緒如海風一樣蔓延,我在心底里悄悄地說,生活、工作在維多利亞港的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香港全境,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喝的水,不管是瓶裝水、桶裝水、自來水,喝的飲料里面的水,煮飯的水,沐浴的水,泡茶的水,煮咖啡的水,孩子們嬉戲的水,大部分都來自深圳水庫。香港的每一顆淡水珠,都有源,有根。

香港也“產”淡水。雨季,雨量充沛時,如李白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天上的雨就是地上的水,那水集流之后是能喝的。就算你沒去過香港,沒在香港常住或小住過一段時間,你只要到過南方,到過深圳,就能感受到雨來時的氣勢,《詩經·陳風·澤陂》形容思念一個人極苦,有“涕泗滂沱”一句,白居易也有詩曰:“六月七月交,時雨正滂沱”,而南方的雨,才不管你六月七月,尤其是臺風肆虐之時,天上烏云壓頂,儼然大廈將傾,雨像脫韁的天馬,仿佛披星戴月,蓄足了勢,“涕泗滂沱”,滾滾而來,覆蓋整個天空和城市。深圳與香港唇齒相依,深圳的天就是香港的天。可即便是在那樣多雨的年份,香港也缺水,更遑論遭遇干旱,乃至干旱持續,整個香港就慌了神,亂作一團。

1963年,香港大旱。那不是普通的干旱,是百年一遇或百年不遇的大旱。隨著旱情的持續,找水成為三百多萬人每天的必修課。彼時香港為英國殖民地,為緩解水荒,港府征得廣東省同意,租用多艘油輪前往珠江口抽取淡水。對于“嗷嗷待哺”的幾百萬人而言,這水便是活命水、救命水。從那年的5月2日開始,港府將供水時間減為每天三小時,人們輪候取水,場面極為混亂,警察維持秩序,人龍浩浩蕩蕩,不見龍頭也不見龍尾。從6月1日開始,水荒加劇,港府的供水時間改為每四天供水四小時。家家戶戶全家出動,大人、小孩提著桶,端著盆,拿著罐,一切容器都只有一個用處——裝水。生命之源被老天斷絕之時,店鋪關門,工廠倒閉,農田減產,活港變成“死港”。一首歌謠傳遍香港的大街小巷:“月光光,照香港,山塘無水地無糧,阿姐擔水去,阿媽上佛堂,唔知幾時沒水荒。”

是年底,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在出訪返程途中抵粵,親自主持規劃對港供水工程,說:“供水工程由我們國家舉辦,應列入國家計劃,作為援外專項項目,因為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自己的同胞。”

自己的同胞——字字連骨接筋牽肉帶血。同胞有難,祖國支援,要知道,三千八百萬元擱到現在也是一筆巨款,而那時我國國民經濟非常困難,撥出如此一筆巨款用于東深供水工程建設,道理只有一個:祖國人民和香港同胞心連心,血融血,命脈相連,生生不息。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

東江水若順流而下,直入深圳,再因勢利導,輸入香港,便是順勢,利了沿岸百姓和香港同胞。可是,水沒有這樣流。深圳地勢高,高一點都是高,喜歡去低處的水又怎么會心甘情愿地“爬”幾十米的“高坡”?況且,沿途山嶺聳立,道阻且長。

“要高山低頭,令河水倒流”——這是當年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喊出的口號,氣壯山河。在一張泛黃的黑白老照片上,我依然能清晰地看見這兩句話。白字,灰底。白是一窮二白的白,灰是斑斑駁駁的土墻的基準色。

我們見慣了如今的施工場面,工程啟動,機械開路,挖掘機、推土機……掘地三尺,摧枯拉朽,真省勁。

如此浩大的一項工程,前期施工設備極為簡陋,施工人員主要靠肩挑背扛手提。簸箕,是農具;竹筐,是農具;扁擔,也是農具;鐵锨、鎬頭、木棍,都是農具。農具用在工地上,就成了工具。人們戴著草帽,穿著背心,光著腿,赤著腳,戳在土里、泥里,一下一下地挖、刨、掘。陽光很足,仿佛鉚足了勁,狠狠地烤著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漢子。

南方的夏季,太陽發一陣子威,又下一陣子雨。工地泡在水里,一片汪洋。工人們躲在簡易的草棚里憂心如焚,工期每延誤一天,香港同胞就多受一天苦。有一位姓莫的施工人員本來在農村教書,但當時造堤人手缺乏,就加入到施工隊伍之中,開挖渠道時,要么天氣燠熱,要么臺風來襲,他回憶當時的情景,建設者躲過臺風,驟雨初歇,立即投入挖掘,三班倒,緊鑼密鼓地與天斗,與地斗。

在那個年代高談闊論機械——的確是酸腐和迂遠的事情。我翻看一張張老照片,最初只看見一臺拖拉機。隨著工地平整之后,畫面上出現了簡易的軌道,支架,鋼絲繩,齒輪,軌道是木頭的,齒輪很小,鋼絲很細,支架如同瘦骨。

起始于1964年2月的這項工程,施工長度達八十三公里,從東莞橋頭至深圳三叉河,分深圳、鳳崗、塘馬、橋頭四個工區。來自廣州的知青和東莞、寶安、惠陽等縣的農民總計有兩萬多人參與建設。

