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東莞市作家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成功召開
——不忘初心 辛勤耕耘,用東莞文學講述中國故事
更新時間:2018-02-06 來源:東莞市作家協會
新春伊始,氣象萬新。2月3日上午,東莞市作家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市文聯二樓禮堂召開,東莞市委宣傳部副調研員曹永陽,東莞市文聯黨組書記潘朝明,東莞市文聯主席、東莞文學藝術院院長周漢標,東莞市文聯專職副主席宋媛,東莞市文聯秘書長劉浩,東莞市文聯原副主席、特邀代表鄧慕堯,東莞市文聯創作部原主任、特邀代表張淑玲等領導嘉賓、會員代表以及媒體記者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東莞市文聯黨組書記潘朝明主持。會上,東莞市文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劉浩宣讀《關于同意東莞市作家協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的批復》;東莞市文聯主席團成員、東莞市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代表大會籌備組成員胡磊作了《東莞市作家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籌備工作報告》。東莞市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主席詹谷豐作了《東莞市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回顧總結了市作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以來的工作。
會議選舉產生了市作家協會新一屆理事會和新一屆領導班子。陳啟文當選為東莞市作家協會第五屆理事會主席,胡磊當選為常務副主席,王虹虹、百定安、李澤光、吳詩嫻、林漢筠、陶青林、黃紅艷(塞壬)、彭爭武、詹文格、黎啟天當選為副主席,蔡秋華(莫寒)當選為秘書長,周柏(方舟)、何超群、黃運生、黃應秋、呂文彬、鄒萍被聘為名譽副主席,莫華杰、謝松良被任命為副秘書長。
砥礪前行,文學創作突飛猛進
東莞市作家協會自1994年12月成立以來,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文學界的橋梁,在市文聯的領導和廣東省作協的指導下,在全市各鎮街作協分會和廣大文學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尊重藝術規律,發揚藝術民主,團結廣大文學工作者,為發展和繁榮東莞文學事業而不斷努力。五年來,東莞文學事業得到飛速發展。
近年來,東莞文學以一種全面健康的方式發展,東莞文學的創作體裁,覆蓋了長、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兒童文學以及網絡文學,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創作成績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國都產生了廣泛影響。文學創作題材寬泛,除了傳統題材之外,長篇報告文學、人物傳記以及科技、環保等題材,不斷進入東莞作家筆下。東莞作家的創作成就已經走出了廣東,產生了全國性的影響。在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和市文聯的簽約項目中,東莞作家都是主力軍,東莞作家用作品支撐起了東莞的文學大廈。
出作品,出人才,打造東莞文學品牌
東莞文學活動開展扎實、有效,緊緊圍繞出作品、出人才這個目標進行。市作協先后發動多個作協分會開展“深入基層,扎根人民”的主題采風活動,并創作了一批有質量的作品。本著“出作品、出精品、出新人”的工作思路,以文學創作和文學活動為抓手,打造文學品牌,營造文學氛圍,精心組織每一次采風活動,鼓勵作者深入生活,用嚴肅認真的態度完成任務。采風作品,大多超越了應景層面,不少作品在《人民文學》《花城》《北京文學》《芙蓉》《作品》《鐘山》《天涯》《清明》《山花》《青年文學》《青年作家》《散文》《散文百家》等報刊發表。
積極開展文藝沙龍活動,搭建橋梁,開展交流,提高作者文藝素養,將東莞作家推向名刊名報。在市文聯的支持下,市作協邀請全國各大名刊名家作客文學沙龍,先后舉辦了“2015中國詩歌與詩人”、“散文的現狀與前瞻”;“文學名刊與文學潮流”、“文學期刊和當下代際策略”;“新批評與中國批評生態”;“散文:從傳統到新變”、“作家、作品和文學期刊”等一系列的文學沙龍活動,吸引了全市眾多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參加,大大地豐富了東莞的文學文化生活,形成了良好的文學創作氛圍,為推動東莞文學的發展,起了良好的促進效果。
積極打造東莞文學品牌,打造地方特色文學基地
市作協除了自身的活動,還積極協助作協分會,通過多種形式活動,活躍地方分會的文學氛圍,從而形成獨特而出色的文學現象。通過堅持不懈的文學論壇活動,連續舉行春夏秋冬的文學論壇,東莞市作家協會長安分會,形成了良好的文學創作局面,并形成了長安作家群,文學創作成績令人矚目。
東莞市作家協會橋頭分會,同樣一直不遺余力扶持文學創作。近年來,他們主要著重打造文學獎項品牌和小小說、報告文學品牌。除了常設的年度荷花文學獎,還擁有中國·東莞(橋頭)小小說和報告文學創作基地。荷花文學獎和小小說是橋頭鎮的品牌文化象征,至今一共舉辦了6屆,先后涌現出大批有實力的作家。
此外,東莞市作家協會虎門、南城、大嶺山、厚街、鳳崗、大朗、東城、莞城、萬江、企石、謝崗等分會,先后組織了系列征文和文學采風活動,豐富了鎮街分會文學氛圍,大大提升了鎮街文學愛好者創作熱情。網絡文學發展迅猛,涌現出大批優秀作家。
市作協不斷加強自身的“硬件”及“軟件”建設,努力增強作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作協成為廣大作家溫暖的家。截止目前,市作協已有國家級會員39人,省級會員152人,作協分會29個。共有一級作家6人,二級作家25人,三級作家87人。
以文學抱團取暖,為東莞作家當好文學“義工”
