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吉狄馬加;既有民族性,又有現代性
——在唐德亮詩歌研討會上的發言
更新時間:2018-01-22 來源:廣東作家網
唐德亮的詩歌研討會今天在北京舉行,我代表中國作協、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表示熱烈的祝賀!
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候,舉辦唐德亮的詩歌研討會,很有意義。剛才曾凡華同志宣讀的賀敬之同志的賀信,表達了前輩詩人對后輩詩人的期望。也就是希望我們的創作要堅持正確的導向,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為人民服務。
唐德亮是一直活躍在中國詩壇上的一位少數民族詩人。我和他的認識,是在我主編《民族文學》的時候,從那時開始,讀過不少他的詩歌作品??偟母杏X,在中國當代詩人中,他的詩歌有生活,與時代緊密相連,尤其是濃烈、鮮活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我和他還沒見過面,是通過閱讀他的作品熟悉他的,后來才有機會與他謀面認識。唐德亮不僅是一位活躍的少數民族詩人,在當下整個中國詩壇也有一定的影響。今天,我們在這里回顧他的創作經歷,研討他的作品,我以為這不僅對他個人很重要,而且對整個詩壇樹立一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藝觀也有著積極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有關文藝創作的重要講話中,要求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時刻處理好與人民、與時代、與生活的關系,這是任何一個有責任有使命感的文學工作者都必須牢記和堅守的。
唐德亮勤奮筆耕幾十年,其創作的作品不僅有詩歌,還有大量的散文、小說,發表了兩千多篇作品,出版了專著9部,題材和內容十分廣泛,不僅有瑤族題材,更有其他題材。唐德亮長期生活在基層,與社會和現實關系十分密切,他的詩歌既有很強的主體性,同時,又能很好地反映當地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F實主義的精神,在他不同形式門類的寫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當下不少詩歌存在著碎片化寫作的情況下,唐德亮卻積極地去把握時代脈搏,注重把個人生活與時代、社會、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寫出了許多健康向上,給人溫暖,給人力量的好作品,這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而言,我們都要向他表示祝賀。
我閱讀唐德亮的詩歌,最主要的感受就是他的作品有真情實感,很接地氣,不是那種矯揉造作的東西,加之他生活的地域,是一個多民族共生共榮的地方,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濃的地域特色。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為我們描繪了未來的發展目標和美好的藍圖,特別是“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都需要我們56個民族去共同的努力,這是神圣的責任也是崇高的使命。今天中華各民族都在經歷一個現代化的過程,怎樣更好地傳承好各自的民族文化,同時又步入更加現代文明的生活,這對我們每個詩人的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唐德亮的作品,緊緊貼近瑤族人民的生活現實,真實地反映了現實中的悲與歡,苦和樂,可以說見證了他們走向新生活的歷程,讀后令人十分感動而又親切,他的作品與那些脫離生活無病呻吟的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唐德亮的作品,同樣是從文本出發,語言和修辭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地方,作品不僅展示了粵北獨特的民族風情與文化傳統,還深刻地展示了瑤族人民的精神世界與文化品格,既有民族性,又有現代性。他能積極挖掘、正確審視民族文化,提煉其精華。比如他的長詩《寫給瑤山》,馳騁豐富的想象,融神話傳說與瑤族風情于一爐,既朦朧,又現實,寫出了一個立體深邃、繽紛多彩的美麗瑤山。詩人把神話、風情、傳說融入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詩人后來的作品,精神氣度越來越厚大。
一個詩人應具有家國情懷。郭沫若也好,艾青、賀敬之也好,都是有家國情懷的大詩人??梢钥闯鎏频铝?,在向這個詩人前輩學習,也力求自己成為一個有家國情懷的詩人。他的抒情長詩《驚蟄雷》就在追求這種精神,顯示了一種更大的境界和情懷,這種擔當精神與使命感是現在很多詩人所缺少的。詩人的寫作當然永遠是個體的寫作,但這種寫作卻更應該關注他人的命運,更應該發出能代表更多人的聲音,他的聲音既是屬于自己的,同樣也應該是屬于民族的和時代的。偉大的普希金就是這樣的詩人,他離開我們已經二百多年了,但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然能打動人心,具有顛撲不破的經典意義。我寫《致馬雅可夫斯基》這部長詩就是對這種精神的致敬。二十世紀三大人民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希特梅克和艾青的詩作,都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性。中國新詩一百年,我們能否定偉大的新詩開拓者郭沫若嗎?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毫無疑問是新詩發展最初十年中劃時代的作品,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唐德亮的《驚蟄雷》,就是一部糅合思想、形象與激情,氣象開闊,跳動著時代的脈搏,繼承了這一偉大詩歌傳統的比較厚重的一部作品。
唐德亮是一位詩路較廣的詩人,他立足嶺南粵北,但他的寫作是多緯度的,其思維是立體的,輻射型的,這不僅表現在他詩作題材的多樣性、豐富性,也反映在他詩歌藝術技藝的探索方面,在不同的寫作階段,他在創作上求新求變的追求從未停止過。
唐德亮的詩歌創作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作為一個詩人,他正處在創作的盛年,還在朝更高的山峰上攀登,希望他不要滿足,要避免同質化,要繼續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藝術上精益求精,我相信他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成為一個真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詩人。
祝研討會圓滿成功!