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會戰。今天的年輕人已經很難想象那樣一幅綿延八十多公里的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這是對將同飲一江水的同胞情的最好的詮釋。

隨著工程的推進,全國十多個省、市的近百家工廠趕制的各種機電設備出廠,交通運輸部門一路綠燈,確保設備、物資及時運到工地。

1965年3月1日,距工程開工僅僅一年之后,東深供水工程管理局正式向香港供水。將水位提高四十六米,使之“倒流”八十三公里進入深圳水庫,再經三點五公里長的輸水涵管送入香港供水系統——香港沸騰了,阿姐笑了,阿媽笑了,阿媽不再求神拜佛祈水了。孩子們笑了,孩子們在接收東江水的船灣淡水湖嬉戲、耍鬧,竟抓到一條條大魚,喜不自禁。清澈的東江水還營造了瀑布景觀,大人、孩子站在瀑布下,盡情沐浴來自祖國母親的甘露。

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無水。

紫荊盛開,鮮花盈目,花朵的生命也靠的是水。

城市的穩定,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市場的繁榮,若是缺了水的滋養,一切都蒼白無力,黯然失色,無從談起。

有一首歌唱道:

月兒彎彎的海港

夜色深深 燈火閃亮

東方之珠 整夜未眠

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

……

當東深供水工程正式對香港供水時,香港正處于經濟騰飛的前夜。如果沒有東江水,香港“龍困淺灘”,何來日后“東方之珠”的璀璨奪目?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舉國歡慶之時,香港同胞沒有忘記,三十多年來,正是淙淙的東江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港島,才帶給他們生活的幸福、財富的聚集,飲水思源,祖國真好。

歲月悠悠,在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東深供水工程向香港供水量超過一個半洞庭湖,保障了香港百分之七十五的用水需求。

人們也許不知道,在回歸祖國兩年前,1995年11月,正常運行了三十年的供水工程遭遇危機:水位下降,不能蓄水。東江告急!深圳水庫告急!香港木湖抽水站告急!當年12月,十九點五萬立方米的石塊,四點五萬立方米的沙包,鋪成一條寬三百米、長三百米的人工淺灘,將取水口的河床平均填高三米,讓水位恢復。

人們也許不知道,1996年4月,建設者用五個月的時間,建成流量為三十立方米/秒的全國最大的潛水泵站——東江潛水泵站,為保證1996年冬、1997年春季枯水期供水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們也許不知道,香港回歸前半年,1997年1月,總投資三點五億元,設計抽水量為一百立方米/秒,設計停水機位為負一點五米的抽水站開工。一時間,東深供水工程取水口百舸爭流,落石飛沙,蔚為壯觀,建設者用豪邁的“東深精神”和揮汗如雨的干勁迎接香港即將歸來。

人們也許不知道,2000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東深供水工程投資四十九億元進行根本性改造,使清、污分離,實現管道輸水。總裝機容量為十二萬二千九百千瓦,年供水能力達到二十四點二三億立方米,年供水量比原來翻了三番。一般人都沒見過那樣粗的供水管道——我此次去的時候正是停水檢修期,管道里一馬平川,開闊得可以開進去檢修車輛。

人們也許不知道,為了確保沿線群眾和香港同胞喝上安全水、優質水、甘甜水,東江源頭、沿線城市和百姓放棄了多少項目和致富的機會。

東深供水工程管理局如今叫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我曾幾次參觀其總調度室和水環境監測中心。沿線管道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監控;遠程控制各個泵站閥門開合;每天三個指標,每周八個指標,每月三十多個指標,全年一百零九個指標全方位監測——你若問任何一個東深人,這一條輸水管線意味著什么,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百分之百確保足量供水,確保水質安全。

東深供水工程是國家工程,牽動著多少位國家領導人的心,周恩來、陳毅、朱德、葉劍英、鄧穎超、彭真……先后前來視察。陶鑄還題寫了“深圳水庫”四個大字。一個供水工程,五十多年來為何得到如此多的國家領導人和很多省部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原因只有一個:一條東江水,一頭飽蘸祖國情,一頭澆灌同胞心。

夕陽西下,我站在綠葉蔭濃、蓊郁青翠的梧桐山上俯瞰深圳水庫——落霞染紅了天空,白鷺自由地翱翔,水上巡邏隊的皮艇疾馳而過激起一圈圈白色的漣漪……很快,夜色襲來,樓臺倒映,水晶簾動,萬家燈火,大地安詳,真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伦理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 成人的天堂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一级特黄aaa大片免色 | 两个人看的在线观看视频www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高清秒播 |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婷婷亚洲五月琪琪综合 | 欧洲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带日本三级带黄首页 | 久操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女黄9999 | 热久久久 | 国产精品五月天 | 日韩在线视频www色 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 日本福利视频 | 日韩久久久精品首页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黄色激情在线视频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 久久黄色大片 | 人人舔人人插 | 久久伊人网站 | 欧美福利大片 | 久热国产精品 | 免费看的毛片 | 欧美性bbbxxx | 蜜桃成人影院 |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 欧美在线第一二三四区 |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 | 成年日韩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 日本午夜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三级特黄三级 | 久久免费大片 | 亚洲人人在线 |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