新當選的市作家協會主席陳啟文在致辭中說道,中國邁進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來,東莞文學與東莞的經濟、社會發展一直步調一致、與時俱進。東莞是一座在三國時期就已建郡的嶺南歷史名城,也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1839年的虎門銷煙,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這一幕已成為鐫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上的第一幅浮雕。自新時期以來,東莞又成為了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從一個傳統的農業縣,迅速崛起為一座以南中國海為背景現代化城市。如今的東莞,已達到“新一線城市”的綜合實力,只有以這樣的標高來挖掘東莞精神、提升東莞的城市形象、培育東莞的城市氣質,才無愧于我們賴以生存的這一方熱土。
新一屆作協理事會、主席團成員形成了一個由60后、70后、80后組成的文學梯隊,以活躍在創作一線的中青年作家為主力方陣,并特別兼顧了原鄉本土作家。希望新一屆作協,保持市作協原有的良好傳統,將從“出作品、出人才”朝著“出精品、出名家”的更高目標砥礪前行。并表示自己愿為東莞作家當好文學“義工”,與作協班子成員一起,將大家團結在作家之家,以文學抱團取暖,共同深入人生,扎根生活,創作出無愧于內心和時代的作品。
用東莞文學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
東莞市文聯主席、東莞文學藝術院院長周漢標作了講話。他指出,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十九大講話精神之際,在省、市兩會勝利閉幕和全市宣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不久,東莞市作家協會召開了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這是東莞文學界的一次盛會。近年來,東莞作家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扎根生活,辛勤耕耘,涌現出一大批在國內引起關注的實力作家,創作出了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并在全國產生影響的優秀作品。并對新一屆作協班子和全體作家寄予希望:
一要有格局。不管從事文化行業還是文學藝術創作,首先要有大的格局,大視野,要立足東莞寫中國,也要站在全國的高度來寫東莞,用東莞文學講好精彩的中國故事,不僅要在廣東產生影響,也要在全國產生影響。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造”。
二要敢創新。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是東莞的主要城市精神,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前沿陣地,東莞融合了多元文化,形成了開放的、包容的、創新的文學生態環境。希望作家們以東莞文聯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創作工程為統領,全方位啟動東莞重大歷史和現實題材系列文藝創作。推動文學與新業態、新模式、新媒體有機融合,不斷增強文學作品的表現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三要講團結。文聯是文藝工作者之家,作協則是作家們之家,希望東莞作家做到創作與修養共進,作品與人品齊升,成為德藝雙馨的人民作家。相信新一屆作協班子一定能夠承上啟下,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文明、健康向上、富有朝氣的作家大家庭,并努力打造一支有文學理想、有社會擔當、有道德情操、有創新精神的“文學莞軍”隊伍。不忘初心,辛勤耕耘,不斷創造出閃耀思想光芒、飽含生活質地的優秀作品。
東莞市委宣傳部副調研員曹永陽作總結講話。他指出,這些年來,市文聯、市作協領導班子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作出一大批喜聞樂見,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為全市文藝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新一屆作協領導班子再接再厲,推進東莞文學突破廣東,在全國的影響力再進一步提升。并對新一屆作協如何在新時代新形勢下開展好工作提出幾點建議:一是明確目標要求,切實擔當推進東莞文學繁榮發展的歷史責任。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指明了方向,對新形勢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提出了明確要求。全市作家要以習總書記系列講話中關于文藝發展的精神為統領,抓住機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出更多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作品,推動東莞文藝事業的繁榮興盛。
二、堅持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更好具有東莞特色的精品力作。把握“三個深入”的創作原則,即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堅持時代精神和唱響主旋律;堅持精品戰略多出名作佳篇。
三、加強隊伍建設。多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對東莞文學藝術的發展非常重視,在市委宣傳部的文藝精品扶持項目中,很多藝術家、作家的作品獲得該項目的扶持,也催生了一大批優秀作品。希望新一屆作協領導班子要加強文學隊伍建設和文學人才培養,努力造就一支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文學創作隊伍。為東莞打造文化名城添磚加瓦,為東莞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發展,譜寫出更豐厚的精品佳作。(東莞市作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